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市潭中高架橋工程365JT施工質量監理
覃國平
(湖南大學建設監理中心柳州部 廣西柳州市躍進路38號寶通大廈416室   545006)
摘 要:介紹廣西柳州市潭中高架橋工程施工監理經驗,從 “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的有效控制入手,闡述監理工程師對工程施工
質量的有效控制,
關鍵詞:                立交橋工程、施工監理、質量控制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建筑產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人民的生活質量及生命財產的安全。加強質量控制,確保工程質量目標的全面實現,提高工程項目投資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是監理工程師的主要職責。而工程施工階段是使業主及工程365JT設計意圖最終實現并形成工程實物的階段,也是最終形成工程產品質量和工程項目使用價值的重要階段。施工階段從資源的投入到采取一定的方法以及花費一定的時間,是一個逐步形成工程實體的系統過程,每一道工序、每一個部件的質量優劣決定了整個工程實體的質量。因此,怎樣對工程施工質量進行有效控制,是施工監理的核心內容。
柳州市潭中高架橋是柳州市內環線東西向365JT交通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西向東依次跨越北鵲路次干道、湘桂鐵路、躍進路主干道、白沙路次干道,四層環形互通立交。主線橋長1.357公里,主線橋面寬度為18m,匝道橋長2.355公里,匝道橋面寬為8m;附屬道路面積71278 m2。下部結構為人工挖孔和部分沖擊錐沖孔鋼筋混凝土灌注樁,鋼筋混凝土聯系梁、墩柱、蓋梁。上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箱梁22聯114跨,其中主線橋9聯,匝道橋12聯,閉合環一個,最大跨度為45m;除D1、C3、Z3聯為非預應力外,其余各聯均為預應力箱梁結構。橋面為5㎝厚防水混凝土上加4㎝厚中粒式瀝青混凝土鋪裝層。
合同工期602天,總投資2.25億元,工程質量目標為優良。作為廣西最大的365JT城市立交橋工程,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被列為廣西自治區重點工程,365JT技術要求高,且施工條件復雜。因此,監理難度較大,為確保工程質量和按期通車,給柳州市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監理工程師始終堅持“質量第一,預防為主”原則,采取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相結合的手段,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價段,圍繞 “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等五大方面,以監為主,監、幫、促相結合,進行嚴格控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人的控制
人作為工程建設的決策者、組織者、指揮者和操作者,是影響質量的最大因素。在開工前,監理工程師通過施工人員資格報審制度,對承包商派出的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程師、質檢員、施工員、測量員、試驗員、材料員等關鍵崗位人員,進行了認真審核,檢查個人經歷及能力是否符合路橋工程施工的需要,對技術復雜、難度大、精度高、工藝新等工序的操作工,檢查其上崗資格證,做好人員的事前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隨時檢查承包人員的情況,如果發現能力差和責任性不強的人員,要求承包商撤換。在下構混凝土柱施工中,某分包段項目經理責任心不強、工作不主動、業務水平差、施工管理混亂、工程質量很難提高,在監理工程師的督促下,撤換了該分包商的項目經理,使該分包段工程質量有了保證;在上構箱梁施工中,監理工程師檢查發現某分包段鋼筋工操作不熟練,造成鋼筋綁扎質量問題多,要求該段分包商換人,撤換了2個施工班組后,質量問題大大減少,整改速度也相應加快;在附屬道路工程施工中,由于正處于雨季,總包商的施工員經驗不足,排水措施不力,施工安排不當,回填土遇水就軟,路基回彈問題一直處理不好,驗收不能通過,在換上有經驗的施工員后,由于措施得當,使道路工程各工序的驗收一次通過率達90%以上,質量問題逐暫減少。
監理工程師要督促承包商使用懂技術會管理的施工人員和操作能手,促使承包商加強施工技術的培訓,不斷提高施工人員素質和施工管理水平,通過對施工人員素質的控制,促使施工人員提高工作質量,以確保工程質量。
二、材料的控制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沒有材料就無法施工,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工程材料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質量等級、結構安全、外部造型和建成后的使用功能等,由于工程材料質量低劣而造成的工程質量事故和損失,往往是非常嚴重并難以彌補和修復的,所以,工程中必須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盡力避免發生此類問題,防患于未然。
通過施工材料報審制度,監理工程師從材料出產源頭抓起,為了保證施工材料質量穩定可靠,在高架橋施工中,要求施工方盡量選擇知名廠家的產品。根據以往經驗和現場抽檢結果,柳州某鋼廠所產Ф22以上螺紋鋼機械性能不穩定,很少用于橋梁工程,監理通知承包商全部退貨,同意承包商采用湖南漣源鋼鐵廠產“雙棱”牌螺紋鋼;預應力材料經多方考察和了解,同意采用江蘇江陰華新鋼纜有限公司產無粘結和有粘結低松馳高強鋼絞線,及柳州建筑機械總廠產OVM系列錨具和波紋管;混凝土材料采用柳泥集團產“魚峰牌”水泥、陸川砂、廣西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產YF-Ⅱ型緩凝高效減水劑,在場外設微機控制計量、上料的自動化攪拌站拌制混凝土;支座采用衡水寶力工程橡膠有限公司產GPZ-Ⅱ型盆式橡膠支座。
