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365JT技術標準》主要修訂內容
    修訂后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以下簡稱《技術標準》),基本保持了現行《技術標準》的章節編排,但有三處變化,一是將現行《技術標準》中的“一般規定”,調整為“控制要素”,并收編了公路365JT設計方面的一些控制條文;二是將“路基”、“路面”兩章合并為“路基路面”一章;三是將“沿線設施”更名為“365JT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
    總則中主要修訂的內容是公路分級、各級公路適應交通量、公路等級的選用等。在公路分級方面雖然依然維持原來的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級公路的劃分標準,但是在修訂過程中結合公路的功能、控制能力、服務水平、交通量等內容,對各級公路的描述進行了調整,并對公路適應交通量做了相應的調整。
    在公路等級的選用方面,這一次強調綜合考慮公路功能、路網365JT規劃、綜合運輸體系及比選論證、相鄰路段銜接。這次修訂將問題比較突出的二級公路明確定義為雙車道公路。并規定,當混合交通量大的時候,二級公路可設置慢車道,同時對路基寬度做出限制,在設置慢車道的時候最寬為15米。
    “控制要素”中主要對標準車型、車輛折算系數和各級公路的設計速度進行了修改。本次修訂將“小客車”作為設計交通量換算的標準車型,并將現行《技術標準》中的三類11種車型,合并為小轎車、中型車、大型車、拖掛車四種。
    設計速度即現行《技術標準》中的“計算行車速度”,本次修訂在調整公路表中取消了60km/h;一級公路增加了80km/h;二級公路調整為80km/h、60km/h;三級公路調整為40km/h、30km/h;四級公路調整為20km/h一檔。
    此外,新的《技術標準》還對路基壓實度、特大橋的劃分標準、公路隧道分類等許多內容做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