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五”期間,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從過去那種施工企業只能依賴于定額的被動狀態,轉變到開始并迅速普遍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控制造價,這是一種飛躍但相對于在“十一五”期間我們將面臨的新的挑戰,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改革,任重道遠。
首先,“十一五”期間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指導思想應該是進一步完善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程量清單計價辦法的配套措施,按照投資體制和建筑業體制改革與發展的總體要求,構建能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及時發布反映社會平均水平的造價和價格信息,加強和規范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和注冊造價工程師的管理,建立相應的市場清出制度和信用體系。
其次,隨著國務院投資體制改革和政府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的進一步全面實施,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應更加重視為建設前期決策階段服務的基礎工作,如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投資估算、設計概算的編制等工作,尤其在政府投資的工程項目中更應推行全過程造價管理,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工程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第三,在“十一五”期間,工程造價管理仍應繼續以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為工作重心,加強建設工程招標投標階段的造價管理,例如:對招標單位盲目壓價和投標人低于成本價的報價應加強監管力度,引導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合理定價,以維護建筑市場有序的競爭環境,為建筑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第四,明確“十一五”期間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的主要任務:繼續深化工程造價計價方式的改革。按照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通過招標投標競爭定價機制,來規范建設工程發、承包階段的工程造價將逐步得到認同和完善;提高工程造價執業人員的業務水平;積極構建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
在“十一五”期間,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研究建立較高層次的法律法規,為開展全過程造價管理奠定基礎。為此,在工程造價管理的重點工作中,首先應做好為工程建設前期可行性研究中投資估算、設計概算服務的估算指標、概算指標及其相應編制辦法的制定、修訂工作。其次,在工程實施階段,按照政府投資工程實施方式改革的要求,加強對政府投資工程招標、投標、施工合同簽訂以及工程結算等環節計價的監督管理,盡快消除在招投標中壓級、壓價、工程款結算難等現象,使建設工程實施階段的有關計價行為得到規范,為建立公平、公正和競爭有序的建設市場秩序創造條件。
4、加快建立建設工程造價信息系統。為提高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水平,“十一五”期間應加快全國建設工程造價信息系統的規劃和建設步伐,其重點是盡快制定工程造價信息數據標準、開通中國建設工程造價信息網站和建立符合現行管理體制及市場機制的工程造價信息管理工作機制。
(轉自項目管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