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的預制
大橋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T梁,梁長29.1m/29.47m,梁高2m。每跨(單幅)設6片梁,梁中距2.2m,預制梁寬中梁2.18m,邊梁1.965m。主梁間現澆段寬0.60m。主梁施加預應力采用兩端張拉工藝,鋼絞線采用高強度低松弛Ryb=1860Mpa鋼絞線,錨具采用OVM15-6、7、9型錨具。T梁采用D=87(77)mm金屬波紋管作預應力孔道。
T梁365JT施工工藝見:附圖5-4后張法T梁施工工藝框圖。 
1、制梁臺座
(1)、預制梁場設置在團巖溪大橋。為確保安全,操作方便,采用地槽式長線臺座,臺座長度為32m。共設置制梁臺座6個,模板6套。每個月計劃生產20片梁。
(2)、測量放線開挖臺座基坑,用壓實機械把基底碾壓密實后,換填30cm的砂礫墊層,在碾壓密實的砂礫墊層上澆筑一層厚度為20cm(兩端3m內為50cm厚加筋混凝土)強度為C20乃鼗炷?粒?囈街??吣ㄆ窖構猓?轄?褂蒙敖?移健?
2、校驗千斤頂
(1)、校驗方法
校驗采用標準測力計校驗法。千斤頂、油壓表及油泵配套校驗。將電動油泵的油路、電源接通,給千斤頂供油,活塞上移,頂壓標準測力計。當測力計達到一定噸位時,立即從千斤頂的油壓表上讀數。各級噸位的壓力讀數復校三次,然后計算油壓表在各級噸位時相應讀數的平均值,作為壓力表讀數,再根據一元線性回歸,計算出與365JT設計張拉力相應的油壓表讀數。
(2)、校驗要求
在施工中發生下列任何情況時,都進行重新校驗,確保張拉力準確:
校驗期限超過2個月;千斤頂漏油或千斤頂檢修后;張拉過程中,鋼絞線經常出現斷絲及鋼絞線實測伸長值與理論計算值相差超過標準規定值時;油壓表指針不回零或調換千斤頂油壓表時。 
3、波紋管
采用預埋金屬波紋管成孔工藝,波紋管由1mm厚的非鍍鋅鐵皮卷制而成。主梁采用D=70、80mm的金屬波紋管作預應力孔道。
(1)、波紋管卷制
波紋管要求無損傷、無變形。到場的波紋管檢驗合格后,置于現場的存放棚內,下部每隔2m以方木設一支點,使其離地30cm以上,并在四周設排水溝,防止波紋管進水銹蝕。
(2)、波紋管接頭處理
對需接頭的波紋管,接頭采用大一號的同型波紋管套接,套管長度為300mm。將待接的兩根波紋管從兩端對稱地擰入套管后,再用膠帶纏繞,密封好,以防止混凝土澆筑時水泥漿進入孔內。
4、安裝模板
立模順序:安裝底?!棵撃N接縫止漿橡膠條→安裝側?!系撞坷瓧U→安裝端模→安裝橫隔板模板→上上部拉桿→調模。
模板采用整體拼裝式鋼模。模板包括底模、側模、端模。底模在安裝時按二次拋物線形式向下設2厘米的反向預拱度。側模支撐模架由桁架式模架和模架縱橫連桿等組成。模板安置位置、尺寸準確,牢固可靠。確保在澆筑混凝土和振搗過程中不變形,不移位。
5、鋼筋綁扎
鋼筋直接在臺座上綁扎,在鋼筋綁扎之前,先在臺座上準確地進行定位放線,確保鋼筋的位置間距尺寸正確。鋼筋綁扎時,自下而上依次進行,并采取可靠的臨時加固措施,保證鋼筋骨架的剛度和穩定性。鋼筋嚴格按設計的規格、型號、幾何尺寸施作,并經隱蔽工程檢查合格簽證。
6、波紋管的固定
按圖紙給定的坐標設置鋼筋定位骨架。定位骨架沿梁長方向每50cm在鋼筋骨架上定一道,使波紋管在澆筑混凝土時不上下左右移動,保證波紋管位置準確。
7、混凝土的澆筑
(1)、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用輸送車直接進行灌注。梁體混凝土的含堿量必須符合《含堿量限值標準CES53:93》的規定。
混凝土灌注采用水平斜向分層,循序漸進一次灌注完成。混凝土灌注分層的厚度保持在30cm;上下層同時灌注時,上層的前端距下層的前端在2m左右,且不小于1.5m。
(2)、混凝土的搗固
