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如何把工程造價的發生控制在批準的造價限額以內,隨時糾正發生的偏差,以保證項目管理目標的實現,以求在各個建設項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下面就標底在工程造價控制中的作用做一討論。
一、標底概念及編制依據和應注意的事項
1、標底是由主業主組織專門人員為準備招標的那一部分工程或設備,或工程和設備都有而計算出的一個合理的基本價格。它不等于工程(或設備)的概預算,也不等于合同價格。標底是招標單位的絕密資料,不能向任何元關人員泄漏。我國國內大部分工程在招標評標時,均以標底上下的一個幅度(5%-10%)為判斷投標是否合格的條件。標底一般是以概預算為基礎編制的,標底價:包括招標工程總造價,單元造價,鋼材、木材、水泥總用量及其單方用量,其中沒有三材指標而需要議價采購的應注明其數量、單位價差及差價總金額,招標工程總造價中的所含各項費用的說明,包括包干系數或不可預見費用的說明和工程特殊技術措施費的說明。
招標工程標底總價總工期的計算中一般不包括下列因素:①增加建筑面積或改變結構類型②改變建筑設計標準和建筑使用功能③因建設單位提供的地質勘察資料或地下管網,通道資料與現場實際情況不符合而引起的工程處理費用④人力不可以抗拒的自然災害等。
此外在標底總價中一般不包括合同期內尚未公布的季度竣工調價系數(包括標底編制期已公布的季度竣工調價系數)和議價采購的價差部分。
2、編制標底依據
①全部設計圖紙和有關設計說明(其深度必須滿足投標書的要求);
②國家或當地建設主管部門頒發的建筑安裝工程概(預)算定額,取費標準及其他有關規定;
③經批準的設計概(預)算和投資計劃等;
④建設部頒發的工期定額和當地的補充規定;
⑤工程技術復雜程度、施工現場條件、材料來源、質量要求和風險責任等;
⑥巳批準的招標文件;
3、編制標底應注意的事項
①標底由招標單位編制,送工程合同預算審查部門審查確認并報招標主管理單位核準;
②標底價格必須控制在批準的總概算(或修正概算)及投資包干的限額內;
③編制標底應以設計圖紙為依據,標底價格及工期的計算應執行國家或地區所頒發的概(預)算定額和有關規定。人工、機械、臺班及材料價格的變動因素,施工不可預見費或包干系數以及工程需要增加的措施費等應列標底;
④一個招標工程只允許編一個標底;
⑤標底必須封存,開標前嚴格保密;
⑥標底是否正確首先取決工程量表是否正確,因而在工程量表中要盡量減少漏項,并盡可能計算無誤,力爭計算工程量的誤差控制在實際工程量的±5%以內,以防止加漏項和工程量差別太大而引起的索賠;
二、工程造價的概念
1、工程造價有兩種含議:A工程造價是指建設一項工程預期開支或實際開支的全部固定資產投資費用;B工程造價是指工程價格,即工程承發包價格,它是在建筑市場通過招投標、由需求主體投資者和供給主體建筑商共同認可的價格。兩種含義是從不同角度把握同一事物的本質,都是對客觀存在的概括。
2、工程造價構成:A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用;B建筑安裝工程費用;C工程建設其他費用;D預備費;E建設期貸款利息。
3、工程造價計價的依據
所謂工程造價計價依據,是用以計算工程造價的基礎資料的總稱。包括工程造價定額、工程造價取費費率、造價指標基礎單價、工程量計算規則以及政府主管部門發布的各有關工程造價的經濟法規、政策等。
1)工程造價定額:A預算定額B概算定額;
2)造價指標:A概算指標;B投資估算指標;C萬元指標;
3)取費定額:A其他直接費定額;B現場經費定額;C間接費定額;D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定額;E建筑安裝工程計劃利潤率;
4)工期定額:A建設工期;B施工工期;
5)基礎單價:A勞動力的單位價格:B材料單位價格;C施工機械臺班單價;D設備費單價;
6)工程造價指數;
7)有關工程造價的經濟法規政策。
4、工程造價計價依據的主要作用
1)計算分析工程造價的重要依據;
2)投資決策和工程決策的重要依據;
3)促進施工企業、生產企業技術進步,降低社會平均必要勞動量;
4)政府對工程建設進行宏觀調控,對資源配置進行預測和平衡的重要依據;
5)是各類造價信息反映工程建設經濟活動的重要依據。
三、標底在工程造價控制中的作用
通過上面對標底和工程價格的闡述,標底是招標工程的預期價格,也是業主設定的最高限額價格。按規定我國現行工程施工招標的標底,應在批準的概算或修正概算以內,由招標單位確定,這是用標底控制工程造價的前提。對承包商的投標,它的報價必須以標底為尺度來考慮,中標者承包也是以它的報價為準來簽訂合同,這就確定了承包投資控制的目標,所以總起來說,標底對工程造價的控制作用,是把工程造價牢牢地控制在業主愿意出的最高價格之內o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說,也就是把造價控制在設計概算之內,而從監理的角度來說,監理單位既要在編制標底中進行監理,也要在評標中進行監理,還要在施工中進行監理,從而實現監理對全過程投資控制的作用。
總之,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把技術與經濟相結合,要通過技術比較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正確處理技術先進與經濟合理兩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力求在技術先進條件的經濟合理,在經濟合理基礎的技術先進,把控制工程造價觀念滲透到各項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之中。
