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特大橋工程的預應力混凝土梁單件重量大,數量多,采用架橋機架設。本文介紹其預制場布置、運輸與安裝安排、架橋機拼裝、縱橫移動與安裝就位等主要吊裝方法與安全技術措施。
關鍵詞:預應力混凝土梁、運輸與安裝、架橋機拼裝、縱橫移動、安全措施。
1、工程概況
廣東省揭陽至普寧高速公路跨榕江南河大橋長1315m,共52跨,跨徑分別為11×20m+6×30m+6×45m+6×30m+1×25m+22×20m,屬特大橋,總造價7200萬元。該工程設計為簡支梁橋,采用雙幅分離式結構,橋面總寬26m,每幅13m。主體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T型梁與空心板梁,其中45m、30m與25mT型梁各有72片、144片與12片、20m空心板梁有528片,每片重量分別為139t、67t、57t與32t。T型梁采用后張法、空心板梁采用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的預制施工工藝。由于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梁單件重量大,數量多,其吊裝工作成為該工程的關鍵工序。施工前經過多方案比較,決定采用架橋機吊裝。國內目前尚無架橋機完整的操作規程,其操作還需在實踐中繼續探討并逐步積累經驗。該工程合同工期自2002年1月8日至2003年7月8日,其中預應力混凝土梁吊裝工作于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6月18日進行,吊裝施工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質量與安全事故,竣工驗收被評為優良工程。
2、預制場布置
預制場設置在大橋27#~29#墩橋位右側的一片砂灘地上,預制場地標高比橋面低13m。
T型梁預制臺座平行于橋軸線,45mT型梁臺座12條,30mT型梁臺座12條(兼25mT型梁預制臺座),預制臺座后方是30mT型梁的臨時儲存區。平行于臺座方向設置移梁龍門架3臺,其中跨度48m龍門架1臺、33m龍門架2臺,負責所有臺座上T型梁的起吊、橫移及預制過程中鋼筋與混凝土的運輸工作。空心板梁預制臺座垂直于橋軸線,共設置4槽×6片/槽=24片臺座。在空心板梁臺座之間設置跨度23m龍門架3臺,前端與大橋之間設置移梁轉盤小車,以便移梁上橋面前先轉向90度使之平行于橋軸線。預制場施工要點:
(1)T型梁采用鋼絲繩兜托梁底起吊法,不設吊環,在臺座吊孔處的底模設為活動板,擺放在鋼支撐上,活動底模與兩端底模接縫可采用膠帶粘縫止漿,活動板下空隙要能讓鋼絲繩兜底穿入及拉出,同時在梁翼板上對應位置預留穿索孔。
(2)空心板梁采用預埋吊環起吊,在預制過程中認真做好吊環的預埋工作,在綁扎鋼筋時澆灌混凝土前及時埋設。
(3)在預應力張拉或放張后,由于梁起拱,臺座兩端將承擔全部梁重,因此臺座兩端基礎須堅硬可靠,并對T型梁兩側設置斜支撐,縱向間距50cm。
3、梁的吊裝安排
預制場內移梁采用單龍門架,提梁上橋面采用雙高低式龍門架,橋面上移梁采用運梁小平車,架梁安裝就位采用架橋機。該工程使用最大架設跨度為45m與20m的架橋機各1臺。
在梁吊裝前,先由單龍門架將梁移至梁臨時停放點,臨時停放點設在大橋的27#~28#墩下右側,此時雙高低式龍門架先移開于27#~28#墩外兩側。梁臨時停放并支穩后,雙高低式龍門架移到梁吊點處,再用雙高低式龍門架提梁至橋面,并移梁放置于橋面的運梁小平車上。運梁小平車兼負運梁和給架橋機喂梁的任務。架橋機架梁前先橫移至運梁小平車的軌道處,從運梁小平車上提起梁后,先橫移至待安裝的梁位,再向前吞梁,后落梁并橫向微調安裝就位。T型梁的吊裝程序安排:鋼絲繩兜底、龍門架起吊→龍門架運梁并放于高低架下→高低架將梁提運于橋面的運梁小平車上→運梁小平車將梁運至架橋機位→架橋機起吊梁并橫移至待安裝梁位→架橋機向前喂梁→架橋機微調并對位落梁。
