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365JT施工組織365JT設計文字說明
一、設備、人員動員周期和設備、人員、材料運到施工現場的方法
招標文件要求,本合同段工期為20個月。根據我單位承建類似工程的經驗和資源配置情況,計劃實用工期為18個月(其中施工準備30天)。詳見表7施工總體計劃表。
1、工程所用施工設備全部由我方自備,擬配備先進的、性能良好的施工機械,以滿足工程需要。詳見表3擬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機械表。
2、根據本工程特點及合同工期要求,分三個階段合理組織人員,設備進場。第一階段:施工準備階段,組織人員、機械設備進場,安裝調試,進行臨時設施的施工,施工圖等365JT技術資料的審核,線路復測及建筑物的放樣,制定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及質量計劃,現場勞力投入約為300人。第二階段:完成所有橋涵工程,對路基開挖及填筑、路基防護及排水和隧道工程等展開均衡施工,現場高峰期投入2200人左右,第三階段:工程整理與竣工資料移交等工作,現場人數約200人左右。
3、人員設備均根據工程特點由我單位統一調配,組建本工程項目管理機構,投入專業配套施工機械,抽調專業施工隊伍,按三個施工階段組織進場。各階段人員、機械設備用汽車直接運至工地。
4、工程所需的主要工程材料如鋼材、鋼絞線、錨具、水泥等統購材料由項目部統一計劃采購。其他主要的工程物資,將根據招標文件要求,經采樣檢驗合格后確定最終的合格供應商,嚴把材料關,砂、碎石、片石、塊石等地材根據設計文件提供的料場聯系采購,經檢驗合格后,用汽車分期分批運至工地。
二、主要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一) 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
1、工程設計概況
兩隧道均為上、下行分離的雙洞單向行駛2車道隧道。元墩1號隧道上行隧道里程為K0+875~K1+175,長300m,為3.685%上坡;下行隧道里程K0+853~K1+160,長307m,為3.800%上坡。元墩2號隧道上行隧道里程為K1+267~K1+730,長463m,為3.681%下坡;下行隧道里程為K1+240~K1+593,長353m,為2.689%下坡。
兩隧道設計凈寬9.75m,凈高5.0m。Ⅱ類圍巖最大開挖寬度12.44m,最大開挖高度9.88m。隧道采用錨噴砼做初期支護,復合式襯砌。
2、工程特點及主要技術措施
2.1工程特點
元墩隧道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①隧道短。兩隧道長度都較短,最長的2號上行隧道只有463m。
②開挖斷面大。兩隧道單向行駛均為2車道,Ⅱ類圍巖最大開挖寬度12.44m,最大開挖高度9.88m,開挖斷面105.7m2。
③埋深淺。隧道進、出口埋深淺,元墩1號隧道、2號隧道上、下行進、出口均有明洞,隧道的最大埋深也只有40m~90m。
④地質條件差。元墩1號隧道穿越巖層為泥巖夾頁巖,薄層構造,層理發育,易風化成碎片狀,全部為Ⅱ、Ⅲ類圍巖,元墩2號隧道Ⅱ、Ⅲ類圍巖也占52.7%~64.1%。Ⅱ、Ⅲ類圍巖巖石也較破碎。
⑤有地下水。地下水由大氣降水補給,由于巖體破碎,地表水易于滲入,成地下水。地下水使泥巖軟化,降低強度。
⑥元墩2號隧道寧強端緊接黃壩河大橋,不宜施工,只能從勉縣端施工,不但溝谷狹窄,施工是反坡,條件困難。
2.2 主要技術措施
根據元墩隧道特點,結合我單位擬投入的設備能力,公路隧道施工經驗及技術水平,確定采用如下技術措施:
