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十九至二十日,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在杭州召開的貫徹實施《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以下簡稱“計價規范”)座談會上獲悉,目前,全國將定額計價全部改變為清單計價僅占30%,建設部提出《計價規范》作為國家標準頒布實施后,要在2—3年內使建設工程招投標中,工程量清單計價占主導地位。由此可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施工作迫在眉睫,任務重、時間緊,我們必須抓緊學習,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積極準備,全面推行。由于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改革力度大,涉及面廣,任重道遠。因此,筆者試圖結合工作實際,就如何加快實施工程量清單計價工作,談一些膚淺的認識,與同行探討。
一、深入學習計價規范,盡快轉變觀念。
要想把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盡快在工作中貫徹實施,關鍵是學習。特別是我們造價從業人員要不斷提高對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認識,全面準確地把握工程量清單計價的理論問題,從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概念入手,明確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意義,掌握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特點、作用與地位,區分計價規范與現行消耗定額的關系,理清工作思路,熟悉并掌握規范內容和操作方法。按照計價規范的要求,在招投標工作中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
與此同時,要盡快轉變觀念,這是我們造價從業人員面臨的一大課題。特別是執行《計價規范》的建筑施工企業多年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依據傳統的預算定額計價模式束縛了思想,面對計價規范的賦予的自主報價的權利還不適應。相對的組織機構也不健全。特別是計價人員僅有計算工程量和使用定額的技能,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計價工作需要,其素質有待于提高。因此,我們必須增強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的意識、投標風險意識、合同管理意識。為最終建立由政府宏觀調控,市場有序競爭形成工程造價的管理體制奠定基礎。
二、正確處理計價規范與現行消耗量定額的關系
有人認為“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定額就沒用了”。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岸~”計價作為一種計價方式,今后還將存在于工程承包計價活動中,即使今后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工程承發包中占有主導地位,它仍然是一種補充。定額的作用分別體現于建設部令第107號“建筑工程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和國家標準“建設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中。招標工程如設標低,它是編制標底的依據,并作為投標報價的參考。我們在日常的實際工作中,設計單位編制施工圖預算,業主預測工程投資,造價管理部門編制概算定額、估算指標、法院及仲裁機關處理造價糾紛等,均離不開現行定額,所以定額作為一種反映社會生產力水平的社會平均消耗量指標,將在今后經濟工作中長期發揮重要作用。
其次,我們從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編制《計價規范》的原則中確信,《計價規范》的編制,堅持以現行的全國統一工程預算定額為基礎,特別是項目劃分、計量單位、工程量計算規則等方面,盡可能多的與定額銜接。清單項目的設置,是根據工程量清單計價特點,在現行定額項目劃分基礎上進行綜合、整理和調整而形成的。同時,還明確規定了現行消耗量定額是計價規范的配套文件。仍然堅持國家和省兩級管理的原則,計價規范中只有四統一,沒有消耗量。業主編制標底企業投標報價時還需要根據或參照各省發布的消耗量。我省去年5月25日頒布施行的浙江省建設工程造價計價規則和計價依據(2003版),是由省造價管理總站組織全省130余名建設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經過兩年多時間編制完成的。在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向工程量清單計價相銜接,體現了我省生產力平均水平。不論是采用定額計價,還是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它都將在正確確定和有效控制項目投資方面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三、理清工作思路,盡快創造執行計價規范的條件。
工程量清單計價是一種新的計價模式,它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工作方法。我們應善于探索,認真學習,創造條件,盡快開展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工作。
1、利用信息技術平臺,盡快建立數據庫和信息網絡。
工程量清單計價是市場形成工程造價的主要形式。因此了解和掌握市場行情及收集各種相關信息,對實施工程量清單計價有著重要的作用。正如鄧小平同志曾指出:“做管理工作的人沒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靈?!币虼宋覀儽仨毝嗲馈⑷轿坏厥占?、掌握人工、材料、機械臺班等與工程相關的價格信息、工程承發包價格信息、工、料、機消耗量信息以及成本、造價指數等相關的價格信息數據庫和信息網,實現與造價網聯網,進行清單編制和造價管理現代化。
2、盡快組織編制企業定額工作。
企業定額是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工作的必要前提。企業定額是企業生產技術能力、管理能力等綜合實力的體現,它要有一個完善的企業管理機制作保障,只有依靠先進的管理理念,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不斷降低成本,確保企業定額先進性和競爭性。因此,有條件的大中型企業應組織專業人員,’加快編制企業定額,以達到企業自主計價報價參與市場競爭得以合法化。
但目前要讓所有企業都擁有一套專業配套、項目齊全,既符合工程所在地實際情況的企業定額難度較大,主要原因,一是技術力量所限難以做到;二是需投入大量的人、財、物力,都值得企業思索。筆者認為,是否可把工程內容一分為二,對于市場競爭空間較小的工程實體部分,直接參考使用當地造價部門制訂的計量或計價定額計價報價,而對于市場空間較大的間接消耗部分,應當根據企業自身情況編制自己的費用定額用以計價報價。這是既符合《計價規范》提出的計價原則,又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
3、積極營造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適應環境。
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的推廣,需要有一個與其相適應的環境。因為計價方式的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招標投標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結算等諸多管理環節的配套改革。據了解,目前一些地區現行的招標投標仍沿用老辦法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這些地區的評標辦法規定,招標時必須據當地建設主管部門發布的反映社會平均水平的計價依據編制標底,同時規定了有效報價偏離標底的上下限,超出這個區間者將失去競標資格。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之后,這樣的評標辦法必須徹底改變。因為人為統一確定的報價下限與不同企業的個別成本無有機聯系,用此標準沒有科學根據,使報價較低者失去競標資格,同時也違反了《招標投標法》關于投標報價不低于企業個別成本,且經評審投標價格最低的中標原則。因此,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改革力度大,涉及面廣就需要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需要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和各級招投標管理部門的通力合作,營造相適應的環境,才能確保計價規范貫徹執行。
4、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隊伍。
在新的形勢下,對工程造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培養和造就具備工程、經濟和管理等知識與豐富實踐經驗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具備科技、創新、開放、競爭和求實意識。在專業素質、知識結構和職業技能、綜合分析能力以及政策、法規意識、及職業道德等方面,要加強繼續教育和培訓,需要跟上新技術、新結構、新設備、新工藝的發展,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針對工程量清單計價工作,我們要積極做好應對工作。在充分認識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工作的特點和重要意義的基礎上,認真學習和深刻了解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要領,熟悉《計價規范》,并正確理解,消化掌握,嚴格執行。這是做好此項工作的最根本條件,也是做好此項工程的基礎。
清單計價是我國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規范和發展建筑市場的一項重大舉措。目前的實施狀況顯然不令人樂觀。因此,需要我們造價從業人員和各級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以及企業界人士共同努力,加大對清單計價的實施力度,同時完善《計價規范》本身以及相關配套制度和措施。我們相信:實現“國家宏觀調控、企業自主報價、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的工程造價管理目標已為時不遠。
(作者陳崇慰杭州慎和工程造價咨詢事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