空心板梁的吊裝程序安排:吊環穿鋼絲繩、龍門架起吊→龍門架運梁并放于運梁轉盤上→運梁轉盤向前轉運90度、放于高低架下→高低架將梁提運于橋面的運梁小平車上→運梁小平車將梁運至架橋機位→架橋機起吊梁并橫移至待安裝梁位→架橋機向前吞梁→架橋機微調并對位落梁。為了能在橋面上鋪設運梁小平車軌道、雙龍門架高位軌道、和在橋面上拼裝架橋機,在大橋全面吊裝之前,使用大型吊機或龍門架先安裝2~3跨橋梁,該工程先安裝26#~29#墩的T型梁,其中27#~28#墩T型梁使用30m龍門架直接安裝,龍門架軌道鋪設于27#與28#墩兩側。
4、架橋機拼裝
架橋機一般在制作場把各構件(支腿、主桁架、副架等)先制作,再搬運到現場拼裝。
拼裝前先用型鋼或貝雷片搭設馬架,由吊車或龍門架將各支腿和兩片主桁架吊到馬架上組拼。各部件組裝并接好電氣線路后,在馬架下安裝軌道,在支腿處用千斤頂將架橋機頂起。再把馬架抽出、千斤頂回油,將架橋機支腿落于軌道上。然后根據橋面縱坡調整各支腿,使架橋機處于水平(主桁架縱坡不得大于0.5%)。最后采用簡單扒桿將副架安裝于主桁架上,對架橋機各部件進行試運轉后,將架橋機推至待安裝梁的位置。
架橋機安裝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1)架橋機拼裝位置要選擇好,不得有架橋機縱橫移動的障礙,架橋機中支腿盡量處于己安裝梁的端部梁肋位置。
(2)架橋機各節桁架間采用栓接,銷棒使用前仔細檢查其質量,安裝時盡量使用龍門架銷接。
(3)架橋機頂升時支腿處要支墊較大剛度的分配梁,以免過大的集中力將橋面板損壞。
(4)架橋機拼裝后將軌道端部的止滑塊安裝牢固,方可進行縱橫移運行,以策安全。
5、架橋機縱橫移動
先鋪好縱向軌道,架橋機橫移至軌道上方,分別將后支腿與中支腿頂離軌道,輪箱轉向并騎位于軌道上方,拆除中后支腿橫向鋼軌,兩支腿落于縱向軌道上,同時將副架移至后支腿處做配重,并收起前支腿。將下一跨蓋梁上的橫向軌道鋪好,各工作就緒、安全檢查后整機縱向前移。飄架(即縱向移動架橋機)到位時,落下前支腿,頂升前支腿并鋪橫向鋼軌。同樣方法頂升中支腿與后支腿,并鋪橫向鋼軌。各支腿輪箱轉向落在橫向鋼軌上,全面試運行安全檢查即具備橫移能力。
架橋機縱橫移動時應注意以下要點:
(1)為了保證安全,架橋機前移飄架前,必須依次對前、后、中支腿進行陸續臨時頂升,把各支腿從橫向軌道移到縱向軌道,要求用兩個千斤頂對一個支腿同時頂升,并同時收起。
(2)架橋機跨墩縱向飄架移位時,必須空載并將前支腿及附屬構件拆卸,以減輕前支腿的重量,兩副架運行到后支腿后面作配重,并作臨時固定,以防架橋機縱向運行時失穩。飄架移位過程中應隨時測量架橋機前端的下撓度,確保在計算的安全范圍內。
(3)架橋機支腿頂高時要在已安裝梁的梁腹中心線上操作,如不在梁腹中心線上,可鋪設鋼橫梁把受力傳到腹板上。中支腿橫移軌道不能壓翼板,前后橫移軌道可滿墊方木。
(4)對于各支腿軌道,尤其是前支腿橫移軌道的吊裝,宜采取在架橋機主桁架上裝臨時小扒桿,由小扒桿吊運和人工配合安裝的方法。
(5)由于該工程的雙幅橋面都有2%的斜向外側的坡度,因而架橋機橫移軌道宜用枕木調平,并在軌道兩側設置可靠的止滑塊,以確保架橋機橫移安全。
(6)架橋機飄架到位后,進行較全面的安全檢查,如螺栓與銷子的連接是否牢固、鋼絲繩接頭及電氣線路是否正確、電線有否破損和擠壓、液壓系統是否正常、軌道接頭是否平順,支墊是否平穩和軌距尺寸是否正確等,并進行空載試運行正常,才能進行架梁吊裝作業。
