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TRANBBS施工組織TRANBBS設計編制說明
第一節   編制依據與范圍
一、編制依據
1.安(康)平(利)二級公路《一階段施工圖設計》第二合同段(K48+500~K66+000)設計圖紙第一冊~第四冊及《一階段施工圖補充設計》。
2.安康市安平二級公路改建工程項目管理辦公室提供的招標文件第一、第二卷即合同條款和TRANBBS技術規范。
3.安康至平利二級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招標《標前會議紀要》及補遺書等。
4.國家、TRANBBS交通部頒發的現行技術規范、規程、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5.參加建設單位組織的現場考查活動所了解的現場施工環境、條件等。
6.我單位長期從事高等級公路所積累的施工經驗和現有施工設備、管理水平等。
二、編制范圍
安(康)平(利)二級公路改建工程N2標段(K48+500~K66+000)長17.510km路段的路基、橋涵、隧道、防護排水及其它工程。
第二節  工程概況
1.安康至平利公路,原是316國道中的一段,現為一條重要的省際干線,編號S208。線路起于平利縣繅絲廠(K22+760),止于安康市酒廠門口(K90+000),全長60.268km。按山嶺重丘區二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40 km/h,整體式路基寬度8.5m/12m,路面寬7.0m,平曲線一般半徑100m,極限半徑50m。
2.N2標段起點位于大貴鎮石家灣村,樁號為K48+500;終點位于老縣鎮鳳山鋪村附近,樁號為K66+000,路線長17.510km。
3.本標段線路基本沿舊路修建,依山傍河。新修隧道2座227m,大橋1座205m,中橋4座214.68m,小橋2座47.36m,涵洞60道819.26橫延米;新修路基6.31km;改建小橋3座,涵洞8道;利用中橋1座,小橋5座。
4.線路自標段起點至K51+455沿黃洋河右岸繞行,至K51+505處設大麻柳樹隧道(152m),出隧后設黃洋河大橋二次跨過在黃洋河;線路前行至K52+400處進入七里溝,兩側山高路窄,直至K58+000兩側山勢稍緩。線路穿過老縣鎮和錦屏鎮,沿縣河左側前行,在馬鞍鋪附近設3*16m預應力鋼筋砼連續板梁橋跨過縣河,成新修道路。在K63+615處設何家溝口隧道(75m),出隧后設2*20m后張法預應力砼板梁橋,在K65+484處設3*16m預應力鋼筋砼連續板梁橋,又在K65+611.75處設2*20m后張法預應力砼板梁橋,線路止于K66+000。
5.本標段主要工程量為:
路基開挖土方:   63408m3
路基開挖石方:   366363m3
路基填筑土石:   161955m3(包括填前壓實)
鉆孔樁:          490 m/36根
橋梁基礎砼:     1748 m3(包括片石砼、鋼筋砼)
橋梁下部圬工:   1319 m3 (包括片石砼、鋼筋砼)
橋梁上部砼澆注: 966m3
預制預應力砼梁板:975.2m3/56片(包括箱梁、空心板)
砼橋面鋪裝:     271.4m2
橋梁鋼筋制安:   606.3t
預應力鋼絞線:   37.5t
鋼筋砼蓋板涵:   625.84橫延米/52座
石拱涵:         219.77橫延米/16座
隧道明挖土石方: 4560 m3
隧道洞挖土石方: 19300 m3
噴20號砼支護:  1100 m3 
型鋼鋼架支護:   164.53t
小導管及錨桿:   60.126t
洞身砼襯砌:     5469.2 m3(含邊溝、電纜槽、洞門) 
洞內砼路面:     653 m3(含基層)
洞內鋼筋制安:   19.7 t(含鋼筋網)
6.招標要求工期為14個月。
第三節   施工條件
一、地形、地貌
線路位于大巴山脈北坡,為低山區地貌。地形呈南高北低之勢,由北向南山勢逐漸增高,溝谷逐漸加深。河流、山脊走向均為南北向,沿線地表起伏大,溝谷呈雞爪狀分布較多。
本區山高坡陡,巖石風化破碎強烈,易形成崩塌、滑坡。地貌可細分為:丘陵山地、河流階地、河漫灘等微地貌單元。
二、地質、地震
本合同段路線位于昆侖~秦嶺褶皺系南秦嶺下古生代褶皺帶的東南部,屬地槽體系。區內構造形跡主要以褶皺、斷裂隆起及斷陷盆地為主,位于老縣~竹溪復式向斜褶皺區,最南端跨入平利隆起區。
橋梁場地上部土層為砂、礫、卵石,下部以千枚巖及千枚狀泥質板巖為主,工程條件好。涵洞場地位于坡洪積碎石土及混碎石亞粘土為主。填方路基多位于沖溝、稻田、池塘等低路段,地表有一層灰、灰黑色的低液限粘土或人工填土;挖方路基以泥質板巖、碳質板巖、千枚巖為主。隧道場地的巖性以千枚巖及千枚狀泥質板巖為主,圍巖類別低,具千枚狀構造,片理發育。
區域內地震烈度劃為Ⅶ度,可能在軟弱結構與坡面傾角小于坡角段發生滑坡。
不良地質現象有滑坡、泥石流、崩塌與坍塌
三、氣候、水文
線路區域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9℃,一月最冷,平均氣溫2℃;七月最熱,平均氣溫26℃,最高氣溫40.2℃。
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節,冬季少雨雪,區內年平均降雨量943mm,年平均蒸發量為1276 mm。全年無霜期250天左右,平均最大凍土深度7cm,最大風速24.3m/s。
沿線
[1][2][3][4][5][6][7][8]下一頁
[NextPag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