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與城市軌道交通 奧運會期間,舉辦城市每天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大批友好人士,如何既能在短時間內將大量人員輸送到賽場,又能及時將他們疏散開,對保證城市生活交通的暢通,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對舉辦奧運的城市來說,是全面檢驗其交通狀況的巨大挑戰,是對該市交通的一個嚴峻考驗。沉痛的教訓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舉辦奧運會.在舉辦奧運會前,亞特蘭大除有著名的國際機場和高速公路網外,還以現代化的城軌交通、巴士運輸系統而聞名于世。亞特蘭大為成功舉辦奧運,動用巨資為巴士系統增辟道路、新建車站、購買新車,努力建設和完善巴士運輸系統,認為采取這些措施足夠勝任奧運的運輸任務。而原有的軌道交通維持原狀,對于擁有280萬人口的亞特蘭大來說,原有約80公里長的城軌交通在平時確實綽綽有余,但奧運會期間當成千上萬的人們涌向這座城市時,如此少量的軌道網絡不堪重負。而經過加強的巴士運輸系統,卻由于運量小、速度慢,經不起密集人群的輪番沖擊,擁擠和混亂現象不斷發生,幾乎失去控制,交通不暢所引起的種種問題成為運動會敗筆之一,在全世界造成了惡劣影響。事后分析:如果亞特蘭大當初重視城軌交通的建設和完善,充分發揮城軌交通的優勢,情況決不會如此。成功的經驗 第27屆夏季奧運會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悉尼總結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在市民的積極配合下,悉尼借助各類發達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較順利地解決了這—難題。政府積極地將軌道交通作為解決客流運輸的重要途徑,早在奧運會之前,悉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已經過升級,軌道交通網絡達到2 060公里,擁有301個車站。主要場所往往有數條不同方式的軌道交通運行,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提供大運量的客流來往。此外,悉尼政府還為2000年奧運會開辟了一條通往機場的綠色通道,以此來保證空港客流的暢通。在奧運會的16天時間里,到達悉尼的國外游客人數達到100多萬,給悉尼帶來了旅游的黃金季節,而悉尼城市軌道交通的運行給前來參加奧運會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人皆說,悉尼舉辦了奧運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綠色奧運會。 2004年8月,雅典舉辦奧運會。雅典是個有500萬人口的古老城市,擁有200萬輛私家車,過去交通就十分擁擠。希臘政府敏銳地認識到:交通問題對奧運會成功與否至關重要。解決雅典奧運會交通問題的關鍵在于采取公共交通,大力發展運能大、速度快、沒有噪聲污染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申辦奧運會之前,雅典只有一條地鐵1號線。為解決奧運會交通問題,雅典采取的措施是:地鐵1號線延伸,并建造地鐵2號線和3號線。雅典市內的3條主要的地鐵線路,大大減輕了因人口稠密帶來的交通壓力。 奧運促進了雅典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雅典除新建地鐵2號線和3號線以外,還建成23.7公里的有軌電車道路網和32公里市郊鐵路(直達新國際機場)。由于軌道交通效率高、環保和為多數人服務的特點,能充分發揮其職能,快速完成輸送奧運巨大客流量的重任。雅典夏季奧運會開幕式舉辦在市區,開幕式這天,有近十萬人涌向主會場,而近十萬人的疏散花了不到一個半小時,城市軌道交通立下了大功,這也是雅典歷史上從未經受的第一次交通考驗。可見,雅典興建城市軌道交通,既能夠滿足奧運期間巨大客流量的需求,有效緩解雅典交通擁擠,又符合綠色奧運的要求,是2004雅典奧運會能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美好的展望 2008年,第29屆夏季奧運會將在中國北京舉行,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人口為1 150萬。現在,北京市內還存在著交通堵塞現象,在高峰時間,人們在市內行車所要花費的時間是平時的3~4倍。當今,北京即將舉辦奧運會,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是當務之急,至關重要還是發展軌道交通。 北京市已經制定了城市發展遠期規劃,將其重點放在了軌道交通上。在未來的10年內,北京軌道交通將以每年40公里的速度增長,到2008年軌道交通里程將達到300公里,市區計劃鋪設地鐵線20條,形成以公共交通網絡為主體,以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為骨干的現代化交通體系,為奧運會提供一流的城市交通環境。據報道,北京市地鐵4號線、5號線、10號線(含奧運支線)都將在2004年年底全面開工,2008年以前都將完工。同—個城市有3條地鐵線路同時施工,這在世界地鐵建設史上還是第一次。期待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到來!我們深信:建設和完善軌道交通,一定能為北京奧運會畫下精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