6、梁的安裝就位
安裝前,自行式運梁小平車將梁運至架橋機后跨內,將兩副架移到梁吊點處,安裝吊具進行起吊,吊離運梁小平車面20~30cm時宜暫停檢查,對各受力部位進行觀察確認沒有問題時才能繼續起吊。梁在起落過程中應保持橫向傾斜不超過2%、兩端縱向高差應不大于30cm。兩副架同步起吊后,宜先整機橫移到待安裝梁位軸線,再縱向吞梁到前跨位置。梁落至蓋梁頂約20cm時,保持梁的穩定,微橫移到待安裝的準確位置。宜先落穩一端再落另一端,同時注意支座偏差,梁傾斜度,支座密貼。就位后應臨時支撐,將梁橫隔板上的鋼筋與已安裝梁橫隔板上的鋼筋焊接。這樣依次安裝下一片梁,整跨梁全部安裝后,可將架橋機縱向飄架,進行下一孔的架設,如此循環直到完成。
每跨梁的架設一般先安裝其中一片邊梁,再安裝其它梁。每跨第一片邊梁安裝就位時,應做可靠的臨時支撐,待與其相接的下一片梁安裝就位后,再將兩片梁橫隔板上的鋼筋互相焊接。
7、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對于龍門架和運梁小平車,一般采用定型產品,使用時,應按其額定載荷并嚴格遵守其操作規程,確保安全。針對該工程的特點,重點采取了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架橋機的強度與剛度驗算:架橋機在使用前,應根據工程的特點和尺寸(如橋跨度、梁重量等)驗算其強度與剛度,對主桁架接點、支腿滾輪及軌道等薄弱環節采取加強措施。在臺風季節使用架橋機應驗算其空載橫向抗傾覆穩定性,在六級以上大風時停止架梁。架橋機在跨墩縱向飄架時應全過程觀測主桁架前端的下撓度,架橋機吞梁時也應全過程觀測主桁架各跨中的撓度,若超過計算值應立即停止,檢查原因,采取加固主桁架各接點等措施后,才能繼續飄架或吞梁。
(2)架橋機各支腿應同步橫移:架橋機橫移過程中,前、中、后三個支腿應同步進行,其繼電器等應靈敏可靠,若某一支腿發生故障,其它支腿應同步停止移動,否則會發生嚴重后果。
(3)橋面軌道坡度的調平:該橋梁共52跨,其中第22#墩處的橋面標高最大,往橋前后沿橋軸線設計有1.5%的縱向坡度,因而架橋機跨墩縱向飄架時,其軌道宜采用枕木調平。橋面設計有橫向坡度,雙幅橋面都以橋中軸線為高點并以2%的坡度向兩側傾斜,因而宜采用槽鋼、鋼板和枕木等把架橋機的橫移軌道調平,把運梁小平車兩軌道的標高調整一致。
(4)運梁速度和抗滑措施:龍門架、運梁小平車和架橋機負載移運梁時,其速度宜控制在0.1~0.2m/s(即6~12m/min)之間,尤其是負載啟動與剎車時加速度不宜超過0.1m/s2。各種軌道的端部應設置止滑擋塊,必須在雨天移運梁時,可對軌道適當撒水泥粉,增加軌道的摩擦系數。
(5)架橋機對橋面的壓力驗算:由于架橋機有三個支腿,在吊梁移運(吞梁)過程中,最不利工況是梁位于架橋機主桁架中間(如下圖示),此時中支腿承受的壓力最大。可按一次超靜定梁計算中支腿的壓力,其應不大于橋面最大設計荷載。同時在架橋機飄架和吊運梁之前,應將前一跨所有梁的橫隔板鋼筋焊接,以增加橋面的整體性,防止已吊裝的T型梁傾倒。
(6)提梁高低架的抗傾覆驗算:當高低架將梁提到橋面標高后,將把梁以加速度a=0.1m/s2向橋上移動,此時梁有慣性力T=Ga/g(G為梁重量)。由于高低架自重相對于梁重量較小,可忽略高低架自重,則高低架對低端點的抗傾覆安全系數為K=gl/ah。K應大于1.5才能確保安全。
參考文獻:
1、姚玲森主編《橋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2、周水興、何兆益、鄒毅松等編著《路橋施工計算手冊》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
