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科學家都在提出各種不同的建議,其中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是人類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地下第二空間
21世紀將是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世紀。
首先,地下空間將成為城市的第二空間。
20世紀下半葉,世界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開發利用地下空間了,現在日本大城市的淺層地下空間開發得已經差不多了。另外,瑞典、挪威、芬蘭這些國家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也比較好,有好多地下音樂廳、游泳池、運動場。拿美國來說,美國最早是開發地下石材,利用開發石材形成的空間,后來發現地下空間本身的利用價值比開發石材的價值還高,因此開發了好多地下的倉庫、冷藏室,甚至海關免稅區都搞到了地下。比如明尼蘇達、舊金山,地下空間開發都有一定的規模。
一般說來,地下空間的資源就是城市總面積乘上開發的深度,再乘上40%的可開發系數,就是可開發的地下空間的資源。這個量是很大的,一般要達到一個城市的已有空間容量的數倍。
有人提出來,地下空間開發造價很高。
這個問題應該這樣分析,怎么來看地下空間的造價問題?地下建設的造價確實比地面造價要高,一般高到3~4倍,最少也在2倍以上。但是這個問題可以這樣來看:比如東京地下商業街的造價,雖然不同年份的造價是增加了,每平方米的造價平均是25萬~90萬日元,是地面同類型建筑的3~4倍。但是在地面建設中,造價再加上土地的價值——每平方米500萬日元的土地費,地下建筑的造價反而比地面建筑造價要低,僅為后者的1/ 4到1/12。因為地面擁擠,地面土地的價格就猛漲,這個時候來開發地下空間的話,反而便宜。
把飛機也開到地下去
為什么說把飛機開到地下去呢?因為地下空間開發將大大緩解交通緊張問題。
從交通數據來看,城市交通已經有堵塞、破壞等問題了。解決城市交通的出路在什么地方呢?最根本的辦法是發展高效率的、高速度的公共交通,其中最優選的方案就是地下交通。
地下封閉的交通能夠實現高效率、高速度、大運量,而且能夠避免振動造成的影響。還可以保護名城的風景和城市的景觀,而且可以立體交叉。現在莫斯科的地鐵都是三層、四層。東京是立體交叉。
另外一個可以寄予希望的,就是城市之間的地下飛機。日本的一個公司建議城市間用地下飛機,這種飛機沒有兩翼僅有機身,形成城市間的飛機高速交通網。這種飛機不是在空中飛,而是在隧道里面開,在地下50米以下深層開發的隧道里面以每小時600公里的速度飛行。這種地下飛機不需要駕駛員,而是由遙控中心來遙控,這種飛機其實就是在部分真空的地下隧道中行駛的磁懸浮列車。
貫通海洋的地下工程
在21世紀,隧道工程將成為地下空間開發的重點。隨著日本青函隧道和英國、法國之間的英吉利海峽隧道的開通,世界各國紛紛提出方案,要開發海峽隧道和大的穿山隧道。因為地下地段開發技術和快速開發已經成為可能,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提出要在白令海峽建一座90公里的海底隧道,這個隧道從地下60公里處開挖,預測耗資370億美元。另外,聯合國計劃采取水、橋結合的辦法穿越直布羅陀海峽,把歐洲和非洲聯系起來。中國也提出要修建穿越渤海的煙臺——大連隧道,穿越瓊州海峽和穿越澎湖海峽的海底隧道。
新型城市公用市政隧道
新型城市公用市政隧道將成為現代化城市的標志。
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城市里都在建設共同溝,以日本最為發達。城市道路經常挖開,一會兒埋自來水管,一會兒埋排水管,一會兒埋煤氣管道,一會兒又埋通訊管道,重復建設,極大地浪費了社會財富。日本的共同溝,就把各種不同的管道,放在一個溝里面,這樣維護起來就比較方便,當然一次性投資就高。這種構想后來在世界發達國家都實施了。現在上海浦東開發區也開始建設共同溝。在21世紀不但是共同溝,而且還要發展成為公用市政隧道,把電視、電纜這些工程的收集管道,都放在這個溝里,在隧道里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