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可能原因
365TRANBBS交通站365jt.com    大體積混凝土墩臺身或基礎等結構裂縫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各類裂縫產生的主要影響因素如下:
365交通站365jt.com    1、收縮裂縫。混凝土的收縮引起收縮裂縫。收縮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縮就越大。選用水泥品種的不同,干縮、收縮的量也不同。
365交通站365jt.com 混凝土逐漸散熱和硬化過程引起的收縮,會產生很大的收縮應力。如果產生的收縮應力超過當時的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就會在混凝土中產生收縮裂縫。在大體積混凝土里,即使水灰比并不低,自身收縮量值也不大,但是它與溫度收縮疊加到一起,就要使應力增大,所以在水工大壩TRANBBS施工時早就將自身收縮作為一項性能指標進行測定和考慮。
365交通站365jt.com    2、溫差裂縫。混凝土內外部溫差過大會產生裂縫。主要影響因素是水泥水化熱引起的混凝土內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溫差過大。特別是大體積混凝土更易發生此類裂縫。
365交通站365jt.com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一般要求一次性整體澆筑。澆筑后,水泥因水化引起水化熱,由于混凝土體積大,聚集在內部的水泥水化熱不易散發,混凝土內部溫度將顯著升高,而其表面則散熱較快,形成了較大的溫度差,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此時,混凝齡期短,抗拉強度很低。當溫差產生的表面抗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則會在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縫。
365交通站365jt.com    3、安定性裂縫。安定性裂縫表現為龜裂,主要是因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而引起的。
365交通站365jt.com    二、裂縫的防治措施
365交通站365jt.com    1、TRANBBS設計措施
365交通站365jt.com 1) 精心設計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膠比)二摻(摻高效減水劑和高性能引氣劑)一高(高粉煤灰摻量)”的設計準則,生產出高強、高韌性、中彈、低熱和高極拉值的抗裂混凝土。
365交通站365jt.com    2)增配構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配筋應采用小直徑、小間距。全截面的配筋率應在0.3-0.5%之間。
365交通站365jt.com 3)避免結構突變產生應力集中,在易產生應力集中的薄弱環節采取加強措施。
365交通站365jt.com 4)在易裂的邊緣部位設置暗梁,提高該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
365交通站365jt.com 5)在結構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施工時的氣候特征,合理設置后澆縫,保留時間一般不小于60天。如不能預測施工時的具體條件,也可臨時根據具體情況作設計變更。
365交通站365jt.com    2、施工措施
365交通站365jt.com 1)嚴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質量和TRANBBS技術標準,選用低水化熱水泥,粗細骨料的含泥量應盡量減少(1-1.5%以下)。
365交通站365jt.com 優選混凝土各種原材料。在條件許可情況下,應優先選用收縮性小的或具有微膨脹性的水泥。骨料在大體積混凝土中所占比例一般為混凝土絕對體積的80%-83%,應選擇線膨脹系數小、巖石彈模較低、表面清潔無弱包裹層、級配良好的骨料。砂除滿足骨料規范要求外,應適當放寬石粉或細粉含量,砂子中石粉比例一般在15%-18%之間為宜。粉煤灰只要細度與水泥顆粒相當,燒失量小,含硫量和含堿量低,需水量比小,均可摻用在混凝土中使用。高效減水劑和引氣劑復合使用對減少大體積混凝土單位用水量和膠凝材料用量,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力學、熱學、變形、耐久性等性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也是混凝土向高性能化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分。
[1][2]下一頁
[NextPage]
365交通站365jt.com    2)細致分析混凝土集料的配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減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摻加塑化劑和減少劑。
365交通站365jt.com    3)采用綜合措施,控制混凝土初始溫度。
365交通站365jt.com    4)根據工程特點,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強度,可以減少用水量,減少水化熱和收縮。
365交通站365jt.com 5)加強混凝土的澆灌振搗,提高密實度。
365交通站365jt.com 6)混凝土盡可能晚拆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溫度不應下降15℃以上,混凝土的現場試塊強度不低于C5。
365交通站365jt.com 7)采用兩次振搗技術,改善混凝土強度,提高抗裂性。
365交通站365jt.com 8)根據具體工程特點,采用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
365交通站365jt.com 9)對于高強混凝土,應盡量使用中熱微膨脹水泥,摻超細礦粉和膨脹劑,使用高效減水劑。通過試驗摻入粉煤灰,摻量15%-50%。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