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線、水準復測、加密測量報告
一、 工程概況
1. 地理位置
本標D1-1是新洲至化龍快速路的一部分,位于新洲立交的黃埔村境內。包括A、B匝道的全部工程量及E匝道的一部分,總長約2公里。全部為橋梁結構。
2. 坐標及高程系統
根據設計說明,本標段平面控制采用廣州城建坐標系統,高程采用廣州市城建高程系統。
二、 設計提交數據及交樁情況
根據設計圖紙,設計單位共提供GB01、GB02、GB03三個四等GPS導線控制點和BM01、BM02、BM03三個四等水準點。
3月7號由業主牽頭組織了四方人員(高速公路公司、鐵二院、穗高監理公司和中鐵十局三公司)進行現場交樁,由于控制點均布設于房頂及電塔基座上,保存完好,因此現場即辦理好交接手續。
三、 控制點復測
1. 導線點復測
交接樁后,我單位立即組織測量人員對已交樁三個導線點進行邊、角復測。
在導線復測時,我單位采用自有經檢定的TOPCON601CAF 2″級全站儀進行邊、角測量;精度按一級導線控制網測量要求進行控制,每站均測四個測回(測量記錄表附后)。
距離測量:GB02-GB03實測邊長757.4314m,計算邊長為757.4273,誤差+4.1mm,相對中誤差為1/757.4273/0.0041=1/184738;GB02-GB01實測邊長776.4457m,計算邊長為776.4407m,誤差+5mm, 相對中誤差為1/776.4407/0.005=1/155288;GB01-GB03實測邊長1183.7776m,計算邊長為1183.7692m,誤差+8.4mm,相對中誤差為1/1183.7776/0.0084=1/140924,均小于四等導線允許測距相對中誤差1/100000,因此,滿足精度要求。
角度測量:實測GB03-GB02-GB01夾角為101°00´56.313",計算夾角為101°00´58",誤差為1.69", GB02-GB01-GB03夾角為38°54´21.81",計算夾角為38°54´24.01",誤差為-2.2", GB02-GB03-GB01夾角為40°04´37",計算夾角為40°04´37.99",誤差為-.99",三角形內角和為179°59´55.12",閉合差為4.88",小于四等三角測量允許閉合差值=9",均滿足《工程測量規范》限差要求。
2. 水準點復測
設計單位共提供三個水準點,其中BM01、BM02在本標段附近,而BM03離本標施工范圍較遠,因此,本標僅對BM01、BM02進行了復測。
在水準點復測時,我單位使用經檢定的蘇光DSZ2自動安平水準儀,按照四等水準測量要求標準進行往返測量。通過自BM01至BM02實際測量,路線總長:往測1395.1m,返測1393.6m,實測誤差為1.5mm,小于四等水準允許誤差±20√L =23.6mm,滿足精度要求。
四、 導線、水準網加密
由于設計單位交樁點位較少,無法滿足施工放樣要求,因此,我標對現有導線及水準網進行了加密工作。
1. 水準點加密
根據現有水準點BM01和BM02分別位于施工現場的西、東兩測特點,采用附合水準路線的方法,對現有水準網進行布點加密。自BM01至BM02沿線布設S1~S5 共5個一級點,測量全部按復測時方法進行往返測量,監理旁站,記錄規范。通過測量、計算,附合差為1.5mm ,小于允許附合差,因此,采用簡易平差法進行平差,精度滿足《施工測量規范》要求。(記錄、平差計算表附后)
2. 導線網加密
根據施工需要,沿施工面自ZD1~ZD5共布設五個一級導線點,測量全部按一級導線測量精度要求進行四測回邊角觀測;為滿足圖型強度要求,采用附合導線法進行加密測量。
以GB02-GB01為起始邊、GB01為起算點,自ZD5`ZD1附合至GB02,
經四測回邊角測量、計算:方位角閉合差為fβ=11.19",小于允許誤差fβ允=26.46";測角中誤差mβ=4.23",小于一級導線允許中誤差mβ允=5",測距中誤差為mdi=√[dd]/2n =4.33mm,小于允許誤差mdi允=15mm,相對閉合差為1/134238<允許閉合差1/15000,故采用簡易平差法,可滿足精度要求。(詳見導線平差計算表)
**********公司
新洲立交D1-1項目經理部
2007年4 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