①由于地質條件差,隧道開挖采用我單位獨創并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線形微震爆破新技術和光面爆破技術,盡量減少對圍巖的擾動,并及時做好初期支護,必要時提前施作二次襯砌,以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
②對于易出現塌方的Ⅱ、Ⅲ類圍巖,采用超前小導管等預支護措施,確保安全通過。開挖采用短進尺、弱爆破,洞口段盡量采用機械開挖,以最大限度減少對圍巖的擾動。
③開挖方法,Ⅱ、Ⅲ類圍巖采用超短臺階法,上、下臺階同時鉆孔同時爆破,以減少爆破次數和對圍巖的擾動。Ⅳ類圍巖采用全斷面法,以便使用大型機械。
④二次襯砌兩隧道均采用襯砌臺車,先墻后拱施工,以保證襯砌的整體性和防滲性。
⑤根據“新奧法”施工原理和要求,及時開展施工量測,做好信息反饋,以指導安全施工。
⑥加強排水措施,及時排除地下水,防止浸泡圍巖。
3、施工方案
元墩1號隧道較短,上行隧道300m,下行隧道307m,不是控制工期工程,安排二個施工隊從勉縣端單向施工,一個隊負責一個洞口。
元墩2號隧道上行463m,下行353m,元墩2號隧道寧強端緊接黃壩河大橋,又無棄碴場,不宜施工,我單位從勉縣端單向施工,上、下行隧道安排二個隊施工。
元墩1號隧道地質條件較差,巖石為泥巖夾頁巖,為Ⅱ、Ⅲ類圍巖,設有工字鋼PS格構梁支撐,為施工安全和便于架設鋼支撐,開挖采用超短臺階法,整個斷面分上、下兩部分,下部滯后上部3~5m,如圖3-1所示。
元墩2號隧道其中Ⅱ、Ⅲ類圍巖亦用超短臺階法開挖,石質較好的Ⅳ類圍巖用全斷面法開挖。
元墩1號隧道掘進采用簡易臺車和氣腿式鑿巖機鉆孔,上、下臺階同時鉆孔爆破。2號隧道用液壓鉆孔臺車鉆孔。出碴均用無軌運輸,裝載機裝碴,大型自卸汽車運碴。兩隧道的二次襯砌采用襯砌臺車施做,自動計量砼攪拌站拌制砼,砼攪拌運輸車運送砼,輸送泵送砼入模,高頻插入式震搗器和附著式震搗器聯合震搗,以確保砼內實外光。使用自制防水卷材安裝臺車敷設土工布和防水板。
明洞采用大開挖施工,其余段均用暗挖法施工。
由于隧道短,采用小型軸流通風機進行通風。
元墩1號隧道是上坡施工,水可自行流出,在隧道中心設排水溝排出,元墩2號隧道為下坡施工,采用機械排水。
4、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藝
兩隧道主要按“新奧法”施工,并按圖4-1所示程序組織施工。
     
  修改施工方案  修改爆破參數  修改支護參數   否       
 ↓  ↓  ↓   
施工準備 → 實施性施工組織計劃 → 開挖 → 初期支護監挖量測 → 是否符合管理基準 是→ 防水卷材施工 → 二次襯砌 → 結束 
                  圖4-1  施工程序
4.1 明洞施工
元墩隧道各口均有明洞,施工采用大開挖,開挖主要采用機械,局部堅硬巖石用控制爆破炸除。開挖前做好地表排水系統,開挖從上向下進行,隨開挖隨防護,防止滑塌。待暗洞掘進一定長度,不影響明洞砼襯砌安全時,進行先墻后拱全斷面模注鋼筋砼并及時做好防水層和回填,以確保安全,其工藝流程如下:
測量劃線 → 開挖 → 邊仰坡防護 → 臺車就位 → 綁扎鋼筋 → 灌注砼 → 做防水層 → 回填
明洞施工工藝流程圖
4.2 洞口Ⅱ類圍巖開挖
洞口為Ⅱ類圍巖淺埋段采用超短臺階法開挖,下臺階滯后上臺階3~5m,上臺階的碴用長臂反鏟挖掘機清理到下臺階,然后裝運出碴。
由于洞口圍巖風化破碎,為了防止洞口坍塌和能順利進洞,采用∮50小導管注漿進行超前支護圍巖,開挖后及時做初期支護,并用工字鋼架加強初期支護。開挖進尺控制一次立一榀工字鋼拱架,以保證施工安全。為保證洞口穩定,在明洞襯砌外施作2m套拱,支擋仰坡,防止坍塌,見圖4-2
[1][2][3][4][5][6][7][8][9][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