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福路改造市政工程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東莞大道至同沙立交橋路段,是鴻福路改造市政工程,起點樁號K1+900,終點樁號K3+840,全長1.94公里,全線經過金樹路平交和新源路平交。本次改造主要是:原由機動車道和輔車道組成的雙向六車道改為雙向八車道。主要內容包括:路基(現有分隔帶處理、取土、墊層、壓實等)、砼路面、人行道,照明,樹池,雨水井,電力、通信管道、電纜溝及過路管、橫過管。
二、工程特點: 
1、原路365JT設計為雙向六車道,車流量較大,車速快,365JT施工時必須保證車輛行車暢順,安全,又必須確保施工質量和進度,這是在受較大干擾的情況下施工,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較多工程選擇在夜晚開工,避開365JT交通繁忙時間。
2、各種過路管、橫過管較多,共有32條,需破除舊路面施工范圍大,只能選擇半幅交替施工。
3、為了解決施工與車流的矛盾,要用分散施工方法,在全路段增加施工布置點。
三、主要工程數量
1、路面:
1) 25cm厚C35砼路面:9400m2
2) 20cm厚4%水泥石屑底基層:9400m2
3) 22cm厚6%水泥石屑基層:9400m2
2、 非機動車道:
1) 15cm厚6%水泥石屑基層:5200m2
2) 花崗巖立道牙:5200m
3) C30砼平道牙:7750m
3、 電纜溝:
1) 電纜溝(1.0*1.0):1790m
2) 電纜溝過路管、橫過管:共10處,580m
4、 照明:
1) 縱向管:3800m
2) 橫過管、過路管:共7處,380m
3) 12m燈基、15m燈基共113個。
5、 通訊:
1) 縱向管:1820m
2) 通信井:29個
3) 橫過管、過路管:共11處,650m
6、 排水:
  1)雨水口:109個
四、施工組織和施工方案:
   鴻福路市政改造工程包括的工作內容主要有路基、路面,改造人行道雨水系統,電纜、通信管道,電纜溝等,項目內容較多,交叉作業復雜,因此必須按圖紙要求,采取靈活的施工方法,根據工序采取流水施工的方法環環相扣,確保施工進度和質量,爭取按工期時間提早完成工程任務。
(一) 電力工程
1、 施工流向順序
電纜溝位于全路段(K1+900~K3+840)右幅人行道上,根據施工總體計劃及總平面布置,首先從K3+840處施工,往K1+900處延伸,同時對電力過路管進行相應的施工。
2、 根據施工力量的調配,電纜溝每段按200m作一施工段組織各項工序的材料、人力、機械。
3、 施工方法
     本工程的工序見后附的施工工藝流程圖,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電纜溝,第二部分是過路管。
4、 電纜溝
(1)測量放線:根據電纜溝的寬度1.50m,確保足夠施工位置,每10m樁號放出電纜溝的開挖邊樁、劃出邊線。基底放線每邊增加30cm寬度的工作面。
(2)機械開挖:
a、 按照放好的邊線開挖,兩側土保持垂直,底層土保證被擾動,挖除土方堆放在旁邊,與溝側保持1m的距離。
b、 做好排水措施,在原有雨水口處設沙井。
(3)人工挖除、整平:機械開挖完畢,再人工開挖至設計溝底標高,并整平,鏟掉表層松散土方。
(4)復測放線:將溝底墊層邊樁、中樁高程放出,通知監理工程師現場檢查合格后,才進行下道工序。
(5)布設防雷線:在溝底一側布設防雷線,打入接地角鋼。
(6)澆灌C15砼墊層:
C15砼在現場攪拌,攪拌之前,要嚴格檢查砂、石、水泥等材料是否合格,攪拌時,嚴格控制用水量,保證符合配比用量,保證符合配比的塌落度,保證攪拌時間符合規范要求。
C15砼運輸,采用翻斗車運輸,運輸距離在1公里內,保證運輸過程中不漓淅,不泌水。
用人工攤平至設計標高,平板振動器振動三次。
(7)砌磚及安裝支架:嚴格檢查磚的質量,不合格的磚嚴禁使用,砌磚前,磚要吸飽水,砌磚時,同時安裝支架。
砌磚工藝:
a、 抄平放線。在墊層頂面砌磚位置測出第一層磚標高,用砂漿找平。
b、 擺磚。擺磚滿足上下錯縫要求。借助縫的調整,使側面豎縫寬度均勻,減少砍磚。
c、 盤角、掛線。砌筑時,應先在墻角砌4~5皮磚,作為盤角,在盤角處掛線,保證墻面平整。
d、 砌磚。采用“三一砌磚法”砌筑,要求橫平豎直、砂漿飽滿,內外搭接、上下錯縫,接槎可靠。
(8)壓頂:C15砼壓頂頂面標高按10米樁測高程,誤差按(-1cm,+1cm)施工。
(9)抹面:抹面砂漿按配比嚴格配料,抹面厚度符合圖紙設計要求。
(10)蓋板:現場預制蓋板。
(11)回填土:分層對稱壓實回填溝兩側土方。
5、 電力過路管道
(1) 基坑開挖:根據設計,在現場放出基槽開挖邊線,其中大多數管槽位于原路面下方,即必須安排鋸縫機鋸縫,鋸縫深度要保證在10cm以上。鋸縫工序完成之后,用機械(炮機)破碎砼面層,用挖土機挖出管槽,保證準確控制開挖深度。人工修整管槽底部,用夯實機夯實底層,壓實度要達到95%以上,達到要求后,通知監理工程師到現場檢驗合格后進行下一道工序。
(2) 砼墊層:管槽驗收合格即可進入砼墊層施工,嚴格按配比配料,嚴格檢查進場原材料的質量,現場使用自落式攪拌機進行攪拌,攪拌時間要達到1.5~2分鐘,塌落度控制按配比設計的要求,對于過稀或攪拌時間過短的砼不能使用。使用翻斗車運輸,根據現場的運距,控制在15分鐘左右,保證運輸過程中砼具有較好的和易性,不漓淅、不泌水。使用平板振動器振動3遍,砼成型表面要平整、不露石、無蜂窩。
(3) 鋪管及砼包封:墊層完成之后,馬上鋪管,管與管之間的凈距為3cm(鋪管時,通知監理工程師在現場進行監督,能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及時解決。)每一層管鋪完,單管滾動檢查,看管底是否有空隙,必須保證每一根管下面的砼密實、無空隙。仔細檢查,認為無隱患之后,再填縫,即用砼將兩管之間的縫隙填實,人工反復搗插,要多次反復地均勻搗插,填縫密實之后,再鋪一層3cm厚的砼,用平板振動器振動兩遍,再鋪上一層管,重復上述填縫工序。最后一層管上面澆搗10cm厚的砼。完成過路管鋪設及砼包封工作的關鍵在于管的質量,砼的強度,管與管之間無空隙。
(4) 回填土(石粉):回填料按照相應路基或路面基層的壓實度和材料進行施工。
(二) 通信工程
1、 施工流向順序:
  本標段的通信工程位于全段的左邊線處,從K1+900~K3+840,包括縱向直通管群、直通井、過路管,管群是16根Φ114PVC管,直通井有五種類型:小直通、中直通、中三通、中四通、中斜通,過路管在機動車道上要砼包封。施工流向從K3+840開始,分段逐漸向K1+900處延伸,其中相應的過路管與直通井在時間上與管群施工相搭配。
2、 施工段按照實際的施工力量按三段劃分,其中第一段位于K3+840到新源路平交道口之間,第二段位于新源路到金樹路平交道口之間,第三段位于金樹路平交道口至東莞大道之間。
3、 施工方法
(1) 縱向管群
a、 基槽開挖:根據設計圖紙放出基槽開挖邊線,挖機進場就位開挖,每開挖10m測量
[1][2][3][4]下一頁
[NextPag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