關鍵詞:預應力混凝土梁、運輸與安裝、架橋機拼裝、縱橫移動、安全措施。
1、工程概況
廣東省揭陽至普寧高速公路跨榕江南河大橋長1315m,共52跨,跨徑分別為11×20m+6×30m+6×45m+6×30m+1×25m+22×20m,屬特大橋,總造價7200萬元。該工程設計為簡支梁橋,采用雙幅分離式結構,橋面總寬26m,每幅13m。主體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T型梁與空心板梁,其中45m、30m與25mT型梁各有72片、144片與12片、20m空心板梁有528片,每片重量分別為139t、67t、57t與32t。T型梁采用后張法、空心板梁采用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的預制施工工藝。由于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梁單件重量大,數量多,其吊裝工作成為該工程的關鍵工序。施工前經過多方案比較,決定采用架橋機吊裝。國內目前尚無架橋機完整的操作規程,其操作還需在實踐中繼續探討并逐步積累經驗。該工程合同工期自2002年1月8日至2003年7月8日,其中預應力混凝土梁吊裝工作于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6月18日進行,吊裝施工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質量與安全事故,竣工驗收被評為優良工程。
2、預制場布置
預制場設置在大橋27#~29#墩橋位右側的一片砂灘地上,預制場地標高比橋面低13m。
T型梁預制臺座平行于橋軸線,45mT型梁臺座12條,30mT型梁臺座12條(兼25mT型梁預制臺座),預制臺座后方是30mT型梁的臨時儲存區。平行于臺座方向設置移梁龍門架3臺,其中跨度48m龍門架1臺、33m龍門架2臺,負責所有臺座上T型梁的起吊、橫移及預制過程中鋼筋與混凝土的運輸工作。空心板梁預制臺座垂直于橋軸線,共設置4槽×6片/槽=24片臺座。在空心板梁臺座之間設置跨度23m龍門架3臺,前端與大橋之間設置移梁轉盤小車,以便移梁上橋面前先轉向90度使之平行于橋軸線。預制場施工要點:
(1)T型梁采用鋼絲繩兜托梁底起吊法,不設吊環,在臺座吊孔處的底模設為活動板,擺放在鋼支撐上,活動底模與兩端底模接縫可采用膠帶粘縫止漿,活動板下空隙要能讓鋼絲繩兜底穿入及拉出,同時在梁翼板上對應位置預留穿索孔。
(2)空心板梁采用預埋吊環起吊,在預制過程中認真做好吊環的預埋工作,在綁扎鋼筋時澆灌混凝土前及時埋設。
(3)在預應力張拉或放張后,由于梁起拱,臺座兩端將承擔全部梁重,因此臺座兩端基礎須堅硬可靠,并對T型梁兩側設置斜支撐,縱向間距50cm。
3、梁的吊裝安排
預制場內移梁采用單龍門架,提梁上橋面采用雙高低式龍門架,橋面上移梁采用運梁小平車,架梁安裝就位采用架橋機。該工程使用最大架設跨度為45m與20m的架橋機各1臺。
在梁吊裝前,先由單龍門架將梁移至梁臨時停放點,臨時停放點設在大橋的27#~28#墩下右側,此時雙高低式龍門架先移開于27#~28#墩外兩側。梁臨時停放并支穩后,雙高低式龍門架移到梁吊點處,再用雙高低式龍門架提梁至橋面,并移梁放置于橋面的運梁小平車上。運梁小平車兼負運梁和給架橋機喂梁的任務。架橋機架梁前先橫移至運梁小平車的軌道處,從運梁小平車上提起梁后,先橫移至待安裝的梁位,再向前吞梁,后落梁并橫向微調安裝就位。T型梁的吊裝程序安排:鋼絲繩兜底、龍門架起吊→龍門架運梁并放于高低架下→高低架將梁提運于橋面的運梁小平車上→運梁小平車將梁運至架橋機位→架橋機起吊梁并橫移至待安裝梁位→架橋機向前喂梁→架橋機微調并對位落梁。
