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南依泰山,北跨黃河,風景秀麗,泉水眾多,被譽為“泉城”。在通往濟南南大門之地,正在建設的山東省重點工程——濟菏(濟南至菏澤)高速公路,在十三局集團五公司建設者們的精心耕耘下,兩年多來,項目綜合管理創譽內外。先后榮獲“管理先進單位”、“文明安全施工單位”、“勞動競賽先進單位”稱號。項目經理邱映和榮獲“優秀項目經理”稱號,并呈報“全國優秀項目經理”。強化管理優化方式項
目部作為施工生產的主戰場,不僅是展示企業形象的窗口,造就和培養企業管理人才的搖籃,更是企業經濟效益的源頭之所在。項目在確保安全、優質、如期實現業主期望,奉獻滿意工程的同時,靠強化項目綜合管理、優化管理來實現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
濟菏高速公路,是山東省“十一五”規劃“五縱連四橫,一環繞山東的”重點工程,BOT項目。十三局集團五公司項目部施工的第三合同段,全長11.52公里,投資2.1億元,工程土石方252萬平方米,其中石方爆破量54萬平方米,橋涵41座道。工程地處城鄉結合部,沿線原油輸送管道距路基最小間距只有 50厘米,橫跨22萬伏高壓電線兩處,穿越通信、軍用光纜多處。濟菏工程,BOT項目標價低、石方爆破擾民干擾大;大橋施工橫跨原油管線,機械作業難;超高壓電線下施工靜電達200伏,人員安全受到很大威脅;穿越光纜、軍用光纜麻煩多。面對重重困難,如何抓好項目綜合管理,并創造亮點,可以說難上加難。但對任何項目管理都力求完美、追求卓越的邱映和,卻有自己的想法:項目管理,決定項目成敗,項目管理方式作用于項目管理水平。項目管理不到位、手段低下,必然導致這個項目滿盤皆輸。管好項目的落腳點認定兩條:首先是優化管理方式,就是要方法直接管用、手段先進科學;第二是管理要嚴、要細、要到位。強化管理、優化管理方式,就是要尋找先進的管理手段,改變過去“大包大攬、以包代管”,廣種薄收的習慣方法,實施清包帶勞務,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的主要手段。十三局集團五公司濟菏項目部有機械隊、橋涵隊、預制梁隊、混凝土攪拌站等成建制隊伍26個,其中實行清包帶勞務的隊伍19個,比重占73%,除部分路基施工的機械隊外,基本都是清包隊。他們認為,要在“瘦身”的BOT項目“剔肉”增效,實現盈利,目前清包帶勞務是可供選擇的最好方式。在隊伍選擇方面主要看實力,長期合作者優先,用不用大家說了算。在施工組織設計方面,充分醞釀,反復論證,力爭優化科學。在合同簽訂與執行上,嚴格條款,合理報價,認真履行。在驗工計價、成本核算方面,多方審核、嚴格把關、實行過程控制,強化責任,工作強調及時到位。在強化項目管理、抓安全質量方面,強調責任、從嚴入手、突出到位。他們在強化項目管理,優化管理方式方面取得了成效,贏得了信譽,創造了效益。實施清包一舉多得面對市場越來越規范,中標價越來越低,經濟效益走勢越來越低迷萎縮的現狀,除了縮短管理鏈條,減少成本支出外,實行清包帶勞務是爭取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徑。
一是自行組建預制梁場。濟菏項目南沙河大橋,全長240米,結構8跨30米后張法預應力T梁,T梁長30米,高1.95米,片梁自重64噸,共計96片,混凝土 2500立方米,鋼材用量510噸,總投資1331萬元。為強化管理、降低成本,他們成立了由王福權負責,李永富等3名老工人同外聘40多名臨時工組成預制梁場,實行獨立核算、清包工費、主材項目部自供、定額控制。到目前為止,現場預制T梁91片,已完成預制工作量的94.8%,總投資1261.8萬元,片梁成本5.21萬元,與市場價比較,平均每片梁減少1.6萬元,全部預制完成可增加效益153.6萬元,產品一次合格率均達100%.他們鍛煉了隊伍,增加了效益,同時也增加了員工的收入,收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
二是成立混凝土攪拌站,由閆麗影負責,富向陽等6名工人和外雇8名臨時工組成。五公司投入攪拌設備2臺套,自行租賃運輸設備5臺,管理方式實行清包工費,砂子、碎石、水泥項目部集中采購、定額控制、獨立核算。濟菏工程混凝土生產總量7.2萬立方米,到目前為止攪拌站生產混凝土6.5萬立方米,占總量的90.3%.通過比較分析,自行生產混凝土比商品混凝土市場價每立方米降低約25%,價差達55元/立方米,預測可降低成本396萬元。攪拌站收到了預制梁場同樣的效果。
三是成立內部機械隊。機械隊由個人承包,嚴格租賃、嚴格租價、嚴格效率和質量,小范圍使用機械,由現場管理人員驗簽,計劃財務負責人審核,總工程師把關,項目經理審批。項目機械實行專人管理、分級負責、層層把關。機械設備管理使用,先請示、再調度,為提高機械設備使用效率,實行專人現場全天候監控,油料定額供應,機械定點檢修,工作時間保證在12小時以上,并倡導群眾監督,實施重獎重罰。一個項目機械化使用程度越高,機械使用費用所占成本比重就越大,如果對機械管理不重視、監控不到位、使用效率不高,就會給項目增加無形的成本,在這一方面,費用不大不小,容易忽視,他們深有體會。濟菏項目機械費用實際支出為583.5萬元,僅占總產值的 3.89%,他們認為從上述數據看,機械使用費仍有潛力可挖。建立制度制定目標項
