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重慶市長壽區(qū)化工園區(qū)內,是已建化中路的廷續(xù)工程,起自K1+718-K3+701.151里程,終點座標: 
                X-3296677.933/Y-500205.033,
X-3296669.484/Y-500125.863,
X-3296605.492/Y-500125.863;
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市政管網工程等;最大挖方高度:h=14.499m;最大填方高度:h=8.532m;路線穿越川維廠住宅區(qū),對安全和文明TRANBBS施工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 地質、地震概況
1、地質:
本工程位屬新華夏系第三沉降帶四川盆地東南緣,川東弧形構造帶的長壽復向鈄,該向鈄總體走NNE,主要位于明月峽背鈄與黃草峽背鈄之間的長壽復向鈄西翼,傾向20~550、傾角度3~180,晏家以東地帶地層傾角度3~100,晏家以西地帶地層傾角落10~180。
本區(qū)未中大型斷裂構造,僅東南、西南兩背鈄核部見有小斷層,近期無任何活動跡象。據野外調查和收集資料分析統(tǒng)計,區(qū)內主要發(fā)育兩組節(jié)理裂隙:⑴組傾向東160~2100,傾角65~850,延伸2~20m,多閉合部分張開,張開3~500mm,裂面平直,無充填,間距0.5~5m,⑵組傾向290~3300,傾角65~900,延伸2~18m,多閉合部分張開,張開2~1200,裂面平直,無充填,間距0.5~3.5m。節(jié)理裂隙不發(fā)育,地質構造簡單。
2、地震:
據《中國地震烈度區(qū)劃圖》(1990)場區(qū)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區(qū)。該區(qū)歷史上沒發(fā)生過MS>5.1度的地震,據統(tǒng)計500年間發(fā)生的地震,長壽城區(qū)多為有感地震,只有少數地震出現地震輕微破壞。園區(qū)主要為Ⅰ類和Ⅱ類場地,僅少數地段為Ⅲ類場地。
二、 氣溫、氣候概況
工程所屬區(qū)域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具有冬季多霧,秋多綿雨和冬暖春早,無霜期長,多夜雨,濕度大,夏季多高溫伏旱,初夏晚秋多陰雨的特征。據長壽區(qū)氣象臺59年85年統(tǒng)計26年的觀測資料,多年平均氣溫17.60C,最高氣溫40.560C(59年8月23日),最低氣溫-2.80C(75年12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162.7mm左右,1982年最高為1451.7mm,1961年最低為836.5mm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5~9月份,約占年降水量的67%,且多呈暴雨,5~8月是暴雨出現的高頻期,最大暴雨強度大于150mm/次。風速較小,常年平均風速為2.0m/S,全年盛行風向為北北東。歷年最大風速為32m/S,其風向為WSW(1981年5月10日)。年平均霧日59.8天,以秋冬季為多。年平均降雪0.5天,港口無冰凍史。 
第一章 整體目標
一、主要目標:
 1、嚴格管理,創(chuàng)重慶市文明建筑工地。
2、提高全員安全和自保群防能力,輕傷事故頻率控制在3‰以下,杜絕因工傷亡和重傷事故。
3、加強機械設備管理,杜絕重大機械設備事故。
4、消除火災隱患,杜絕火災事故。
5、作好全體人員入場前和上崗前的培訓教育,提高遵紀守法的意識,不發(fā)生違法犯罪案件。
6、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不產生嚴重環(huán)境污染。
7、關心職工生活,加強衛(wèi)生管理,不發(fā)生食物中毒和傳染疾病。
二、安全TRANBBS技術標準
1)《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
2)《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33-86
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46-88
4)《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80-91
5)《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guī)則》GB5306-85
6)《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JGJ59-99
7)《安全帽》GB2811-81
8)《安全帶》GB6095-85
9)《安全網》GB5705-85
第三章 施工準備工作
1、施工測量         
在挖方路基施工前由測量組根據TRANBBS設計圖紙及有關施工設計文件放出路基中樁路塹的坡頂線、征地界線,若有截水溝則放出其位置。用木樁和灰線標示出其位置,在木樁上寫明開挖深度。最后,將施工測量結果報監(jiān)理審批,經簽字認可后方可作為施工依據。
⑴、以原有平面控制網為依據,將路中,路邊,邊坡的放樣的計算數據整理成表,報總工復核,同時報送監(jiān)理審核。
(2)、用全站儀時,嚴格按照操作程序,每放樣,水平角不小于2測回,測距取7—8次,平均值且互差不大于4mm。
(3)、用經緯儀交繪時,堅持測角2測回,三臺儀器同時交繪,由交繪三角形求取重心,以確定線路中心位置及邊線。
(4)、相鄰兩點之間必須作間距丈量,且相對精度不小于1/20000。
2、 路基清表及施工條件
在開挖前,首先應對路基范圍內的灌木、雜草及不適合填筑路基的耕埴土進行清理,用機械設備挖、裝、運至棄土區(qū)。經檢驗合格方可進行挖方施工。
(1)清除地表雜草.樹木與有關單位聯系桿線﹙高壓線.通訊線﹚的改移工作.
(2)水(魚)塘放水完成后,清挖全部淤泥用汽車運至棄碴場,高程低于路基高程的再進行換填工作.如發(fā)現土層性質有變化時,應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邊坡,并及時報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土方地段的路床頂面標高,應考慮因壓實而產生的下沉,其值由試驗確定.路床頂面的壓實度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按<<公路土工試驗規(guī)程>>(JTJ051--93)重型擊實法進行檢驗,如不符合要求,應進一上一步壓實或采取其他措施進行處理,使之到規(guī)定壓實度. 當因氣候條件使挖出的材料無法按照規(guī)范的要求用于填筑路基和壓實時,應停止開挖,直到氣候條件轉好.
    ⑶ 路基施工前,為了后續(xù)施工方便,還必須對施工范圍內的水文地質、建筑物、障礙物及池塘、坑穴等進行調查,另外還要對施工附近及范圍內的動力管線及設施和通訊管線及設施進行調查,需要拆遷或移動的及時報請業(yè)主或監(jiān)理工程師進行協(xié)調,以利施工的順利進行。
3、 開挖試驗
試驗目的:通過對土方路塹開挖試驗,確定合理的機械布置;通過對石方路塹開挖試驗,確定合理的爆破參數及光面爆破施工工藝,確保路塹開挖及刷坡符合設計要求。
試驗內容: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確定不同開挖方法以及石方開挖爆破參數及爆破安全距離。
第四章  路基開挖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技術要求
1.施工工藝
    施工準備(測量放線、修筑便道)→場地清理→監(jiān)理檢簽→進行爆破施工→挖、裝、運合格填料→測量控制→邊坡檢驗→監(jiān)理檢簽→開挖下一層
2.施工方法
(1)開挖的基本要求
①土質挖方地段,如遇地下水位較高時,路槽采用級配碎石、砂墊層或設置碎石盲溝等處理。
②土石方開挖時,嚴格控制邊坡線,在距離設計邊坡20cm的范圍內,采用人工挖除。開挖土石均自上而下進行,不得亂挖超挖,嚴禁掏洞開挖。
③開挖石方時,對于軟石和強風化巖石,能用機械直接開挖的均選用機械開挖,人工配合。機械不能直接開挖的石方,采用控制爆破法開挖石質挖方地段,路槽采用10cm厚的碎石進行調平。
3.路塹的開挖
①路塹施工工藝
 路塹開挖施工工藝
[1][2][3][4][5][6][7][8][9]下一頁
[NextPag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