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主干線西安~漢中高速公路XH—26合同段
白家壩連拱隧道初期支護TRANBBS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第一節   施工方案
根據本項目的工程特點、工程規模及工期要求,白家壩隧道的施工由出口方向掘進;開挖順序:開挖中導洞→貫通后施工中隔墻→施工左幅明洞→施工左幅側導洞→至Ⅵ類圍巖后左幅主洞開挖→回填反壓左幅明洞段→右幅明洞開挖→右幅側導洞開挖→至Ⅵ類圍巖后右幅主洞開挖→正常掘進。隧道施工采用機械化施工方案,形成開挖、支護、襯砌順序作業。
一、洞口開挖及洞口地表加固處理
開挖前應對圍巖進行預加固措施。采用超前預注漿錨桿加固巖層后,用鋼拱架緊貼洞口開挖面進行支護,再進行開挖作業。洞身開挖中,支撐應緊隨開挖工序,隨挖隨支。施工支護采用25cm厚的網噴砼,系統錨桿支護;架立鋼拱架或格柵的間距為0.8m。
二、隧道開挖初期支護
洞身開挖采用自制多功能臺架人工手持風鉆鉆眼,光面或預裂爆破,裝載機裝碴自卸汽車運輸。
洞身淺埋及偏壓地段采用環狀開挖留核心土施工方法,以“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弱爆破、快支護、勤量測”作為本隧道施工的指導方針。開挖完成后及時施做格柵 架、錨桿和掛網混凝土初期支護及下循環超前支護。
三、通風、排水
通風:在洞口設置3CKW鼓風機,采用Ф600拉鏈式風管,通風。
排水:反坡施工時采用潛污泵抽水,通過Ф100鋼管排出洞外,順坡施工時采用自然水流水和潛水泵抽水相結合的施工排水方式。洞外設沉淀池,經處理后排出,以防污染環境。
第二節   施工方法
一、洞口、明洞與淺埋地段
  (1)洞口及淺埋地段開挖
洞口段淺埋及偏壓地段開挖,嚴格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弱爆破、早封閉、勤量測”的原則施工。洞口段淺埋及偏 壓地段采用環狀開挖留核心土的施工方法:先進施作超前支護(小導管注漿加固地層)開挖上部環狀土并進行拱部初期      支護→核心土開挖→下部開挖及初期支護→進入下一循環。
拱部環狀土開挖完成后,初噴砼5cm,檢查修整斷面,按TRANBBS設計架立格柵鋼架、安設縱向連接筋,網架架立完成后要進行中線、高程及凈空尺寸檢查(施工誤差,預留變形量為鋼架加工及架立時所必需考慮的)。經檢查合格后,及時在鋼架與圍巖間設置砼墊塊,施作系統錨桿、掛鋼筋網、復噴砼至設計厚度。拱部初期支護施工完后,開挖核心土。如果拱部監控量測變形較大或有擴大趨勢時,在監理工程師許可下可適當加設初期,以確保施工安全。核心土開挖完成后,進行下部開挖,采用跳槽方式開挖。開挖完成后,及時初噴砼,同時接長格柵拱架,施工系統錨桿,掛網,復噴砼至設計厚度。進入下一循環。
施工時為確保安全,施工前備用一定數量為止圍巖松動坍塌的鋼構件,鋼構件采用定型工字鋼制作,結構形式及其連接方式應簡單牢固,易于裝卸、使用。同時備用足夠數量的超前小導管,在圍巖極為破碎時,在監理工程師許可下,可根據實際情況加密、加長或全斷面布設超前注漿小導管。
 (2)Ⅱ類圍巖復合式襯砌段施工
Ⅱ類圍巖復合式襯砌段原則上采用側壁導坑施工方法。
一般情況下采用所工作部環狀開挖前,先施工超前小導管注漿,加固地層。拱部環狀土開挖完成后,初噴砼5cm,檢查修整斷面,按設計架立格柵鋼架、安設縱身連接筋,鋼架架立完成后要進行中線、高程及凈空尺寸檢查(施工誤差,預留變形量為鋼架加工及架立時所必需考慮的)。經檢查合格后,在鋼架與圍巖間設置砼墊塊,施作系統錨桿、掛鋼筋網、復噴砼至設計厚度。拱部初期支護施工完成后,開挖核心土。開挖完成后及進初噴砼,接長格柵鋼架,施工系統錨桿,掛鋼筋網,復噴砼到設計厚度。進入下一循環。
