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地鐵二號線施工技術難點及對策摘 要:從沈陽市地鐵二號線一期工程線路的工程概況出發,列舉了項目中出現的各種技術難點,分析了難點出現的原因,總結了處理相關技術難點的方法,從而使資源配置合理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施工組織效果。關鍵詞:地鐵,技術難點,對策,施工組織1 工程概況 沈陽市地鐵二號線一期工程線路,北起北陵北部三臺子居住區的松山路,終點在渾南新區南三環外的上深溝地區,線路正線全長21.86 km,設19座車站,均為地下站,平均站間距1 159 m。 本合同段為沈陽市地鐵二號線一期土建工程第8合同段,包括市府廣場站—青年大街站區間、青年大街站—青年公園站區間(以下簡稱市—青區間、青—青區間)。2 主要工程內容 市—青區間、青—青區間主體結構;三個施工豎井、橫通道及迂回風道等附屬結構。3 工期要求 2007年9月1日進場,總工期792 d。其中,市—青區間進場日期:2007年9月1日,總工期:792 d;青—青區間進場日期:2007年9月1日,總工期:578 d。4 工程重點及措施 兩區間線路基本位于青年大街下方,道路兩側為現有企事業單位、商鋪和住宅。線路鄰近重要建(構)筑物有:高登大酒店(20層)、國貿大廈(18層)、遼寧能源大廈(15層)、盛世豪林、電業園A,B座(30層,2層地下室)、青年大街過街天橋等,建筑物基礎以筏基、箱基為主,1層~2層地下室。距結構外輪廓水平距離15 m~20 m。K9+616處區間隧道下穿婦嬰醫院過街通道,地板底距拱頂垂直距離為3.8 m,與區間正線平面正交。 場地內地下管網密集,主要沿青年大街分布,包括給水、電信、電力、熱力、煤氣、排污等。其中包括兩條斷面較大的污水渠,沿線路走向并與線路多次平面交叉,尺寸分別為2.00 m×1.50 m和2.4 m×1.68 m,基底豎直方向距結構拱頂6 m~12 m。3條Φ700,?Φ900,2 000×1 300直徑或斷面不等的排水管,埋深1.92 m~2.76 m。2條?Φ500,?Φ600給水管,埋深分別為1.07 m和2.1 m。 主要應對措施如下: 1)詳細調查各個建(構)筑物的結構及基礎形式,事先進行攝影像及評估、備案。2)在施工之前了解區間暗挖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地層變位的影響,明確這種影響的大小量級和范圍,明確危險可能發生的部位、方式及應采取的施工對策。3)建立以“防塌、限沉”為核心的技術控制原則。“防塌”一方面是指杜絕塌方事故發生,另一方面是指施工過程中務必把可能存在的塌方隱患降至最低。“限沉”一方面是指控制地面沉降,把工程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控制在規定范圍之內;另一方面是指沉降的控制除限制在上述的地表沉降標準內外,還要針對不同的環境特征建立不同的沉降控制標準,并在施工中嚴格執行。5 技術難點及對策5.1 市—青區間工法及斷面轉換復雜,施工工序轉換頻繁,施工風險高 主要對策如下: 1)根據斷面形式采取相應施工方法,嚴格按平面施工步驟圖和施工步序圖施工。單線單洞標準斷面,采用臺階法施工;單線單洞加寬斷面(包括人防段斷面),采用CRD法施工;雙線單洞大跨斷面,采用雙側壁導洞法施工;雙連拱斷面,采用中洞法施工。吃透平面施工步驟圖和施工步序圖,嚴格按步驟和程序施工。 2)信息指導施工。施工應根據本段區間特點,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地面建(構)筑物、地下管線等環境情況,充分利用現場監控量測信息指導施工,嚴格施工程序,在確保安全、技術先進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確切地預報破壞和變形等未來的動態,對設計參數和施工流程加以監控,以便及時掌握圍巖動態而采取適當的措施(如預估最終位移值、根據監控基準調整、修改開挖和支護的順序及時機等)。滿足作為設計變更的重要信息和各項要求,如提供設計、施工所需的重要參數(初始位移速度、作用荷載等)。 