目上場伊始,他們首先制定項目綜合管理責任目標,務求“精干管理層、優化勞務層、降低管理成本”,達到“崗位無空白,工作無重復,項目無閑人”,實行“項目經理負總責,副經理協助指揮,管理人員分兵把守,逐級負責”的責任目標。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資源最優、經濟效益最大”。
為實現目標,他們主要采取了三項措施:一是建立滿負荷工作制度,要求每個職工充分利用每一天的工作時間,發揮最大的效率和潛能,今日事今日畢。培養了優良的工作作風和敢打硬仗的團隊。滿負荷工作制度是干好項目、實現年度目標的前提與基礎;二是建立定期會議制度。每日的早會,匯報上日的工作重點和存在的問題,安排當日的工作。每周、旬項目小會制度,總結工作,糾正問題,布置任務。每月、季工程例會制度,總結工作、剖析問題、分析成本、下達任務;三是建立工作責任與獎懲掛鉤制度。“以責定崗、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的“雙掛鉤”制度,基薪與崗位掛鉤,獎金與崗位責任掛鉤。
建立制度、制定目標,強化管理既養成了項目團隊的優良作風,又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具有一定協調、組織、指揮和專業技能的“全專結合”的復合型人才。項目人員在管理崗位和施工現場的雙重錘煉下素質得到不斷提升。追求卓越初見成效項
目綜合管理追求卓越,力求高效,這是他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濟菏項目工程施工進展情況總體全線排位靠前,投資1.5億元,占總投資的78.9%.除因高壓線拆遷部分影響外,路基在6月30
[1][2]下一頁
[NextPage]
日前基本成型,部分路面施工正在進行。工程進展順利,路基施工處于收尾階段。工程質量優良,安全無亡人事故,業主認可滿意。項目產值收益率達2.86%,實現綜合效益429萬元。
十三局集團五公司濟菏項目部由于投資較大,施工戰線較長,人員相對較少, 29個成員都同時肩負幾項重任。經理邱映和對外協調各種關系,對內抓好全局,同時主抓施工進度和責任成本管理。他和妻子長年分居兩地,妻子為了讓他安心工作,為他盡了贍養父母和培養子女的義務,解決他的后顧之憂,使他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做到干好每項工作和每個工程。常務副經理雷恩宇主抓項目難點工程,每天起早貪黑巡查工地。他妻子因腦瘤在北京手術,當時工地非常忙,為了保證施工進度,他只作了短暫安排,就返回工地。副經理劉國生天天蹲守在工地,加班加點不知疲倦,把好每道工序質量關。副經理徐明浩馬不停蹄地到當地做征地拆遷工作,為施工進度打好前站。總工程師楊銳既全面掌控安全、質量、技術管理,又安排處理項目的各項具體工作。愛人同他在一個項目,父母長期有病,由于工作忙常得不到他的照看。足智多謀,能說會算的崔德華財務管理、核算業務一肩挑。劉彥闊負責計劃統計工作,兼自有清包隊伍內部核算。付兆坤負責施工技術及內業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張金明負責物資材料的采購管理核算工作。官開明負責試驗室工作和路面施工管理。由于他們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和認真負責的精神,使項目管理工序繁忙、管理有序。他們團結協作,各負其責,工作有條不紊,忙而不亂,不但按時間完成了工作任務,還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程項目綜合管理水平。
成果、榮譽、效益,總是留給執著的人。濟菏工程的一項項管理、一串串數據、一個個指標,都充分體現了他們扎實的項目綜合管理水平。由于工作細心,配合默契,各項工作組織得力和管理到位,目前,工程已累計完成合同投資的 90.6%,工程進度、質量、安全、效率全線排位靠前,項目綜合管理取得驕人成果。十三局集團五公司濟菏項目部的綜合管理,在扭住項目源頭這根“線”,抓住項目管理這條“根”,追求項目效益這個“本”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與努力,在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做了一些思考,推出了一些舉措,在效益上見了效果,項目綜合管理在路內外創出了信譽和佳績。
(李仕兵 張德清 王國政)
中國鐵道建筑報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