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欧洲 日产,国产成a人亚洲精品无码樱花,欧美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特点,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鷓鴣山隧道塌方處理技術措施

   2005-04-03 本站原創 mutou 13770

鷓鴣山隧道塌方處理技術措施

摘要 鷓鴣山隧道是我國在建高海拔、高寒地區的長大公路隧道,地質情況復雜。文章介紹了隧道的地質概況和圍巖特征,并重點闡述了隧道大塌方的情況及處理措施,指出了對變質巖地區碳質千牧巖圍巖級別確定的重要性,為位于高原、高寒地區通過復雜地質地段的隧道施工提供了實踐經驗。

關鍵詞 鷓鴣山隧道 隧道塌方 處理措施

1.概述

國道317線鷓鴣山隧道及其引道工程,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理縣和馬爾康縣之間,東距成都西北約310km,路線全長8996m。其中,東引道長220 m,隧道長4423 m,平導長4439 m,西引導長4353 m,合同總共期42個月。

鷓鴣山隧道屬高海拔、高寒變質巖地區工程,隧道區地面高程達3300 m以上,區內歷年平均氣溫為33~38,歷年極端最底氣溫為-30~-31,凍結最大深度101 m,最大積雪厚度47㎝。

鷓鴣山隧道設計技術標準為山嶺重丘二級公路,行車速度為40 km/h,雙向行車,行車道寬2 m×35 m。建筑界限:高5 m,寬9 m。車輛荷載:汽車-20級,掛車—100。另設平行導坑,作為運營通風及安全救援通道,平導建筑限界:高45 m,寬5 m

2.隧道區內出露的地層主要為第四系全新統和三疊系“西康群”中統雜谷腦組上段上統侏偉組、新都橋組及中生代燕山期花崗閃常巖。

Ⅱ級圍巖段:以千枚巖、碳質千枚巖、板巖、碳質板巖為主,節理裂隙發育,洞身施工時易坍塌,夾砂巖破碎帶處開挖后地下水發育,碳質千枚巖等軟巖段在初期支護施作后不久地下水逐漸滲出并增大。

Ⅲ級圍巖段:以砂巖、板巖為主,夾薄層細砂巖,受區域地質構造影響,巖層擠壓倒轉,節理發育,巖體破碎,地下水較發育,洞身施工中易坍塌。

Ⅳ級圍巖段:以變質細砂巖、板巖為主,夾千枚巖、碳質千枚巖,巖層單斜,擠壓緊密,節理較發育,巖體較完整,地下水較發育。

目前隧道施工地段以Ⅱ級和Ⅲ級圍巖為主。

3.平導PK0+540~+567段地質

該段施工揭露圍巖以碳質千枚巖為主(占90%以上),夾薄層碳質板巖,受區域地質構造影響,巖層擠壓強烈,產狀為270度~300度,角70~87度,節理發育,主要有320~350度,角30~55度,115度角60、270度等。碳質千枚巖呈薄片狀,力學強度低,層間黏結力小,與水軟化,泥化,呈松軟結構。PK0+556~+572段有一逆斷層,產狀形成寬度約2米的角礫巖帶。開挖時干燥無地下水,初期支護施作一周后出現滲水,坍塌時大面積滴水,坍塌后坍體出水量為22立方/小時。

4.平導PK0+540~567段坍方情況

平導建筑限界高4。5米,寬5米,開挖斷面高7。2米,寬7。9米,曲墻式襯砌,采用新奧法復合式襯砌施工。PK0+540~+567段于2001年10月15日~10月23日開挖及初期支護。其原支護措施為:拱墻全斷面設置Ⅱ級φ18螺紋鋼筋網(25×25㎝),拱部系統錨桿為3米長φ25中空注漿錨桿,間距1米×1米,梅花型布置;邊墻施作25米長φ22砂漿錨桿,間距1米×1米,梅花形布置;拱墻全斷面噴C20混凝土(厚10㎝),預留變形量10㎝;二次襯砌采用40㎝厚C25混凝土(還未施工)。開挖時無地下水,一周后噴射混凝土表面出現滲水,且滲水面積逐漸增大增多。于2001115日上午該段噴射混凝土迅速發生開列,正欲對該段進行加固處理時,當日下午便發生坍塌。坍塌巖渣封堵巷道,坍腔高度及寬度無法探明(估計7~8米高,13~15米寬),坍塌巖渣估計三千多方,覆蓋原平導開挖斷面達27延米。同時,PK0+520~+540PK0+567~+580段初期支護發生變形開列,噴射混凝土裂縫寬達10~30㎜,環向長度貫穿整個斷面,剝落掉塊,鋼筋網外露,初期支護被破壞,失去其支護能力。

