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護筒埋設及要求 1、護筒埋置深度:粘質土不大于1.0~1.5m高出地面0.3m。 2、護筒埋設采用挖坑埋設法,護筒底部及四周所填粘質土須分層夯實。 3、平面位置偏差小于5cm,傾斜度偏差小于1%。 二、泥漿性能要求 1、相對密度:1.05~1.20,粘度:16~22S,含砂率≤4%。 三、正循環回轉法成孔 1、鉆機就位:鉆機調平對準鉆孔,裝上轉盤,鉆桿位置偏差小于2cm。 2、初鉆:啟動泥漿泵和轉盤,空轉一段時間,待泥漿輸進鉆孔中一定數量后開始鉆進。 3、鉆進時操作要點:開始鉆進時,進尺適當控制&Types=News&Condition=title" target=_blank>控制,在護筒刃腳處,應低檔慢速鉆進。 4、泥漿補充與凈化:鉆進過程中及時檢查泥漿指標,并適當調整每鉆進2m或地層變化處,撈取鉆渣樣品并記錄,與設計&Types=News&Condition=title" target=_blank>設計資料核對。 四、成孔檢查 1、孔徑檢查:用籠式檢孔器檢查,外徑等于設計孔徑,長度為4.5m。 2、孔深和孔底沉渣檢查:標準&Types=News&Condition=title" target=_blank>標準測錘檢測。 五、常見事故處理 1、坍孔:回填砂和粘質土混合物到坍孔處以上1~2m,重新鉆進。 2、鉆孔偏斜:用檢孔器查明鉆孔偏斜位置,在偏斜處反復掃孔。 3、掉鉆落物:用打撈叉、打撈釣等工具取出落物。 4、糊鉆和埋鉆:調節泥漿指標,增大泵量及向孔內投入砂石,嚴重糊鉆時,停鉆清除鉆渣。 六、清孔(換漿法) 1、終孔后,停止進尺,稍提鉆錐離孔底10~20m空轉,保持泥漿正常循環,以中速將比重為1.03~1.10,純泥漿壓入,使孔內鉆渣較多泥漿換出,清孔后泥漿含砂率<2%粘度17-20S,比重1.03~1.10。孔底沉淀土厚度小于10cm時,終止清孔。 2、沉淀厚=施工孔深——測量孔深。 七、鋼筋骨架 1、鋼筋骨架保護層厚6cm,砂墊塊15×20×6cm,沿鉆孔豎向每2cm設一道,圓周設4塊。 2、鋼筋接頭采用搭接電弧焊,搭接端部預先折向一側,使兩鋼筋軸線一致,焊縫長度大于10d,在35d接頭范圍內,同一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配置在接頭長度區段內受力筋,接頭截面積占總截面積百分率為50%以內。 3、起吊骨架時采用兩點吊,第一點設在骨架下部,第二點設在中點到上三分點之間,以保證骨架不變形。 八、灌注水下砼 1、灌注前,對孔底沉淀厚進行測定,如厚度超過規定,采用噴射法向孔底噴射3~5分鐘,使沉渣懸浮。 2、剪球,將砼灌入孔底后,探測孔內砼面高度,計算導管埋置深首批砼灌注時導管離孔底25~40cm,埋置深大于1m,以后灌注時,導管埋深控制在2~6m之間。 3、導管提升保持軸線豎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拆除導管動作要快,一般不超過15分鐘。 4、為防止鋼筋籠上升,當導管底口低于鋼筋籠3m至高于籠底1m之間,且砼面在鋼筋籠底上下1m之間時,應放慢砼灌注速度。 5、為確保樁頂質量,在樁頂設計標高以上加灌一定高度,以0.5~1.0m為宜,砼快灌注到設計標高時,將砼需要量計算出來,并通知攪拌站,以免浪費。 6、灌注結束后,約4H,挖除多余一段樁頭,保留10~20cm接澆系梁及承臺。 7、鋼護筒在灌注結束,砼初凝前拔出。 |
更多>同類論文
推薦圖文
推薦論文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