空心板梁的吊裝程序安排:吊環穿鋼絲繩、龍門架起吊→龍門架運梁并放于運梁轉盤上→運梁轉盤向前轉運90度、放于高低架下→高低架將梁提運于橋面的運梁小平車上→運梁小平車將梁運至架橋機位→架橋機起吊梁并橫移至待安裝梁位→架橋機向前吞梁→架橋機微調并對位落梁。為了能在橋面上鋪設運梁小平車軌道、雙龍門架高位軌道、和在橋面上拼裝架橋機,在大橋全面吊裝之前,使用大型吊機或龍門架先安裝2~3跨橋梁,該工程先安裝26#~29#墩的T型梁,其中27#~28#墩T型梁使用30m龍門架直接安裝,龍門架軌道鋪設于27#與28#墩兩側。
4、架橋機拼裝
架橋機一般在制作場把各構件(支腿、主桁架、副架等)先制作,再搬運到現場拼裝。
拼裝前先用型鋼或貝雷片搭設馬架,由吊車或龍門架將各支腿和兩片主桁架吊到馬架上組拼。各部件組裝并接好電氣線路后,在馬架下安裝軌道,在支腿處用千斤頂將架橋機頂起。再把馬架抽出、千斤頂回油,將架橋機支腿落于軌道上。然后根據橋面縱坡調整各支腿,使架橋機處于水平(主桁架縱坡不得大于0.5%)。最后采用簡單扒桿將副架安裝于主桁架上,對架橋機各部件進行試運轉后,將架橋機推至待安裝梁的位置。
架橋機安裝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1)架橋機拼裝位置要選擇好,不得有架橋機縱橫移動的障礙,架橋機中支腿盡量處于己安裝梁的端部梁肋位置。
(2)架橋機各節桁架間采用栓接,銷棒使用前仔細檢查其質量,安裝時盡量使用龍門架銷接。
(3)架橋機頂升時支腿處要支墊較大剛度的分配梁,以免過大的集中力將橋面板損壞。
(4)架橋機拼裝后將軌道端部的止滑塊安裝牢固,方可進行縱橫移運行,以策安全。
5、架橋機縱橫移動
先鋪好縱向軌道,架橋機橫移至軌道上方,分別將后支腿與中支腿頂離軌道,輪箱轉向并騎位于軌道上方,拆除中后支腿橫向鋼軌,兩支腿落于縱向軌道上,同時將副架移至后支腿處做配重,并收起前支腿。將下一跨蓋梁上的橫向軌道鋪好,各工作就緒、安全檢查后整機縱向前移。飄架(即縱向移動架橋機)到位時,落下前支腿,頂升前支腿并鋪橫向鋼軌。同樣方法頂升中支腿與后支腿,并鋪橫向鋼軌。各支腿輪箱轉向落在橫向鋼軌上,全面試運行安全檢查即具備橫移能力。
架橋機縱橫移動時應注意以下要點:
(1)為了保證安全,架橋機前移飄架前,必須依次對前、后、中支腿進行陸續臨時頂升,把各支腿從橫向軌道移到縱向軌道,要求用兩個千斤頂對一個支腿同時頂升,并同時收起。
(2)架橋機跨墩縱向飄架移位時,必須空載并將前支腿及附屬構件拆卸,以減輕前支腿的重量,兩副架運行到后支腿后面作配重,并作臨時固定,以防架橋機縱向運行時失穩。飄架移位過程中應隨時測量架橋機前端的下撓度,確保在計算的安全范圍內。
(3)架橋機支腿頂高時要在已安裝梁的梁腹中心線上操作,如不在梁腹中心線上,可鋪設鋼橫梁把受力傳到腹板上。中支腿橫移軌道不能壓翼板,前后橫移軌道可滿墊方木。
(4)對于各支腿軌道,尤其是前支腿橫移軌道的吊裝,宜采取在架橋機主桁架上裝臨時小扒桿,由小扒桿吊運和人工配合安裝的方法。
(5)由于該工程的雙幅橋面都有2%的斜向外側的坡度,因而架橋機橫移軌道宜用枕木調平,并在軌道兩側設置可靠的止滑塊,以確保架橋機橫移安全。
(6)架橋機飄架到位后,進行較全面的安全檢查,如螺栓與銷子的連接是否牢固、鋼絲繩接頭及電氣線路是否正確、電線有否破損和擠壓、液壓系統是否正常、軌道接頭是否平順,支墊是否平穩和軌距尺寸是否正確等,并進行空載試運行正常,才能進行架梁吊裝作業。
6、梁的安裝就位
