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系列歸根結底是一種企業的管理模式,由于傳統認識上的不足,致使一些企業盲目搞認證或者千方百計去花大錢去國外辦認證,存在著許多的誤區。因此,必須正視這些問題,使企業步出認識上的種種誤區,加快質質量認證的進展,筆者以為應重點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一、公路施工企業不同于一般的企業,很多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都有了自己較為成熟的一套管理模式,在搞質量認證的時候不能全盤推翻以往的管理模式,要拿來主義,批判的接受認證,汲其精華,棄其糟粕。搞質量認證的目的使原有體系更規范、更健全、更完善而不是否定以往的管理模式。一個施工企業從承纜一項工程到竣工交工,只要運轉正常,客觀上就存在一個質量管理體系,有的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標準,只是沒有形成統一的體系。公路施工企業搞認證,應從現有的質量體系(無論文件化還是非文件化的)出發,按照標準建立良好的質量管理運行機制,切不可全盤否定過運所構建的質量體系。
二、搞認證工作切不可急于功成,各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采用ISO系列標準后,使企業的質量體系有統一的標準。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和推進力度。一個企業要很好地采用ISO系列標準,首先領導要重視,因為推進此標準,要涉及資源、機構、時間等,只有領導重視才能有效實施。其次,從領導到職工都應進行培訓,按照標準建立起符合企業自身情況的有效的動作程序,對企業的人員素質要求很高。比如施工企業的ISO9002質量認證體系一般由三十多個程序文件組織,這些程序文件從產品的設計、施工、售后服務及內勤管理方面都做了較為詳細的規定,一般企業應培訓3~5名內審員,每年還要請發證單位復核,這些細致的工作都要專門的人員去做,很多單位花了很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取得了認證證書后由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或者認識上的不足沒能堅持下來而被取消了資格。公路施工企業的特點是一般外地施工,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大,人員相對的不固定,這對公路施工企業搞ISO質量認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目前我省的公路施工企業一般在國內施工,真正走出國門到國外去承纜建設工程的甚少,很多人普遍認為不與外商打交道,企業質量體系認證工作可以不搞。持這種觀點是不對的,社會是發展的,企業要生存,要發展,要與國際市場接軌,搞質量認證工作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即使不出去施工,隨著國內市場與國際接軌,貫標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貫標有利于促進質量管理向國際水平靠攏,有利于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對于公路施工企業來說,采用ISO9000系列標準,可以有效地提高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增強企業領導和職工的信心,同時通過質量認證,也使企業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誰先通過認證,誰就會在以后的市場競爭中多了一張“王牌”。美國石油大鱷美孚石油公司曾在英國經作過調查,通過ISO9000認證的企業,企業的效益比沒有通過企業提高2倍以上。
四、不要樂觀的認為通過認證就等于質量管理就達到了完美。很多人認為,只要通過了ISO系列認證,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就達到了“完美”的境界。其實,質量認證是屬于以標準為主的管理質量,是通過制定標準,要求職工遵守,以取得預期質量一種管理方法。認證的證書和標志只證明被認證組織的質量體系與標準中某一保證模式的符合性,不證明你的管理沒有漏洞、產品都是合格的。因此,通過認證只能看作是完成了質量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而并非是可以代替其他管理手段(尤其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手段)的一種理想化的方法。標準是企業質量管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質量管理經驗的總結,由于該標準強調通用性,它只是對企業質量體系的“基本”要求和規定,而不是最高標準。
公路施工企業的質量認證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搞認證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質量體系在企業建立起來之后,就應按照要求堅持做下去。在市場的壓力下,讓企業產生貫標的內在的動力。這樣,才使貫標工作逐步到位,真正與國際市場接軌,從而達到預期的目標。
一、公路施工企業不同于一般的企業,很多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都有了自己較為成熟的一套管理模式,在搞質量認證的時候不能全盤推翻以往的管理模式,要拿來主義,批判的接受認證,汲其精華,棄其糟粕。搞質量認證的目的使原有體系更規范、更健全、更完善而不是否定以往的管理模式。一個施工企業從承纜一項工程到竣工交工,只要運轉正常,客觀上就存在一個質量管理體系,有的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標準,只是沒有形成統一的體系。公路施工企業搞認證,應從現有的質量體系(無論文件化還是非文件化的)出發,按照標準建立良好的質量管理運行機制,切不可全盤否定過運所構建的質量體系。
二、搞認證工作切不可急于功成,各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采用ISO系列標準后,使企業的質量體系有統一的標準。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和推進力度。一個企業要很好地采用ISO系列標準,首先領導要重視,因為推進此標準,要涉及資源、機構、時間等,只有領導重視才能有效實施。其次,從領導到職工都應進行培訓,按照標準建立起符合企業自身情況的有效的動作程序,對企業的人員素質要求很高。比如施工企業的ISO9002質量認證體系一般由三十多個程序文件組織,這些程序文件從產品的設計、施工、售后服務及內勤管理方面都做了較為詳細的規定,一般企業應培訓3~5名內審員,每年還要請發證單位復核,這些細致的工作都要專門的人員去做,很多單位花了很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取得了認證證書后由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或者認識上的不足沒能堅持下來而被取消了資格。公路施工企業的特點是一般外地施工,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大,人員相對的不固定,這對公路施工企業搞ISO質量認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目前我省的公路施工企業一般在國內施工,真正走出國門到國外去承纜建設工程的甚少,很多人普遍認為不與外商打交道,企業質量體系認證工作可以不搞。持這種觀點是不對的,社會是發展的,企業要生存,要發展,要與國際市場接軌,搞質量認證工作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即使不出去施工,隨著國內市場與國際接軌,貫標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貫標有利于促進質量管理向國際水平靠攏,有利于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對于公路施工企業來說,采用ISO9000系列標準,可以有效地提高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增強企業領導和職工的信心,同時通過質量認證,也使企業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誰先通過認證,誰就會在以后的市場競爭中多了一張“王牌”。美國石油大鱷美孚石油公司曾在英國經作過調查,通過ISO9000認證的企業,企業的效益比沒有通過企業提高2倍以上。
四、不要樂觀的認為通過認證就等于質量管理就達到了完美。很多人認為,只要通過了ISO系列認證,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就達到了“完美”的境界。其實,質量認證是屬于以標準為主的管理質量,是通過制定標準,要求職工遵守,以取得預期質量一種管理方法。認證的證書和標志只證明被認證組織的質量體系與標準中某一保證模式的符合性,不證明你的管理沒有漏洞、產品都是合格的。因此,通過認證只能看作是完成了質量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而并非是可以代替其他管理手段(尤其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手段)的一種理想化的方法。標準是企業質量管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質量管理經驗的總結,由于該標準強調通用性,它只是對企業質量體系的“基本”要求和規定,而不是最高標準。
公路施工企業的質量認證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搞認證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質量體系在企業建立起來之后,就應按照要求堅持做下去。在市場的壓力下,讓企業產生貫標的內在的動力。這樣,才使貫標工作逐步到位,真正與國際市場接軌,從而達到預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