一、標底概念及編制依據和應注意的事項
1、標底是由主業主組織專門人員為準備招標的那一部分工程或設備,或工程和設備都有而計算出的一個合理的基本價格。它不等于工程(或設備)的概預算,也不等于合同價格。標底是招標單位的絕密資料,不能向任何元關人員泄漏。我國國內大部分工程在招標評標時,均以標底上下的一個幅度(5%-10%)為判斷投標是否合格的條件。標底一般是以概預算為基礎編制的,標底價:包括招標工程總造價,單元造價,鋼材、木材、水泥總用量及其單方用量,其中沒有三材指標而需要議價采購的應注明其數量、單位價差及差價總金額,招標工程總造價中的所含各項費用的說明,包括包干系數或不可預見費用的說明和工程特殊技術措施費的說明。
招標工程標底總價總工期的計算中一般不包括下列因素:①增加建筑面積或改變結構類型②改變建筑設計標準和建筑使用功能③因建設單位提供的地質勘察資料或地下管網,通道資料與現場實際情況不符合而引起的工程處理費用④人力不可以抗拒的自然災害等。
此外在標底總價中一般不包括合同期內尚未公布的季度竣工調價系數(包括標底編制期已公布的季度竣工調價系數)和議價采購的價差部分。
2、編制標底依據
①全部設計圖紙和有關設計說明(其深度必須滿足投標書的要求);
②國家或當地建設主管部門頒發的建筑安裝工程概(預)算定額,取費標準及其他有關規定;
③經批準的設計概(預)算和投資計劃等;
④建設部頒發的工期定額和當地的補充規定;
⑤工程技術復雜程度、施工現場條件、材料來源、質量要求和風險責任等;
⑥巳批準的招標文件;
3、編制標底應注意的事項
①標底由招標單位編制,送工程合同預算審查部門審查確認并報招標主管理單位核準;
②標底價格必須控制在批準的總概算(或修正概算)及投資包干的限額內;
③編制標底應以設計圖紙為依據,標底價格及工期的計算應執行國家或地區所頒發的概(預)算定額和有關規定。人工、機械、臺班及材料價格的變動因素,施工不可預見費或包干系數以及工程需要增加的措施費等應列標底;
④一個招標工程只允許編一個標底;
⑤標底必須封存,開標前嚴格保密;
⑥標底是否正確首先取決工程量表是否正確,因而在工程量表中要盡量減少漏項,并盡可能計算無誤,力爭計算工程量的誤差控制在實際工程量的±5%以內,以防止加漏項和工程量差別太大而引起的索賠;
二、工程造價的概念
1、工程造價有兩種含議:A工程造價是指建設一項工程預期開支或實際開支的全部固定資產投資費用;B工程造價是指工程價格,即工程承發包價格,它是在建筑市場通過招投標、由需求主體投資者和供給主體建筑商共同認可的價格。兩種含義是從不同角度把握同一事物的本質,都是對客觀存在的概括。
2、工程造價構成:A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用;B建筑安裝工程費用;C工程建設其他費用;D預備費;E建設期貸款利息。
3、工程造價計價的依據
所謂工程造價計價依據,是用以計算工程造價的基礎資料的總稱。包括工程造價定額、工程造價取費費率、造價指標基礎單價、工程量計算規則以及政府主管部門發布的各有關工程造價的經濟法規、政策等。
1)工程造價定額:A預算定額B概算定額;
2)造價指標:A概算指標;B投資估算指標;C萬元指標;
3)取費定額:A其他直接費定額;B現場經費定額;C間接費定額;D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定額;E建筑安裝工程計劃利潤率;
4)工期定額:A建設工期;B施工工期;
5)基礎單價:A勞動力的單位價格:B材料單位價格;C施工機械臺班單價;D設備費單價;
6)工程造價指數;
7)有關工程造價的經濟法規政策。
4、工程造價計價依據的主要作用
1)計算分析工程造價的重要依據;
2)投資決策和工程決策的重要依據;
3)促進施工企業、生產企業技術進步,降低社會平均必要勞動量;
4)政府對工程建設進行宏觀調控,對資源配置進行預測和平衡的重要依據;
5)是各類造價信息反映工程建設經濟活動的重要依據。
三、標底在工程造價控制中的作用
通過上面對標底和工程價格的闡述,標底是招標工程的預期價格,也是業主設定的最高限額價格。按規定我國現行工程施工招標的標底,應在批準的概算或修正概算以內,由招標單位確定,這是用標底控制工程造價的前提。對承包商的投標,它的報價必須以標底為尺度來考慮,中標者承包也是以它的報價為準來簽訂合同,這就確定了承包投資控制的目標,所以總起來說,標底對工程造價的控制作用,是把工程造價牢牢地控制在業主愿意出的最高價格之內o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說,也就是把造價控制在設計概算之內,而從監理的角度來說,監理單位既要在編制標底中進行監理,也要在評標中進行監理,還要在施工中進行監理,從而實現監理對全過程投資控制的作用。
總之,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把技術與經濟相結合,要通過技術比較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正確處理技術先進與經濟合理兩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力求在技術先進條件的經濟合理,在經濟合理基礎的技術先進,把控制工程造價觀念滲透到各項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