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況
1、 工程簡介
省道S244位于揚州市儀征市境內,起點位于儀征與天長交界(S244樁號K0+000),終點位于儀征邗江交界。原365JT設計路面結構:3cm(AC-13I)細粒式瀝青混凝土+4cm( AC-16I)中粒式瀝青混凝土+1cm瀝青封層+18cm二灰碎石+30cm石灰土。
本項目對K0+000- K7+000路段病害進行大中修365JT施工,其中K0+000-K1+000、K5+500-K7+000段,全長2.5公里采用中修施工,老路病害挖補處理后,直接加鋪4cm瀝青砼面層AC-13I。
K1+000- K5+500段,全長4.5公里采用大修施工,進行老路補強,在老路病害挖補處理后,加鋪15cm二灰碎石基層+(5+4)cm瀝青砼面層(下面層5cm AC-20I、上面層4cm AC-13I)。二灰碎石基層頂部均設1cm的瀝青封層,后攤鋪瀝青面層。
2、 工程地質條件
揚州位于北亞熱帶氣候區,溫暖潮濕多雨,降水較為集中,四季分明,冬夏季長,春秋季短。本路段地處江蘇中部,屬公路自然區劃的Ⅳ區,沿線地表地質一般為粘土。
3、 現場365JT交通條件
本項目路線經過揚州西部,水陸交通條件比較便利,區域鄉鎮道路四通八達,方便施工確保材料、設備及人員的及時運輸,同時利用原有的道路行人、車輛通過施工段面。另外24小時派人員進行交通疏導工作。
4、 365JT技術標準
S244儀征段為二級公路標準,路基寬度15m,路面寬度12m,土路肩2×1.5m。
5、   主要工程量
項目名稱 單位 數量 項目名稱 單位 數量
路基、路面病害處理   平交道口  
銑刨25cm瀝青及二灰碎石混合料 M2 6155 4cm瀝青貫入 M3 1000
機械開挖石灰土 M3 585 15cm二灰銑刨廢料 M3 120
廢棄方外運 M3 2124 20cm10%石灰土 M3 200
基底翻挖15cm6%石灰土 M3 277 培路肩土方(素土壓實) M3 100
回填15cm10%石灰土 M3 277 增設路緣石、培路肩  
回填15cm12%石灰土 M3 277 路緣石預制、安裝 M3 220
回填二灰銑刨廢料 M3 1500 培路肩土方(壓實方) M3 2700
項目名稱 單位 數量 項目名稱 單位 數量
25cm二灰碎石基層 M3 1539 排水設施  
18cm二灰碎石基層 M3 261 開挖土質邊溝 M3 500
路面基層補強   增設磚砌混凝土蓋板溝 M 200
15cm二灰碎石基層 M3 8186 抬高磚砌邊溝 M 200
瀝青下封層 M2 54000   
6、質量目標
質量方針:健全質保體系,落實全員責任,嚴控施工過程,實施科學管理,爭創一流工程。
質量目標:本標段工程質量目標為合格級,重點工程合格率100%、工程自檢合格率100%、工程報驗合格率100%、分項工程評定95分以上、分部工程評定95分以上,全過程無重大質量事故,質量滿意度100%。
7、施工平面總體布置:
我部考慮施工管理、交通方便等因素,我項目經理部及工地試驗室在S244天揚線儀征段K+900右側,根據就近原則租用民房并適當進行部分臨建;施工機械和材料沿線集中停留于已封閉施工路段或原老路改線段;二灰碎石采用集中廠拌并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攤鋪機進行攤鋪;施工用取土坑面積約3000平方,具體位置為6K+200南側;銑刨廢料先堆放在3K+150右側老路上,根據現場需用量再搬運到二灰拌和場拌和使用。 
二、主要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案、方法
根據本工程項目施工要求及特點,我單位將全部采用機械化流水作業,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半幅施工的方法進行施工,石灰土場拌、二灰碎石采用場拌機鋪、二灰碎石銑刨廢料集中場拌的方法進行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充分合理的考慮挖方的調配工作,以減少不必要的機械停滯和浪費。
各分項工程的施工順序:
①進場后立即組織推土機、挖掘機、人工清除挖補路段、取土區、臨時場地內
雜物; 
②組織便道施工、大中修段病害開挖;
③6%灰土路基基底處理;
④12%灰土填筑;
⑤二灰碎石基層鋪筑(補強層);
⑥下封層;
⑦其它工程、整理土路肩等、視瀝青砼進度鋪路緣石;
⑧邊溝、防護;
結合本工程的特點和擬定的各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案,各分項工程的施工順序如下:
病害處置:銑刨開挖→6%灰土處治路基→12%劑量灰土→二灰碎石基層→分項工程驗收。
大修補強層二灰碎石:配合比設計→設備安裝→調試→拌料→運輸→攤鋪機鋪→壓實→報驗→養生(分項目工程驗收)。
瀝青封層:清掃二灰碎石表面、灑水→灑布乳化瀝青→灑布石屑→碾壓→報驗→養生(分項目工程驗收)。
施工作業方法:
根據本工程老路修補點多面廣,且施工工藝相同的特點,同時養護改善工程面臨開放交通施工的情況,根據交巡警和路政部門的要求,兩車道封閉施工路段總長不得大于2KM,又因為路面病害分布不勻,基本是兩頭集中,我部將在同一施工路段連續作業。首先處理大修段,在攤鋪二灰的同時處理剩下病害段,根據銑刨瀝青及二灰、機械開挖石灰土、廢棄方清運、石灰土回填、二灰碎石回填老路修補幾個工序,分別建立相應的專業施工隊伍,在封閉路段實行流水作業,并且隨流水施工的推進交通路段封閉段同時向前推進;二灰基層施工伴隨老路病害施工實行交錯、間隔封閉、施工,確保大修段二灰碎石基層施工和養生時間。
老路面、路基病害處治施工方案
由于業主在進行施工方案設計前期已對原老路按裂縫類、松散類、變形類、接
縫類及其他類等5大類進行了調查,并丈量損壞面積,按病害類型及嚴重程度用紅、黃標線進行了標注和編號。我標項目部前期施工人員進場后,先組織人員會同監理、業主對老路病害進行重新標注調查,利用CAD制圖和EXCEL表格繪制出病害平面示意圖和詳細數量表,三方簽字確認。對路面病害較嚴重的車轍、坑槽、裂縫等采用先銑刨(1米寬銑刨機)后挖補處治。銑刨至老路面底基層頂層,業主、監理組和承包商三方現場共同檢測原石灰土的質量,如石灰土完好無損,直接回填二灰碎石;如若石灰土有損害,則用長桿儀檢測,低于設計要求繼續向下處理至老路基頂(挖深至老路面以下55cm)。
開挖:開挖時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嚴格控制開挖深度及面積,一般將開挖寬度及長度拓寬5-10cm。廢料及時清運出施工現場,嚴格保證施工現場施工流程的的順暢。路面開挖較深處將采用臺階式開挖,保證作業面。
老路開
[1][2][3][4][5]下一頁
[NextPag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