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基床表層及過渡段
級配碎石TRANBBS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為確保時速200公里鐵路運行的平順性、穩(wěn)定性。膠濟鐵路電氣化工程的路基表層及過渡段采用級配碎石填料結構,以控制路基的變形,提高路基的穩(wěn)定性,增強路基剛變的均勻性。為此在級配碎石填筑工程中,必須嚴格按照TRANBBS設計文件及相關規(guī)范確定的路基結構,填料標準及雙控指標進行施工;應當按照填料生產(chǎn)工廠化、施工作業(yè)程序化、填筑方式機械化、檢測試驗科學化的模式,通過試驗制定出完整的施工工藝(或工法)指導施工。為了進一步明確施工標準、施工工藝及施工檢測中的主要問題,特制定本“要點”。
§1  填料的生產(chǎn)和選用
1.1級配碎石的組成。路基表層級配碎石一般是指選用3-4種碎石集料(如10-31.5m、10-20mm、5-10mm石粉等),按一定比例攪拌而成的混合料(每一種集料都有一定的篩分成分)。通過顆料間的摩擦作用、嵌鎖作用和粘結作用,經(jīng)過碾壓達到壓實板結的目的。也有使用未經(jīng)篩分分級的“通料”,在篩分分析后摻入,補充所缺集料成分,完成最佳級配。
1.2級配碎石集料的標準。其材料粒徑、級配及品質應符合《鐵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的有關要求。
1.2.1主要性能指標:除滿足篩分要求外,仍應滿足以下條件。
(1)粒徑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衫磯摩耗≤5%。
(2)粒徑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熔液侵泡損失率≤12%。
(3)粒徑小于0.5mm的細集料液限≤25%,塑性指數(shù)<6%。
(4)粘土用其它雜質含量≤0.5%(過渡段表層下為≤2%)。
1.2.輔助指標
(1)最大顆粒直徑≤40mm。
(2)細長扁平顆料含量≤20%。
(3) 0.5mm以下細集料中通過0.075mm的篩分含量<66%。
1.3集料的生產(chǎn)和試驗。
1.3.1生產(chǎn)石料的軋制機械,應優(yōu)先選用環(huán)錘式軋石機,因為鍔板式軋石機,生產(chǎn)的碎石針,葉狀較多,級配不穩(wěn)定。
1.3.2石廠應按TB/T2897標準規(guī)定,進行型式試驗和生產(chǎn)檢驗,特別是對集料的篩分和粘土團含量指標應按周檢測。
1.3.3施工單位對進廠料按每2000m3抽樣檢查一次顆粒級配、顆粒密度、粘土團及其它雜質含量。另外在施工中要加強對集料質料及級配情況進行目測檢查,并記入工程日志。監(jiān)理單位應按規(guī)定進行見證試驗及平行試驗。
1.4級配碎石的攪拌和儲運。
1.4.1攪拌場。一般采用穩(wěn)定土廠拌設備(如YCBW-300型),裝載機配合上料,電腦程控計量,對實際用料,配比應打印出相應記錄備查。對廠拌計量設備要經(jīng)計量局核準,并有專人操作維修,日常應按旬對計量儀器進行校核。
1.4.2在生產(chǎn)廠、攪拌場、攪拌設備料斗內,集料儲備應分類存放、相互隔開。其中石屑應現(xiàn)用現(xiàn)備,防止因多備造成下雨水化板結失去膠粘力。
1.4.3為確保材料清潔,在堆放場地要防止粘土、雜物及粉塵滲入;裝料時要防止將泥土鏟入;裝車前車內要進行清掃,車廂應嚴密,防止小顆粒滲漏。
1.4.4攪拌的混合料要現(xiàn)拌現(xiàn)用,嚴禁存放。施工中拌合能力、運輸能力、攤鋪能力要相互匹配、相互銜接。
1.4.5拌合中要根據(jù)配比要求,結合天氣、運輸?shù)葪l件,認真掌握好含水量,這對級配碎石的質量響影極大,水少難以壓實,水多會造成瀝析。
§2  級配碎石配合比的設計與調整。
路基表層及過渡段要達到雙指標控制的要求,就必須有最佳的級配配合比,具體要求如下:
2.1配合比設計應滿足的條件。
2.1.1篩分結果要在級配范圍之內。“暫規(guī)”[439號]給出了碎石、砂礫石,及過渡段(不含表層)三種級配范圍這是配合比設計要滿足的必要條件。
(1)碎石級配范圍應滿足《鐵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的規(guī)定。見表1
表1   級配碎石的級配范圍
方孔篩邊長mm 0.075 0.1 0.5 1.7 7.1 16 25 45
過篩質量非分率% 0~7 0~11 7~32 13~46 41~75 67~91 82~100 100
(2)砂礫石級配范圍見表2
表2   級配砂礫石范圍
級配編號 通過篩孔質量百分率(%)
 50 40 30 20 10 5 2 0.5 0.075
1 100 90~100 — 65~85 45~70 30~55 15~35 10~20 4~10
2 — 100 90~100 75~95 50~70 30~55 15~35 10~20 4~10
3 — — 100 85~100 60~80 30~50 15~30 10~20 2~8
(3)過渡段級配范圍(不含表層)見表3
表3   級配碎石范圍
級配編號 通過篩孔質量百分率(%)
 50 40 30 25 20 10 5 2.5 0.5 0.075
1 100 95~100 — — 60~90 — 30~65 20~50 10~30 2~10
2 — 100 95~100 — 60~90 — 30~65 20~50 10~30 2~10
3 — — 100 95~100 — 50~80 30~60 20~50 10~30 2~10
在實際工作中,最有效的判定方法是配比的篩分結果,應達到或接近規(guī)范要求的級配中值,為最佳配比。特別是在0.075mm、0.5mm、1mm、16mm幾個點上要力求達到中值。
2.1.2為保證篩分曲線圓滑,容易擊實,配比篩分結果應滿足顆粒不均勻系數(shù)Cu= ≥5及曲率系數(shù)Cu= =1~3。
2.1.3為防止道碴及下部土層顆粒嵌入基床表層,基床表層與上部道碴與下部填土之間的顆粒級配均應滿足太沙基的反濾準則,即D15<4d85。如不能滿足反濾準則,基床表層可采用顆粒級配不同的雙層結構,或在基床底層表面鋪設土工合成材料。
2.1.4應滿足路基的雙指標控制要求。經(jīng)重擊擊實后,路基表層地基系數(shù)K30≥190Mpa/m孔隙率n<18%;過渡段(不含表層)K30≥150Mpa/m  n<28%。
2.2理論配合比設計。
2.2.1設計方法。配比設計通常使用三種方法,第一種:計算法。對幾種集料分別篩分后,設計出幾種配比方案,經(jīng)過計算選用符合規(guī)范級配要求的配比,舉例說明見表4。
表4   配合比計算
材料規(guī)格 篩孔尺寸
 45 25 16 7.1 1.7 0.5 0.1 0.075
 
原材料級配 10~31.5mm 100 91.6 9.3 0.05 0 0 0 0
 10~20mm 100 100 94.3 0.7 0.1 0 0 0
 5~10mm 100 100 100 82.5 7.5 1.3 0.8 0.6
 石粉&nb
[1][2][3]下一頁
[NextPag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