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明珠線一期工程車輛國產化的原則、特點以及一些具體的做法,平均國產化率達到60%。
【關鍵詞】地鐵 車輛 國產化
1概述
我國從1965年開始建設地鐵工程,至今已有38年歷史。但是由于多種因素,我國自己生產的地鐵車輛的技術水準與國外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技術進展也較慢。
由于我國經濟實力有限,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資金暫時還需要利用國外貸款,引進國外的車輛,這在軌道交通發展階段是灘免的。通過引進國外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軌道交通技術的發展,縮短了與國外的差距。但是從長遠考慮。從廣大的中國市場利益出發,技術裝備立足于國內,對于降低工程投資,降低運營成本,形成我國自己的城市軌道交通產業,促進軌道交通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此,國家要求城市軌道項目,無論使用何種建設資金,其全部軌道車輛和機電設備的平均國產化率要確保不低于70%,并且指出,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國產化工作的重點是軌道車輛和信號系統。
明珠線一期工程是我國第—條城市高架軌道交通線,它對其他城市的軌道交通項目也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工程建設將國產化作為重點工作,盡管在實施國產化時,遇到了許多料想不到的困難,但是工程指揮部還是努力使車輛和機電設備國產化率達到70%以卜。
明珠線工程車輛28列,每列由6節車編組而成,共計168輛。車輛購置費中部分是利用法國政府貸款和出口信貸。考慮到初期國產化率尚難達到較高的指標,因此開始第一期及第二期列車國產化率為15%,并且在法國完成總組裝、型式試驗及耐久性試驗。從第三列車開始,總成在國內定點廠完成并交貨。同樣,車輛的電傳動系統、鋁合金車體型材也在國家計委的定點企業范圍內采購。其余的部件,原則上通過國內市場比選、競爭來選定。車輛的國產化率在最終階段達到了65%的高水平。
2 明珠線車輛國產化的原則
2.1技術先進成熟
地鐵和輕軌交通在國外已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當代高新技術成果已被充分應用到車輛和機電設備上。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歷史短,技術水平還不完全適應市場的需要。從立足本國、面向世界出發,國產化的技術水平,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形成自主開發能力和技術體系。
明珠線采用DC1 500v供電系統以及當今世界上先進的交流傳動系統和計算機控制系統。因此決定了國產化的車輛必須滿足高技術、高水平、高起點的要求。
2.2 安全可靠、質量第一
明珠線在高架線路上運送成千上萬的乘客,車輛必須以高質量、高可靠性來確保乘客的生命安全,保證線路暢通。因此,選擇的供貨商必須通過ISO9000認證,所有產品必須經過嚴格的測試和考核,性能和技術數據滿足設計要求的方可允許裝入設備系統。
明珠線的車輛是由國外公司設計,采用國際上通用的技術標準,保證了產品有高的水準。用于明珠線的國產件必須執行國際通用的技術標準。這對于國產件保持強大的生命力是十分有益的。
2.3 經濟實用
為了降低工程造價,保證產品技術水平和質量,通過比選、招標、議標,優勝劣汰,擇優選取設備的供貨商和研制開發單位,保證國產化的健康發展。
2.4 文明舒適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乘坐公共交通的舒適性要求也相應提高,車輛的舒適性指標直接關系到乘客的要求。因此,在選擇與乘坐舒適性有關的國產化部件時,要倍加小心,十分謹慎。
2.5 節能環保
在選擇國產化部件與進口部件時,特別注意了那些在生產制造時耗能大,有污染環境的部件,盡量不采用國產件,這也是符合我國的能源與環保政策的。
3 明珠線車輛國產化的特點