3)暗挖端墻開洞(大斷面轉換小斷面處),嚴格按步驟施工。 a.按正常步序施作大斷面洞室初襯,開洞處鋼格柵局部加密,沿小斷面洞室開洞拱部邊緣施作管棚并小導管注漿,對端墻掌子面進行封閉。b.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施作大斷面洞室二襯結構,洞口處設置暗梁作局部加強。c.待大斷面二襯結構達到足夠強度時,分段破除端墻掌子面,開挖小斷面洞室,同步分段密排架設鋼格柵,噴射混凝土。d.按正常施工步序開挖小斷面洞室土方、施工初襯,及時跟進施作二襯。 4)暗挖斷面漸變處施工(小斷面轉換大斷面處),嚴格按措施施工。本段區間小斷面向大斷面變化較多,除了相同工法不同斷面的轉換外,還有3種不同工法在隧道掘進過程中相互轉換。分別為臺階法轉向CRD法,CRD法轉向雙側壁導洞法,雙側壁導洞法轉向中洞法及臺階法轉向中洞法等幾種不同工法相互轉換。5.2 做好組織籌劃、確保降水效果是施工的難點 兩區間基本位于青年大街正下方,青年大街為沈陽市主要交通干道,交通流量大,道路兩側建(構)筑物密集,沈陽地鐵文明施工要求在區間沿線青年大街機動車道、兩側非機動車道、街道路口和出入口等處降水井施工盡量安排在夜間(晚9:00~早6:00)進行,降水井施工期間,應以一個降水井作為施工單位進行圍擋,且應留出至少3 m的人行通道,并在道路兩側分時進行,以保證一側行人道路的通暢。降水井的設置應避開重要路口和街口,另外高登大酒店、合鑫源大酒店門前以及中共沈陽市委員會院內等重要建(構)筑物不準施工降水井。限時限地施工,文明施工要求高是降水施工的難點。 施工場區存在多層地下水,粉質黏土層為隔水層,相互之間存在水力聯系,且地下水位較高,降水難度大。而保證無水作業是涉及區間及基坑安全開挖的關鍵所在,是保證施工安全的重點。 主要對策包括以下幾方面: 1)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降水專項工作小組,負責與各方面聯系、溝通、配合和協調。 2)在業主協助下,積極開展工作,主動與各相關單位建立聯系,維護、處理好各方面關系,按規定及時辦理施工所需證件和申請批準手續及諒解協議。 3)主動走訪施工影響范圍內的單位、居民,加強工程建設意義宣傳。減少夜間施工噪聲對群眾生活的影響,按規定給予施工補償。設置群眾來訪接待室,解決施工給他們帶來的困難,以贏得單位、居民的理解、諒解與配合。 4)編制詳盡的施工方案、預案和計劃,精心組織,嚴格工序,遵規守時,留出富余施工時間以應對突發事件。 5)采用反循環鉆機,配備移動式泥漿車、清洗車及充分的物質勞力儲備。 6)加強地質、水文調查,了解周邊水力聯系,測算涌水量,進行降水設計,確保降水可行、高效。 7)采用結構外井管降水,加強管理、維護,確保降水井正常運轉,并設置備用電源,保證降水不停頓。 8)通過既有降水井,建立地下水動態監測網,較準確地掌握場區地下水動態變化,根據水位變化情況調整開泵地段及開泵數量,同時建立沉降監測網,在抽水期間進行連續沉降,當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時,采取回灌措施。 9)由于孔隙潛水會出現排水不凈,存在殘留水現象,對開挖影響極大,采取用塑料花管外包尼龍紗網作為導流盲管,保證開挖安全。 10)對上、下水管道滲漏水等異常水或暴雨季節基坑積水,配備足夠備用潛水泵,采取緊急排水措施。6 結語 地鐵施工由于周邊環境的復雜性及敏感性,存在諸多的施工難點。本次沈陽市地鐵二號線一期工程線路的施工中,通過對工程中可能出現的技術難點進行預先的估計,合理安排施工組織及相關的協調工作。編制詳盡的施工方案、預案和計劃,精心組織,嚴格工序,遵規守時,留出富余施工時間以應對突發事件,使各種技術難點得以克服,工程項目取得圓滿成功。特發此文,希望對相關的工程人員有所幫助。參考文獻:[1]GB 50299-1999,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2]GB 50300-2001,建筑工程驗收統一標準[S].[3]譙 恒,李俊清.西安地鐵二號線施工與環境保護及其應對措施[J].山西建筑,2008,34(3):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