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道學會城市軌道車輛學術研討會綜述
中國鐵道學會鐵道車輛委員會于2001 年11 月24 日—26 日, 在青島舉行了城市軌道車輛學術研討會。研討會得到了相關單位的積極響應和廣大專家、學者、科技工作者的積極參與。會前由《鐵道車輛》編輯部編輯出版了2000 年《鐵道車輛》增刊—— 城市軌道車輛學術研討會專輯。會議期間又收到論文20 余篇。參加會議的有23 個單位, 70 余人。經過熱烈的討論, 就我國城市軌道車輛發展的相關問題達成共識。(1) 中國鐵道學會批準鐵道車輛委員會組建城市軌道車輛學組的決定, 與會單位和代表表示熱情支持, 認為學組的建立, 可以為城軌車輛科技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發表學術見解, 為決策提供咨詢意見, 促進行業技術進步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2) 城市的發展要求解決交通問題, 軌道交通是最佳的選擇之一。近年來, 我國城際運輸發展很快, 促進了動車組的發展。城市的不斷發展將促進軌道交通的技術進步, 進而, 會影響城市的發展模式。從我國的具體情況看, 我國地域廣大, 地區之間、城市之間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 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應結合經濟能力、文化背景、地理條件等具體情況, 同時要考慮到長遠的規劃, 采用相適應的模式。不必追求單一的模式, 動車組、地鐵、輕軌、單軌和其他先進的運載方式都應該引起重視。經濟發達的沿海大城市, 經濟實力比較雄厚, 可以采用高標準、高舒適性的高等級車輛; 而對于大多數城市來講, 采用比較樸實的車輛, 也許不失為最佳選擇。有些專家指出, 北京地鐵車輛絕大部分是長春客車廠的產品, 運用幾十年, 反映良好; 日本的城軌車輛, 以運量為主, 車輛很樸實, 而他們的經濟實力遠比我們任何一個城市都要雄厚。
(3) 我國自1966 年開始研制地鐵車輛以來,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 已取得長足的進步, 已經培養出一批專門人才, 并建立了工業基礎, 產品也已出口朝鮮、伊朗, 應該講可以適應國內大多數城市的需要。但對高等級車輛, 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 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與國外企業合作, 在設計、工藝、材料、配件等諸方面都受到制約, 困難較多, 發展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其中最關鍵的是直到當前, 我國還沒有健全的城軌車輛的標準。
(4) 發展我國自主的城軌車輛產品, 迫切需要制定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適合我國國情的城軌車輛(包括整車和零部件) 的設計、材料、制造工藝、強度、動力學、熱工、通風、電氣等性能試驗, 產品驗收, 檢修, 使用壽命等系列標準。尤其是涉及安全、環保和旅客舒適性等方面的標準應該加快制定, 強制推行。城軌車輛標準的制定, 應高起點, 盡可能等同、等效地采用國際先進標準, 與國際標準接軌, 同時要結合我國實際情況。
(5) 建設部是城市軌道交通及其車輛標準制定的歸口管理部門。建議建設部盡快立項并組織制定城市軌道車輛的相關標準。鐵道車輛的科研教學單位、生產廠家, 對城軌車輛的研制生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掌握理論基礎; 運用部門也積累了一定的運用經驗, 有制定城軌車輛的系列標準的基本條件, 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智力資源。建議建設部標準歸口管理部門委托城軌車輛學組組織制定城市軌道車輛相關標準。
(6) 與會者認為, 針對目前我國城軌車輛的具體情況, 城市軌道車輛學組建成后, 應發揮其學術社團的作用, 除組織學術交流外, 應該發揮行業協會的優勢, 積極參與城軌車輛標準的起草的組織協調。與會者認為, 制定城軌車輛的系列標準難度很大, 涉及單位部門多, 組織協調復雜, 中國鐵道學會可發揮行業學會的作用, 積極向建設部建議, 努力做好城市軌道車輛的技術基礎工作, 為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