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定支架就地澆筑法 就地澆筑法是在橋位處搭設支架,在支架上澆筑橋體混凝土,達到強度后拆除模板、支架。 就地澆筑法施工無需預制場地,而且不需要大型起吊、運輸設備,梁體的主筋可不中斷,橋梁的整體性好。它的缺點主 要是工期長,施工質量不容易控制;對預應力混凝土梁由于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引起的應力損失比較大;施工中的支架 模板耗用量大,施工費用高;搭設支架影響排洪、通航,施工期間可能受到洪水和漂流物的威脅。 (2)懸臂施工法 懸臂施工法是從橋墩開始,兩側對稱進行現澆梁段或將預制節段對稱進行拼裝。前者稱懸臂澆筑施工,后者稱懸臂拼裝 施工,有時也將兩種方法結合使用。 懸臂施工的主要特點是: 1、橋梁在施工過程中產生負彎矩,橋墩也要求承受由施工產生的彎矩,因此懸臂施工宜在營運狀態的結構受力與施 工狀態的受力狀態比較接近的橋梁中選用,如預應力混凝土T型剛構橋、變截面連續梁橋和斜拉橋等; 2、非墩橋固接的預應力混凝土梁橋,采用懸臂施工時應采取措施,使墩、梁臨時固結,因而在施工過程中有結構體系的轉換存在; 3、采用懸臂施工的機具設備種類很多,就掛籃而言,也有桁架式、斜拉式等多種類型,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 4、懸臂澆筑施工簡便,結構整體性好,施工中可不斷調整位置,常在跨徑大于100的橋梁上選用;懸臂拼裝法施工 速度快,橋梁上、下部結構可平行作業,但施工精度要求比較高,可在跨徑100m以下的大橋中選用; 5、懸臂施工法可不用或少用支架,施工不影響通航或橋下365JT交通。
(3)轉體施工法 轉體施工是將橋梁構件先在橋位處岸邊(或路邊及適當位置)進行預制,待混凝土達到365JT設計強度后旋轉構件就位的 施工方法。轉體施工其靜力組合不變,它的支座位置就是施工時的旋轉支承和旋轉軸,橋梁完工后,按設計要求改 變支撐情況。轉體施工可分為平轉、豎轉和平豎幾何的結合的轉體施工。 轉體施工的主要特點是: 1、可以利用地形,方便預制構件; 2、施工期間不斷航,不影響橋下交通,并可在跨越通車線路上進行橋梁施工; 3、施工設備少,裝置簡單,容易制作并便于掌握; 4、節省木材,節省施工用料。采用轉體施工與纜索無支架施工比較,可節省木材80%,節省施工用鋼60%; 5、減少高空作業,施工工序簡單,施工迅速;當主要構件先期合攏后,給以后施工帶來方便; 6、轉體施工適合于單跨和三跨橋梁,可在深水、峽谷中建橋采用,同時也適應在平原區以及用于365JT城市跨線橋; 7、大跨徑橋梁采用轉體施工將會取得較好的365JT技術經濟效益,轉體重量輕型化、多種工藝綜合利用,是大跨徑及特大 跨徑橋梁施工有利的競爭方案。
(4)頂推施工法 頂推施工是在沿橋縱軸方向的臺后設置預制場地,分節段預制,并用縱向預應力筋將預制節段與施工完成的梁體連 成整體,然后通過水平千斤頂施力,將梁體向前頂推出預制場地。之后繼續在預制場地進行下一節段梁的預制,循 環操作直至施工完成。 頂推施工法的特點: 1、頂推法可以使用簡單的設備建造長大橋梁,施工費用低,施工平穩無噪聲,可在水深、山谷和高橋墩上采用,也 可在曲率相同的彎橋和坡橋上采用; 2、主梁分段預制,連續作業,結構整體性好;由于不需要大型起重設備,所以施工節段的長度一般可取用10m-20m; 3、橋梁節段固定在一個場地預制,便于施工管理改善施工條件,避免高空作業。同時,模板、設備可多次周轉使 用,在正常情況下,節段的預制周期7d-10d. 4、頂推施工時,梁的受力狀態變化很大,施工階段的梁的受力狀態與運營時期的受力狀態差別較大,因此在梁截面 設計和布索時要同時滿足施工與運營的要求,由此而造成的用鋼量較高;在施工時也可采取加設臨時墩,設置前 導梁和其他措施,用以減少施工內力; 5、頂推法宜在等截面梁上使用,當橋梁跨徑較大時,選用等截面梁會造成材料用量的不經濟,也增加施工難度,因 此以中等跨徑的橋梁為宜,橋梁的總長也以500m-600m為宜。
(5)逐孔施工法 逐孔施工是中等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中的一種施工方法,它使用一套設備從橋梁的一端逐孔施工,直到對岸。有用臨時支承組拼預制節段的逐孔施工法、移動支架逐孔現澆施工法、以及整孔吊裝或分段節段施工法等。 采用逐孔施工的主要特點: 1、不需要設置地面支架,不影響通航和橋下交通,施工安全、可靠; 2、有良好的施工環境,保證施工質量,一套模架可多次周轉使用,具有在預制場生產的優點; 3、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節省勞力,降低勞動強度,上下部結構可以平行作業,縮短工期; 4、通常每一施工梁段的的長度取用一孔梁長,接頭位置一般可選在橋梁受力較小的部位; 5、移動模架設備投資大,施工準備和操作都較復雜; 6、宜在橋梁跨徑小于50m的多跨長橋上使用。
(6)橫移施工法 橫移施工是在擬待安置結構的位置旁預制該結構,并橫向移運該結構物,將它安置在規定的位置上。 橫移施工的主要特點是在整個操作期間與該結構有關的支座位置保持不變,即沒有改變梁的結構體系。在橫向移動期 間,臨時支座需要支承該結構的施工重量。
(7)提升與浮運施工法 提升施工是在未來安置結構物以下的地面上預制該結構并把它提升就位。浮運施工將橋梁在岸上預制,通過大型浮運 至橋位,利用船的上下起落安裝就位的方法。 使用該方法的要求是: 1、在該結構下面需要有一個適宜的地面; 2、被提升結構下的地面要有一定的承載力; 3、擁有一臺支撐在一定基礎上的提升設備; 4、該結構應該是平衡的,至少在提升操作期間是平衡的; 5、采用浮運法要有一系列的大型浮運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