5.工程處理措施

51 PK0+520~+540PK0+567~+580段初期支護開列段(坍方影響段)

首先對PK0+520~+540段初期支護開列段進行了加固處理,以防止坍塌向洞口發展。其具體措施為:加設Ⅰ18工字鋼架作為臨時支撐,剛架間距為1米,拱架角噴射C20混凝土固定(必要時施作臨時仰拱),拱背與噴混凝土面緊帖,空隙處噴混凝土封閉。每榀臨時支撐設8根φ22砂漿錨桿(長3米)鎖定。臨時支張之間作φ22螺紋鋼筋拉桿。全斷面增補4~5米長φ25自進式錨桿加固圍巖,間距1米×1米,梅花形布置。PK0+567~580開列段待坍塌段處理后再按上述相同措施處理

52 PK0+540~+567坍塌段

521 封閉坍塌面

首先對坍塌巖渣外露面噴10㎝厚C20混凝土進行封閉處理,噴混凝土中設φ6鋼筋網(25㎝×25㎝)。該10㎝厚鋼筋混凝土同時被作為止漿墻。

522 注漿固結坍塌巖渣

對坍渣進行固結,以提高渣體自身穩定性和強度是暗挖通過坍方的必要方式。注漿管采用6米長φ42鋼花管,注漿孔深6米,與長度一致。洞周注漿孔外插2米,環向間距為1米,中部及下部注漿孔間距可調整為2米。注漿擴散范圍為2~4米,漿液采用CW=11之水泥漿,注漿壓力以08~12MP為宜。每4延米為一循環,共計7個循環。

523 φ89鋼花管棚超前支護

使用瑞典353E全液壓鑿巖臺車沿開挖輪廓以3~5度外插角打設φ102㎜、深6米的孔,然后用液壓鑿巖臺車頂入φ89鋼花管,每循環長度為6米,搭接長度2米,環向間距03米,每4延米為一循環,共計7個循環。注入水泥漿填充管棚以增加其剛度,注漿壓力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而定,以充滿管體為準。

524 架設工字鋼架

進行注漿固結和施作超前支護后,采用微臺階、短開挖施工方案,臺階采用三臺階,每臺階長度為15米。每開挖循環控制在1~1.5米以內,短進尺,弱爆破。開挖后在管棚下架設I18工字鋼架,剛架縱向間距為0.5米,縱向用φ22螺紋鋼筋拉桿連接,拉桿環向間距為1米。鋼筋網用φ10的鋼筋,網格為20×20㎝,雙層,噴C20混凝土(30㎝厚)。φ22系統砂漿錨桿,3.5米長,0.8米(環向)×0.5米(縱向),梅花型布置。該支護均為全斷面設置(包括仰拱)。

525 二次襯砌加強

為確保永久結構及運營安全,并對該段及前后影響段(即PK0+520~+580段)二次襯砌及仰拱支護措施進行加強處理,采用60㎝厚C25鋼筋混凝土襯砌。

526 坍腔回填

坍塌地段安全順利通過后,用地質雷達探測的上部坍穴具體情況表明,其坍塌范圍較大,會對隧道支護結構造成較大壓力,且坍腔已被松渣填滿并已注漿加固,因此無須在進行回填。

527 工藝流程

止漿墻 注漿固結 超前管棚及注漿 上部開挖及支護 中部右側開挖及支護 下部右側開挖及支護 仰拱開挖及支護 仰拱及二次鋼筋混凝土襯砌。

53 監控測量

施工處理時,加設了監控量測測點,共設置6個斷面,每個斷面共測6條測線。根據量測記錄繪制出的各個斷面的凈孔變位時間曲線顯示,其處理措施合理有效,結構穩定,安全可靠。

6 結論

由于實施以上處理措施,工程已安全順利通過平導坍塌區。

上述情況表明,在變質巖地段,應超前鉆探,以探明前方地質狀況,作好支護,以避免坍塌。


 
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論文
推薦圖文
推薦論文
點擊排行
?
網站首頁  |  隱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津ICP備20006083號-1

津公網安備 1201050210029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县| 西乌| 临江市| 曲阜市| 尚义县| 牡丹江市| 凤冈县| 九龙坡区| 沅陵县| 盘山县| 沙湾县| 武义县| 阿荣旗| 宿松县| 上栗县| 南靖县| 醴陵市| 鄢陵县| 嘉鱼县| 泉州市| 清水河县| 姚安县| 浦东新区| 德钦县| 全南县| 大渡口区| 吉林市| 旬邑县| 天镇县| 祁连县| 玉山县| 建瓯市| 黎川县| 高邮市| 黑山县| 建平县| 博客| 东源县| 黎川县| 玉树县|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