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7-14事故之鑒 地鐵停電如何疏散?
去年7月14日上午7點24分,正是上班高峰。上海地鐵一號線蓮花路到莘莊的列車突然停電,被迫停駛。據(jù)悉,停電的直接原因是變電站直流開關跳閘。經搶修,18分鐘后恢復了供電,但因為列車蓄電池老化出現(xiàn)虧電,莘莊至蓮花路之間3列停運列車仍然無法正常啟動。再次為列車充電又持續(xù)了40多分鐘。當列車重新啟動時,站臺鐘表的指針已經轉到8點26分。由此,上海地鐵一號線造成62分鐘停運。8點26分,列車重新啟動,數(shù)萬焦急等在車站的乘客才開始逐漸疏散。有媒體稱,此次事故波及45萬人。事故發(fā)生后,上海市交通局緊急調度公交車輛,前往相關地鐵站。交通局安全處的一位處長在車頭打了兩個“警燈”在前開路,希望帶領公交車盡快到達出事地點。無奈,必經之路滬閔路正進行高架工程施工,道路不暢,加上正值上班高峰,車輛最終未能到達事故位置。
因事故點地處偏遠,考慮到各種因素,也沒有調度出租車輛前往疏通。
據(jù)上海市交通局一官員介紹,上海地鐵的突發(fā)事件預警和應急預案,在7·14事故時已經啟動了。比如,地鐵站內的電子顯示屏和喇叭一直播放事故的進程,告知乘客哪里發(fā)生了故障,請乘客改乘其它交通工具。
但7·14事故證實應急方案在實踐中還是失敗了。7·14事故后,上海市交通局已召開了幾次會議,討論事故原因,并舉行了新聞發(fā)布會,通報了事故的調查結果。針對于此,專家強烈建議,盡快在上海建立起地鐵災害事故應急處置指揮體系,在最短時間內成立搶險救災指揮部,按總體預案迅速調集全市相關處置力量到場,做到“統(tǒng)一指揮,快速反應,各司其職,相互配合”。
7月24日,上海地鐵一號線“車站應急疏散標志燈整改項目”在徐家匯站正式啟動,全線16個車站將安裝1040個應急疏散標志燈。在站臺和站廳,萬一遇到照明系統(tǒng)和應急照明系統(tǒng)雙失電情況,將由自身帶電的醒目標志燈引導乘客迅速離開現(xiàn)場。為防止電池老化,有關方面制訂了電池檢測制度,每月對蓄電池進行一次失電檢測。
地鐵停電如何疏散
1 停電疏散時,乘客應該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引順序下車,不要擁擠,依次沉著冷靜地走上地面。
2 地鐵列車車門上方的“緊急開門手柄”不能擅動。如果列車正好??吭谡九_上,可拉下“緊急開門手柄”;但一旦列車停在隧道中時拉下,會十分危險。
3 地鐵站臺和通道內均設有明顯的疏散指示標志,突然停電后沉著應對,就能很快安全有序地疏散到地面。
4 如果停電造成地鐵車門打不開,沒有工作人員的現(xiàn)場安排,乘客千萬不要擅自扒門。
專家點評
如果遇到意外情況地鐵停電,列車不能運行,乘客不必驚慌。即使無外接動力電源,地鐵也不會出現(xiàn)到處黑壓壓一片的現(xiàn)象,列車及區(qū)間隧道、車站都設有由蓄電池提供的緊急照明,列車上也有可維持45分鐘到1小時的應急通風。
如列車在隧道時停電,司機會盡可能利用列車的慣性將列車駕駛到車站進行疏散;一旦列車停在隧道中間,司機會組織乘客從列車兩端的緊急疏散門進行疏散,車站工作人員也將進入隧道引導疏散。司機及車站都配備多盞強光手提式電筒輔助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