四、路基塘渣墊層粒徑超大的防治
1、現象:進入365JT施工現場的石塊大于365JT設計較多。
2、防治措施
(1)確定采購料源前,應多選擇幾家石料場,選擇合適的料源供應場所是控制超大粒徑的墊層料進入施工現場的最有效方法。
(2)對于已進入施工場地的超大粒徑的墊層料,采用人工逐個進行敲碎,直至符合設計要求。
五、粗細料相對集中的防治措施
1、現象:攤鋪后粗料、細料分離相對集中,造成梅花斑現象。
2、防治措施
(1)墊層攤鋪時注意粗細料的摻合,在粗料中用細料進行灌縫密實處理或在粗料集中處用人工進行破碎細化;
(2)在基層混合料攤鋪時,如果在裝卸運輸過程中出現離析現象,應在攤鋪前進行重新攪拌,使粗細料混合均勻后攤鋪;如果在碾壓過程中看出有粗細料集中現象,應將其挖出分別摻入粗、細料攪拌均勻,再攤鋪碾壓。
(3)嚴格按設計的配合比配料,攪拌時應控制攪拌時間不少于2分鐘。
六、石灰、粉煤灰、碎石、三渣基層碾壓后泛漿,成型后表層出現一層較厚的灰漿層的防治
1、現象:碾壓過程中灰漿上浮,成型后,表層灰漿超厚,看上去平整,較光滑,但強度降低。
2、防治措施
當發現三渣含水量偏大時,通知生產廠家嚴格控制配合比骨料含量及含水量,雨后應摻入適量的石灰粉煤灰干混合料,以降低淋雨后成品料的含水量。在施工現場,雨前應及時碾壓,有條件的應鋪蓋塑料薄膜,雨后待水份蒸發一部分后再進行碾壓。成型后表層較厚的灰漿應刮除,確保基層強度。
七、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密實性差的防治
1、現象:采用壓實功能小的碾壓密實機具,用腳可踢松。
2、防治措施
攤鋪時應控制厚度,最大20cm,最小10cm,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攤鋪好后,不能用平板振動機和1T電動振動機,一定要用10T以上壓路機碾壓,使顆粒間擠壓密實。
八、基層施工縫留置不符合要求,發生橫向斷層裂縫的防治。
1、現象:施工縫一刀切,二次攤鋪時沒有交錯留置施工縫,而在同一施工縫處。
2、防治措施
(1)施工縫留置應呈臺階狀,留置長度不得少于0.5米,后續施工前應對接茬處進行灰漿濕潤處置,保證接茬嚴密,防治裂縫發生。
(2)二次攤鋪時應錯開下層施工縫,防止施工縫上下重疊。
九、基層碾壓成型后有高低不平現象,平整度較差的防治。
1、現象:呈波浪狀,局部呈窩狀。
2、防治措施基層合料攤鋪前應在路基兩邊打下控制虛鋪厚度樣樁,攤鋪后進行拉線細平,高鏟低填,碾壓過程人工配合,低處用料填平,初壓后立即進行檢驗,高的部位立即進行鏟平刮除,低的地方確實需要要找補的,應在找補部位挖松10cm左右,然后找平碾壓,直至符合質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