安裝前,自行式運梁小平車將梁運至架橋機后跨內,將兩副架移到梁吊點處,安裝吊具進行起吊,吊離運梁小平車面20~30cm時宜暫停檢查,對各受力部位進行觀察確認沒有問題時才能繼續起吊。梁在起落過程中應保持橫向傾斜不超過2%、兩端縱向高差應不大于30cm。兩副架同步起吊后,宜先整機橫移到待安裝梁位軸線,再縱向吞梁到前跨位置。梁落至蓋梁頂約20cm時,保持梁的穩定,微橫移到待安裝的準確位置。宜先落穩一端再落另一端,同時注意支座偏差,梁傾斜度,支座密貼。就位后應臨時支撐,將梁橫隔板上的鋼筋與已安裝梁橫隔板上的鋼筋焊接。這樣依次安裝下一片梁,整跨梁全部安裝后,可將架橋機縱向飄架,進行下一孔的架設,如此循環直到完成。
每跨梁的架設一般先安裝其中一片邊梁,再安裝其它梁。每跨第一片邊梁安裝就位時,應做可靠的臨時支撐,待與其相接的下一片梁安裝就位后,再將兩片梁橫隔板上的鋼筋互相焊接。
7、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對于龍門架和運梁小平車,一般采用定型產品,使用時,應按其額定載荷并嚴格遵守其操作規程,確保安全。針對該工程的特點,重點采取了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架橋機的強度與剛度驗算:架橋機在使用前,應根據工程的特點和尺寸(如橋跨度、梁重量等)驗算其強度與剛度,對主桁架接點、支腿滾輪及軌道等薄弱環節采取加強措施。在臺風季節使用架橋機應驗算其空載橫向抗傾覆穩定性,在六級以上大風時停止架梁。架橋機在跨墩縱向飄架時應全過程觀測主桁架前端的下撓度,架橋機吞梁時也應全過程觀測主桁架各跨中的撓度,若超過計算值應立即停止,檢查原因,采取加固主桁架各接點等措施后,才能繼續飄架或吞梁。
(2)架橋機各支腿應同步橫移:架橋機橫移過程中,前、中、后三個支腿應同步進行,其繼電器等應靈敏可靠,若某一支腿發生故障,其它支腿應同步停止移動,否則會發生嚴重后果。
(3)橋面軌道坡度的調平:該橋梁共52跨,其中第22#墩處的橋面標高最大,往橋前后沿橋軸線設計有1.5%的縱向坡度,因而架橋機跨墩縱向飄架時,其軌道宜采用枕木調平。橋面設計有橫向坡度,雙幅橋面都以橋中軸線為高點并以2%的坡度向兩側傾斜,因而宜采用槽鋼、鋼板和枕木等把架橋機的橫移軌道調平,把運梁小平車兩軌道的標高調整一致。
(4)運梁速度和抗滑措施:龍門架、運梁小平車和架橋機負載移運梁時,其速度宜控制在0.1~0.2m/s(即6~12m/min)之間,尤其是負載啟動與剎車時加速度不宜超過0.1m/s2。各種軌道的端部應設置止滑擋塊,必須在雨天移運梁時,可對軌道適當撒水泥粉,增加軌道的摩擦系數。
(5)架橋機對橋面的壓力驗算:由于架橋機有三個支腿,在吊梁移運(吞梁)過程中,最不利工況是梁位于架橋機主桁架中間(如下圖示),此時中支腿承受的壓力最大。可按一次超靜定梁計算中支腿的壓力,其應不大于橋面最大設計荷載。同時在架橋機飄架和吊運梁之前,應將前一跨所有梁的橫隔板鋼筋焊接,以增加橋面的整體性,防止已吊裝的T型梁傾倒。
(6)提梁高低架的抗傾覆驗算:當高低架將梁提到橋面標高后,將把梁以加速度a=0.1m/s2向橋上移動,此時梁有慣性力T=Ga/g(G為梁重量)。由于高低架自重相對于梁重量較小,可忽略高低架自重,則高低架對低端點的抗傾覆安全系數為K=gl/ah。K應大于1.5才能確保安全。
參考文獻:
1、姚玲森主編《橋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2、周水興、何兆益、鄒毅松等編著《路橋施工計算手冊》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更多>同類論文
推薦圖文
推薦論文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