在協助承包商買好材料用好材料的同時,監理工程師要加強對材料的驗收檢查,對準備進場的各種材料進行抽檢,在材料監理工程師的監督下,進行取樣試驗,對鋼材、水泥、混凝土試塊及其它用于重要部位的材料,采取旁站及跟蹤的辦法,抽樣試驗進行全過程監控。對試驗單位的資質和能力進行認真審核,保證材料試(化)驗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專職材料監理工程師根據預應力材料在高架橋工程中的重要性,選擇了具有檢測資質的長沙鐵道學院材料試驗中心,作為預應力材料試驗的定點試驗室,以確保預應力材料檢驗數據的準確和可靠。
對質量低劣或質量不明確的材料,堅決不準使用,在高架橋施工材料抽檢中,先后發現7批鋼材機械性能不穩定,監理工程師當場嚴令清退出場。工程材料質量得到有效控制,為整個工程質量奠定了基礎。
三、機械設備的控制
施工機械設備是實現施工機械化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現
[1][2]下一頁
[NextPage]
代工程建設中必不可少的設施,對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有直接影響。監理工程師通過機械設備報審制度,綜合考慮施工現場條件、建筑結構型式、機械設備性能、施工工藝和方法、施工組織與管理、建筑技術經濟等各種因素,對承包商機械化施工方案作出客觀的評審,促使承包商使用技術先進、生產適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和維修方便的機械設備,以確保工程質量。
在高架橋上構箱梁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量大,為保證混凝土的連續施工,總包商配備了HBT60型輸送泵三臺(其中一臺備用),配合多臺MR45型混凝土灌車運輸混凝土到澆筑地點;在預應力施工中,配備了ZB4-500型油泵4臺,千斤頂YCW250B型3臺、YCW150B型1臺、YDC240Q型3臺,GYJA擠壓機2臺,UBC3.0壓力式灌漿泵1臺,灰漿攪拌機1臺;路基施工中,配備多臺14T、16T 不等壓路機等等,根據施工需要配備相應的機械設備,配足備用設備,確保工程正常施工,機械設備的正確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施工質量。
四、施工方法的控制
方法是實現工程建設的重要手段,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慮不周,管理不善,操作錯誤,而造成質量問題甚至出現質量事故。在高架橋工程施工中,通過施工方案報審制度,監理工程師對承包商報來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方案要認真審批,針對容易出質量問題的重點部位及工序,要求承包商必須拿出可行的施工方案,如:人工挖孔樁成孔、流砂治理、模板施工、水下樁底清碴和混凝土澆筑、土方施工、模板支架、每聯箱梁混凝土施工、每聯箱梁預應力施工、支座安裝、道路基層施工、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下穿通道施工等等。對技術難點,除了每周例會上給予討論解答外,還采取專題會議的形式幫助承包商答疑解難,如:挖孔樁孔灌漿治水技術、人工挖孔樁終孔驗收標準、鋼筋接頭技術、閉合環施工技術、躍進路下穿通道施工技術、橋面鋪裝層施工工藝、Z5聯Ф16螺紋鋼筋的處理、閉合環及其相連匝道提前使用的可行性等等研討會。督促和幫助施工單位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科學的進行施工。
促使承包商以樣板引路,對難點和重點工序先做試驗,如:高壓水沖攪高水位樁孔底沉渣試驗、清水混凝土配合比及澆筑試驗、支架承重試驗等等。施工方法正確,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證了工程質量。
五、環境的控制
環境是工程質量形成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工程技術環境,還是工程管理環境,無不對工程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改善和創造適合施工的環境,是施工管理中必須進行的一項重要措施。
高架橋工程施工中,監理工程師嚴格以合同為依據,以規范為標準,始終督促施工單位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建立和健全施工現場管理制度,合理布置施工現場,使工程施工秩序化、標準化、規范化,實施文明施工,嚴格按照國家規范標準,做好質量自檢工作,科學合理的施工。
監理工程師始終堅持目測和檢測相結合,抽檢和監測相結合,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相結合,做到對每一道工序、每一個部件的施工狀況都能及時掌握,發現不好苗頭或質量問題,及時制止。在閉合環鋼筋綁扎施工中,監理工程師根據現場施工環境和以往經驗,認為采用坡口焊接鋼筋質量難保證,要求加綁條焊加強,因這個方案得到多方認可,場外焊接試驗也符合要求,所以要求整改的阻力很大,通過現場抽檢結果(抽檢兩個接頭均在焊接處拉斷),證明坡口焊接質量在現有環境中的不可靠性,使承包商有了清醒的認識;在某段橋面混凝土施工時,天氣預報有大雨,監理工程師在現場檢查發現,施工方防雨材料不夠,經監理工程師提醒后,施工方馬上派人采購,備齊了防雨材料,下雨時使混凝土得到及時覆蓋,避免了新澆混凝土被雨水沖刷而造成的質量隱患。
監理工程師既要嚴格要求,也要熱心幫助,在審批、巡視、檢查中發現不利于施工的環境要提醒和協助承包商加強防范和改善措施,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把質量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
六、結束語
廣西柳州市潭中高架橋工程榮獲2002年魯班獎,監理成效明顯,說明監理工程師只有堅持“質量第一,預防為主”原則,采取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相結合的手段,圍繞 “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等五大方面,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價段,以監為主,監、幫、促相結合,進行嚴格控制,是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 
參考文獻:圖書;毛鶴琴主編,工程建設質量控制,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5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