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溧高速公路ZL-ZJ2標便道便橋方案
鎮江至溧陽高速公路ZJ-ZL2標起于K6+200處,在上會鎮附近,并與先導段相接;止于K5+900處,沿線9700m。TRANBBS設計中大橋5座,中橋2座,小橋1座。經我部實際勘察及指揮部關于便道、便橋的要求,為便于TRANBBS施工,擬采用以下便道、便橋的方案。
一、便道
1、便道位置
ZL-ZJ2標便道起屹于K6+200和K15+900,并分別與ZL-ZJ1標和ZL-ZJ3標相接,沿線9700m。
 便道走向:ZJ-ZL2標段中,K6+200~K10+890段便道在主線東側,K10+890~K15+200段便道在主線西側,K15+200~K15+900段便道在主線東側。為減少占地及滿足施工生產的要求,臨時碼頭及取土坑到主線便道同樣征用臨時用地。
2、便道尺寸及結構形式
    a、便道平面尺寸:路基7.5m,路面7 m(占70%以上,局部寬度不低于5m),兩邊設50×50cm的邊溝。
b、結構形式:20cm8%灰土+40cm5%灰土+15cm碎石土或道渣層硬化。
c、便道的硬化:便道路基穩定后進行路面的硬化處理,以保證便道的施工質量。
d、質量要求:表面平整密實,2%的單坡,無坑洼。
便道的位置及尺寸見附圖。
3、便道的施工及養護
a、清表及填前處理
  先清除便道內樹木、垃圾及有機物殘渣,然后在便道兩側開挖邊溝,并進行原地面碾壓,特殊地段進行摻灰翻曬碾壓,結合農田水系,在必要的地方設置排水設施。
b、第一層灰土填筑
采用主線清表土摻加8%石灰,用中拖旋耕粉碎后,在含水量適中時碾壓,要求先用振動壓路機靜壓,整平后再用三輪壓路機碾壓,以表面不出現明顯的輪跡為準。
c、第二層灰土填筑
利用主線臨時排水溝或取土坑土方,保證碾壓厚度為20cm,并摻入5%石灰,同樣進行晾曬粉碎,在含水量適中時,先用振動壓路機壓實,整平后用三輪壓路機碾壓,再用振動壓路機碾壓1~2遍。
d、河(魚)塘地段便道處理
河塘、魚塘地段的便道,高出常水位1.0m以上,水面以下用素土填筑,水面以上先填2~3層8%灰土,然后填筑5%灰土。
施工要求同上。
e、便道在灰土做好后盡量避免重車在上面行駛,同時進行灑水養護,在使用過程中隨時修補好各種因素造成的缺陷,保證其在整個施工過程期間的功能。
f、便道與溝渠相交時,均在便道內橫設φ1.0m的管涵,以保證地方水系的暢通。
二、便橋
ZL-ZJ2標沿線跨越數條河流,我部為保證整個工程的施工及正常的通行要求,在勝利河和通濟河跨河地段修筑便橋兩座,橋面寬度均為5米 ,擬建勝利河便橋長92米,枯水季節河面靜寬30米,洪水季節河面靜寬60米左右;擬建通濟河便橋長85米,枯水季節河面靜寬35米,洪水季節河面靜寬60米左右。河床多為粘土。便橋的修筑,結合地方的實際情況,滿足通航及凈空的要求。設計如下:
1、 便橋設計荷載標準采用汽-20,單跨設計荷載大于40T。
2、便橋頭搭設:兩岸橋頭位置用道碴或二灰土壓實,寬為7m ,河岸一端平整20m長、7m寬作為搭橋操作平臺,以便于鋼橋的拼裝和架設。
3、樁組設計:在河道中確定橋的中心位置,木樁采用落葉松圓木,直徑(小頭)φ16-18cm,樁長8米,每組18根用剪力縱橫相交叉連接,使之成為6×2.7×2m的組合樁體,組樁入土±3m,上面用貝雷梁連接,加上下層橫梁約0.5m,樁距18m。對兩座便橋設置防撞墩和警示標志,同時在上、下游設置限高標志。
4、便橋的拼裝方法(考慮便橋的集中荷載):采用“上承式”方法搭設,6片貝雷梁做鋼橋的主體,用4m的網片將其固定成為一整體,相連接推向河對岸。貝雷梁下部用方木墊平。其中通濟河便橋和勝利河便橋結構詳見示意圖。
5、橋面鋪設:橋面用0.15×0.15×4m方木鋪成,兩端用護輪固定,上面用0.07×1m的木板鋪成兩條行車道板,貫通兩岸,用螺栓固定。使便橋連接順暢,行車時無明顯的晃動,用來保證車輛通行。
6、護欄用4×4角鋼,焊成0.8m高的簡易護欄,固定在網片上,用紅白油漆刷好,起到警示作用。
7、在便橋兩端行車方向設置明顯的減速和限載標志。
三、便道、便橋的施工計劃
按照指揮部及監理組的要求,施工隊進場后盡快組織便道便橋的施工,針對便橋眾多的實際情況,承包商優先安排便橋施工,計劃如下:
項     目 2004年11月 2004年12月 2005年1月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便道  
      
便
橋 勝利河便橋    
    
 通濟河便橋    
    
以上計劃的實施依賴于地方上對臨時用地、河(魚)塘的交付使用期限,承包商隨時根據地方上臨時用地、河(魚)塘的交付使用情況及時調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