梁體混凝土的振搗以附著式振動器為主,插入式振動棒為輔,主要采用側振工藝,每片梁設置每隔1m每側各設置1臺附著式振動器;每片梁設置3根H26-50型插入式振動棒。附著式振動器必須兩邊對稱振動,控制振動時間,只能在灌注部位振動,不得空振模板。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搗固時,要步點均勻,逐步振搗,且振動棒不能觸及波紋管,以免波紋管振破漏漿影響以后張拉。灌注混凝土前在波紋管中穿入軟塑膠管,以防萬一管中漏漿。
8、養護
混凝土澆筑完成2-3h后即進行灑水養生,采用塑料管直接往混凝土表面灑水。拆模后用養護棚布包裹梁體,并往棚布內澆水。
9、鋼絞線的下料、編束和穿束
(1)、鋼絞線的下料、編束
鋼絞線下料前先將鋼絞線卷放在自制的放線架中,再將鐵皮剪斷,然后人抓住鋼絞線一端,將鋼絞線緩緩拉開(注意不使鋼絞線產生有害變形,對有害變形的部分必須除掉),鋼絞線下料用砂輪切割機切斷。
鋼絞線下料長度既要滿足使用要求,又要防止下料過長造成浪費。每根鋼絞線的長度按下式確定:
L=l+2×(l1+l2+l3+l4)式中:L—鋼絞線下料長度
l—孔道凈長
l1—工作錨長度
l2—千斤頂長度
l3—工作錨長度
l4—張拉端外露長度,取50cm
將下好的鋼絞線放在工作臺上,據設計編制成束。要求編束一定要綁緊,鋼絞線要順直,根與根之間不得相扭。
(2)、穿束
采用人工穿束。穿束前將壓漿孔及錨墊板上的混凝土灰漿清理干凈,將波紋管清除至喇叭口。
10、張拉
(1)、張拉準備
設置張拉操作臺和防護板。制作鐵架,張拉前把鐵架緊靠在梁兩端,千斤頂用導鏈懸掛在鐵架上,并在距離千斤頂1.5~2.0m處安設防護板,以防錨具夾片彈出傷人。
(2)、檢驗張拉機具
在張拉作業之前對千斤頂,油壓表及油泵進行標定,并繪制標定曲線,張拉時按標定曲線配套使用。并檢查錨具及預應力鋼束安裝是否正確。
( 3)、張拉
當混凝土強度達到100%設計強度,砼齡期不少于7天時,才能進行張拉,張拉時兩端同時對稱進行。張拉前安裝工作錨,然后用鐵錘將夾片輕輕地打入錨環,要使夾片均勻,完畢后安裝限位板、千斤頂及工具錨,安裝工具錨夾片時同樣用鐵管將夾片均勻打入工具錨內。在進行以上作業時,千斤頂懸掛在鐵架上,調整錨圈、墊板及千斤頂位置,使孔道、錨具和千斤頂三者之間軸線相吻合。
對兩端、兩側千斤頂同步充油實施張拉,先進行預張拉(張拉至10%σ),靜立三分鐘,使鋼絞線受力調整均勻,然后用鋼尺量測此時活塞伸出量,接著兩端對稱張拉至控制應力,穩壓5分鐘,量測活塞相應的伸出量,卸荷至0,量測活塞相應的伸出量。
主梁鋼束張拉步驟為:0→10%σk→103%σk(持荷5分鐘)→σk錨固
11、孔道壓漿
(1)、預應力張拉完畢后立即進行孔道壓漿,壓漿前用水清洗管道,借以除塵和濕潤孔壁,除掉孔內的雜質,以便灰漿流動及孔壁有良好的粘著性。
(2)、壓漿用的砂漿標號不低于混凝土標號,水灰比不大于0.4,并在水泥中摻0.01%的鋁粉作為膨脹劑??刂扑酀{的泌水率不超過3%,膨脹率小于10%,稠度在14-18s之間。使水泥漿具有較好的流動性。
(3)、水泥漿從配制到壓入管內,控制在40min內,水泥漿要經過ф1.2mm的篩子后再進入料斗,防止大顆粒進入壓漿泵造成堵管。
(4)、壓漿采用活塞式壓漿泵,使其壓力控制在0.5-0.7Mpa,孔道壓漿至最大壓力后,穩壓3min;從一端向另一端壓漿,壓漿達到孔道另一端飽滿和出漿,排氣孔排出與規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漿為止,封閉梁側終端出漿孔,封閉進漿孔,至此,壓漿工作完成。
12、移梁
在完成壓漿后,強度達到要求方可進行吊梁作業。標記生產日期、梁號,龍門吊吊起梁兩端同時起吊,吊運至存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