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90年代,我國橋梁建設運用現代新TRANBBS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有效地實現了當代國際橋梁新穎、大跨、高強的發展目標。我國建造的杭州錢江二橋、武漢長江二橋、汕頭海灣大橋、廣東虎門大橋、西陵長江大橋、九江長江大橋、上海楊浦大橋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型橋梁,其技術上的重大突破,為世界橋梁界所矚目,曾得到過俄羅斯西林、美籍華裔鄧文中、中國李國豪、王序升等國內外橋梁大師的一致好評。世紀之交,曾多次擔任過我國新建名橋工程顧問或評審的橋梁專家們對21世紀橋梁作出了科學預言:21世紀橋梁將實現大跨、輕質、靈敏的國際橋梁發展新目標。跨度將突破1500米以上;橋梁主體材料將由高強度輕質太空材料所取代;橋梁新型裝備將使橋梁變得靈敏。?高強度鋁合金、玻璃鋼、碳纖維等太空材料將取代當代的橋梁鋼、混凝土,成為橋梁建筑的主體材料,從而實現輕質目標;不同類型輕質材料組合拼裝的各類新型斜拉橋、懸索橋、輕質拱橋將一跨而過大川巨流或小海灣,實現1500米以上大跨目標;而最令人振奮的是,21世紀橋梁將“頭腦”靈敏,“感覺”敏捷。橋梁上裝配的計算機系統、傳感器系統將可以感知風力、氣溫等天氣狀況,同時可以隨時得到并反映出大橋的承載情況、TRANBBS交通狀況。? 21世紀橋梁橋面將裝有路徑傳感器,巨型貨車、客車無人駕駛也可順利通過大橋,不會偏離車道發生墮落現象。自動收費裝置將阻截“逃票”司機,交費足額才可放行。橋體內的傳感器可測出大橋的內部危險、潛在故障并及時發出警報。嚴寒冬季橋墩上的自動加熱系統將啟動吸收地熱,地熱通過橋墩傳向橋面,融化橋面冰雪;超載汽車、列車通過大橋之前,將會被裝在橋頭的傳感器感測出來,及時傳感到智能裝置,橋頭放行柵欄將自動關閉,以防橋梁超載過重發生危險。 更多>同類論文
推薦圖文
推薦論文
點擊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