3.1擇優選擇生產單位
從調查研究開始,逐項分析,逐項落實,最終從72家生產設計單位中,挑選出41家,作為分步實施國產化項目的供貨單位,滿足了國產化率的要求。
3.2 合理利用外匯,國產化技術由外方全面負責,中外雙方共同商定國產化項目。
利用法國政府貸款及出口信貸的外匯,主要用于購買目前尚不能國產化的部件及子系統。通過利用外國政府貸款達到較高的國產化率是一個新課題。明珠線努力探索,找出了—條新的路子,獲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①法方為總承包。通常利用外國政府貸款,就得購買貸款國的車輛,明珠線也不例外。為了達到國產化要求,采用法方為總承包,技術由法方負責,風險由外方承擔。
②國產化符合國家計劃部門要求。
③中外雙方共同商定國產化項目。合同規定,關于車輛國產化的事宜,由雙方組成的國產化聯合小組商定。一些國產化項目及其國內的供貨單位,均由雙方共同考察,調研決定。
3.3 實事求是,關鍵配件引進
車輛的有些零部件是在國內既有產品基礎上,按設計要求加以改進而實現國產化。但是像電傳動系統,模擬式空氣制動機等直接影響車輛的陛能及行車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部件和系統,國內確實不能滿足要求的產品,采用了關鍵部分的技術和零部件,進行組裝,逐步實現國產化。
3.4打破地區行業界限,引入競爭機制,充分利用國內優勢力量開展國產化工作
上海的工業基礎較好,技術力量較雄厚,但是也非包羅萬象,比如大中型中空鋁合金擠壓型材上海目前還不具備生產能力,必須采用外地的產品。有的部件,上海有,外省市也有,為了避免地區的壟斷,引入了市場競爭機制。
4 明珠線車輛國產化的一些做法
4.1國產化項目選擇原則
(1)國產化項目的選擇的總量保證平均國產化率滿足國家計劃部門對明珠線—期工程車輛的要求。
(2)從安全性、可靠陛、適用性及經濟性方面出發,綜合考慮決定實施項目。
(3)不強求一定要大部件,系統的國產化,只要部件中某一或某些零件,小部件件或子系統能國產
化的均采用。按國產化四個階段,循序漸進,先易后難實施。首選的項目是:
①國內基本具備條件的零部件,如門葉、玻璃、輪對、照明等。
②國內已有合資或獨資企業生產的零部件,或者外商愿意通過合資、獨資或合作生產,提供產品的項目,如司機室空調、驅動齒輪箱等等。
③國內有兩家或以上的供貨單位的項目,這樣具備了競爭的必要條件,有利保證質量,降低價格如司機室鋼結構、礦棉、地板、玻璃、坐椅、電纜、電氣箱體等等。
④國家有定點企業的項目,為大型鋁合金中空擠壓型材、電氣傳動系統、車輛總裝。
⑤按照國家對城市軌道交通機電設備國產化高水平的要求,對一些通過合資、合作、獨資等途徑能實現的主要部件及系統,明珠線也在不同階段選用了,如主逆變器(VVVF),輔助逆變器,轉向構架等等。
⑥對于那些數量不多、難度又較大且非常重要的部件,如逆變器相模塊、空氣制動控制單元等等通過進口渠道解決;對于那些目前急于上,在性能、質量上和供貨期上無把握保證、存在一定風險的項目,明珠線工程車輛不采用國產化。如車鉤、門控裝置的部件等。
4.2 國產化項目選擇程序及其做法
4.2.1 調研
為了選擇國產化項目,中外雙方在國內進行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雙方初步商定國產化項目及潛在的供貨商,并寫入合同附件。合同生效后,雙方的調查研究顯得更加有的放矢,更具實效。每隔一定時間,聯合工作小組舉行會議,交流調查動態,并十分謹慎地商定一些項目及可能的供貨商。通常每一項目的供貨商在2個或2個以上,以便供進—步比選。
4.2.2 比選
比選的主要內容有:
①預定的供貨商是否更接近明珠線車輛零部件的產品
②現產品的技術水準與國外同類相比否有差距。
③同類產品被應用的業績,用戶的評價。
④質量保證體系是否健全,是否通過IS09002質量保證體系的認證并取得證書
⑤企業的性質、資質、財政狀況、設備與技術的狀態和水平。
⑥價格及供貨周期,等等。
4.3 總裝廠及國產化部件供貨商
4.3.1總裝廠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明珠線工程車輛國內總裝廠選在國家定點廠。
4.3.2 國產化部件供貨商的選擇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