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鐵砂卵石地層盾構帶壓進艙技術 [摘 要]根據成都地鐵1號線盾構施工實踐經驗,總結了含水砂卵石地層帶壓進艙的技術要點。 [關鍵詞]土壓平衡盾構;帶壓進艙;砂卵石地層 成都地鐵砂卵石地層石英含量高,刀具磨損快,據施工統計,每掘進130~200m就需進行刀具的檢查與更換。由于砂卵石地層含水豐富且氣密性差,很難實現敞開式檢查和維修保養及刀具更換,通過人艙進行帶壓作業可以安全快速地解決這一難題。 1 工程概況 成都地鐵1號線盾構4標段起于省體育館站南端,止于火車南站北端,共分為省體育館路-倪家橋-桐梓林-火車南站3個區間。左線隧道長2 328.2m,采用1臺德國海瑞克土壓平衡盾構施工;右線隧道長2 572.23m,采用1臺德國海瑞克泥水盾構施工;2臺盾構均從火車南站始發。 本標段內地表多為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覆蓋,其下為全新統沖積層黏性土、粉土、砂土、卵石土,其下為第四系上更新統冰水、沖積層為卵石土夾砂層透鏡體;下伏基巖為白堊系上統灌口組紫紅色泥巖。 據初勘鉆探及探井揭露,漂石最大粒徑為270mm;一般含量為5%~10%,局部富集成層高達20%~30%;漂石分布隨機性較強,但主要分布于卵石層中下部,一般埋深6.5m以下;漂石單軸極限抗壓強度最大值9 4.3 M P a,最小值92.8MPa,平均值93.7MPa。 左線土壓平衡盾構在切口里程到達ZDK13+630(582環),掘進里程到達ZDK13+630.60停機,準備帶壓進艙換刀。本次采用帶壓0.8bar進艙檢查更換刀具。盾構始發后至此次帶壓換刀時累計掘進了582環,前一次換刀后掘進了90環。 2 帶壓進艙原理 經過對刀盤前方地層進行處理后,在保證刀盤前方周圍地層和土艙滿足氣密性要求的條件下,通過在土艙建立合理的氣壓來平衡刀盤前方的水、土壓力,達到穩定掌子面和防止地下水滲入的目的,為在土艙內進行檢查刀盤刀具和更換刀具創造工作條件。其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1][2][3]下一頁
[NextPag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