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板出現斜裂縫與很多因素有關,就設計方面來說,首先應嚴格控制腹板的主拉應力,比較保守的做法是將計算主拉應力控制在1MPa以內,這就要求在腹板厚度和預應力筋兩方面予以保證。對于抗剪預應力筋的布置,目前常用有兩種方法,一是配置豎向預應力筋,二是配置彎起預應力筋。雖然理論計算上這兩種配筋方法均能夠有效地降低主拉應力值,但是實踐表明,因豎向預應力筋較短,張拉延伸量小,施工中常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豎向預應力的損失較大或完全失效,這就是近年來在一些僅配豎向預應力筋的預應力混凝土梁式橋上普遍出現斜裂縫的原因。因此在計算豎向預應力時其效應應打5一6折,并對施工提出二次張拉的要求。此外,比較合適的做法是不要過分依賴豎向預應力,豎向預應力筋的間距以500——1000mm為宜。在這種間距情況下,豎向預應力引起的腹板彈性壓縮影響較小。若此時主拉應力仍偏大,則應配置下彎預應力筋。腹板配置箍筋和斜筋的數量應滿足抗剪承載能力的要求,對于地震區的橋梁,由于斜筋不能提供正負交替抗剪能力,抗剪應以配箍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