 (3) Ⅲ類圍巖復合式襯砌段施工
Ⅲ類圍巖復合式襯砌段開挖施工采用側壁導坑法;與Ⅱ類圍巖相同,只是依照圍巖地質情況主洞采用上下臺階法開挖。初期支護與Ⅱ類圍巖相同。
 (4)Ⅳ類圍巖段施工
Ⅳ類圍巖采用中導洞貫通后施作中隔墻,主洞全斷面開挖或上下臺階開挖的施工方法。
開挖完成后,初噴砼5cm,檢查修整斷面,徑向錨桿、鋼筋網、復噴砼至設計厚度,進入下一循環。
二、施工初期支護方法
1、錨桿施工方法
洞身開挖完經初噴砼后,先由測量人員用油漆按設計標定錨桿位置。錨桿采用手持風鉆進行鉆孔,鉆孔完成后,需進行檢查,發現不合格的孔應補鉆。
錨桿必須與巖體主結構面成較大角度布置,當主結構面不明顯時,與隧道周邊輪廓垂直呈梅花形布置。
錨桿的鉆孔及其安裝方法應經監理工程師批準,錨桿的鉆孔應圓直,空口巖面應平整,鉆孔應于巖面垂直。注漿錨桿的注漿材料、所使用的外加劑、拌和方法、注漿壓力、設備和注漿方法都應嚴格按監理工程師批準,一般注漿壓力為0.5—1.0Mpa,終壓為2.0—2.5Mpa。
在孔中錨定錨桿后,將錨桿 伸至規定的軸向荷載。
每根錨桿的抗拔力不得低于設計規定,并不應低于50KN,每300根錨桿必須抽樣一組進行抗拔立試驗,每組不少于3根,并符合《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TRANBBS技術規范》(GBJ--85)的規定。
2、噴砼施工方法
隧道開挖完成后應立即對巖面噴射砼,以防巖體發生松馳。
噴射砼采用濕噴工藝,在噴射砼前用壓縮空氣或壓力水將所的待噴面吹凈,吹除噴砼面上的松散雜質或石粉。
砼由預制廠生產采用強制攪拌機拌合,砼輸送車運輸送入濕噴機料斗由砼噴射手向待待噴面噴射。噴射要用先下后上S型噴射方式分層噴射,并在噴射砼達到凝后方可噴射下一層。噴射時要注意嚴格控制風壓同時保證噴射速度適當,使噴嘴與受噴面保持適當距離(0.6~1.2m),噴射角度盡量接近90。,正確掌握噴射順序,不使角隅鋼筋前面出現蜂窩或砂襄,發現出現此現象時,及時清除受噴面上的砂襄或下垂的混凝土,以便重新噴射,噴射砼質量及厚度不小于現行規范規定和設計要求,噴射工作結束后要認真清洗噴嘴。
3、超前小導管注漿施工方法
按設計架立拱部鋼架經檢查合格后,施作定位錨桿之后,在鋼架上標定小導管施作位置,利用手持風造孔,并按設計嚴格控制外插角,再用風鉆將已加工好的鋼花管頂入,尾部與鋼架焊成整體;用塑料膠泥封堵孔口及周轉裂隙,必要時注漿前先行應對工作面及5m內坑道進行噴砼封閉做止液墻,然后采用單液注漿泵進行注漿,水泥漿標號不小于30號,注漿壓力0.5~1.0Mpa,達到設計壓力時持續15分鐘時即可結束。注漿過程中要隨時觀察注漿壓力及注漿泵排漿量的變化,分析注漿,防止堵管、跑漿、漏漿,做好注漿記錄,以便分析注漿效果,結束5h的進行研究。利用前次注漿的1.0m左右未開挖的加固段做為止漿墻再進行小導管注漿,重復以上工作。
4、鋼架加工制作及架設的施工方法
鋼架加工制作時,構件是連接關鍵性工藝,應按《鋼結構工程及驗收規范》GB50205-95的規定執行,確保各類焊縫及螺栓連接質量。
4.1鋼架加工制作
(1)鋼架預制按設計圖放大欄,放樣時應根據工藝要求預留焊接收縮余量及切割、刨邊的加工余量。將主鋼筋、要求尺寸準確、弧形圓順。
(2)格柵鋼架架按設計圖配置加強筋與主筋焊接。焊接時,沿鋼架兩邊對稱焊接,防止變形。
(3)嚴格焊前及焊縫檢查
焊接材料均應附有質量證明書,并應符合設計
[1][2][3]下一頁
[NextPag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