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開慶
(柳州陽和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廣西 柳州 545006)
【摘 要】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無標底招投標是我國工程招投標體制改革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文章闡述了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無標底招投標是市場經濟必然要求,分析了無標底招投標的優點,以及在我國全面實行無標底招投標應具備的條件,并總結了實行無標底招投標的意義。
【關鍵詞】工程建設;工程量清單;無標底;招投標
【中圖分類號】 TU7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23(2005)11-0115-02
【收稿日期】2005-07-05
【作者簡介】梁開慶,供職于柳州陽和開發投資有限公司。
一、工程造價競爭是市場經濟必然要求
我國正式加入WTO后,在建筑業實行了工程承發包中的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執業資格的注冊制度等,已經縮小了我國建筑業管理體制與國際慣例的距離。但是面對進一步開放的市場,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按照國際慣例來實施工程建設和管理。建設工程要根據使用要求單件設計,不同工程之間在造價上缺乏可比性,而且工程造價數目巨大,如何合理確定工程造價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課題。工程招投標是目前確定工程造價的主要途徑,因而它是建設市場的關鍵性環節。
(一)確定工程造價的三種典型模式。我國工程建設造價確定,有三種較典型的模式。其一是在完全的計劃經濟條件下所采用的“量價合一、統一量、統一價、統一圖紙、統一計算規則”的定價體系,由政府部門確定和分配建設工程任務,由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根據上述的定價體系確定工程造價,并以此作為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之間工程價款結算的主要依據,而作為業主的建設單位在工程建設定價方面幾乎無發言權。這是我國在改革開放前及20世紀80年代初期確定工程造價時采用的主要方式。其二是通過工程招投標方式來承發包工程,由業主或業主委托中介機構編制標底,允許投標方按照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預算定額、費用定額等編制標書報價,但明確規定報價必須在以標底為中心的一定區間內,否則將作為廢標,失去工程承包機會。在報價符合規定要求的前提下,再根據報價與標底的偏離程度、投標單位企業信譽、施工組織和技術方案的合理性等多種因素綜合評分,以得分高者中標。這種方式稱為有標底招投標法。其三是在第二種方法的基礎上,對工程計價方法進一步市場化,業主不再編制標底,在招投標過程中,對經審查合理的最低報價者中標,在招投標過程中,對經審查合理的最低報價者中標,這就是所謂的“無標底”招投標方法。已經有一些經濟發達省市已先后引入這種方法。
(二)有標底招投標法的弊端。第一種計價模式現基本上已遭淘汰,現只針對第二種計價模式的弊端進行閘述。雖然在第二種計價模式下業主在選擇施工單位和確定工程造價方面有了較大的自主權,對控制工程造價、保證工期與質量起到了較大作用,但仍存在明顯的缺陷和不合理性。其主要問題有:
1.不利于投標人的充分競爭。招投標制度的本意就是在公平、公正、公開的條件下,讓參與投標的各方發揮自身優勢,壓倒競爭對手,獲得中標機會。而在標底的局限下,投標單位只能根據統一的預算定額和費用定額報價,以求最接近標底的目的,使得投標競爭演變成“預算競賽”,投標單位自身所擁有的管理水平優勢、技術水平優勢、物資采購渠道優勢等在報價上無法體現。把競爭范圍限制到了無法再小的范圍,從而無法實現招標者降低工程建設成本、謀求最低合理報價的初衷。
2.不利于提高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預算定額、費用定額是根據社會平均水平編制的,在有標底的招投標制度下,施工企業要根據社會平均水平去編制投標報價,對采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去降低個別成本缺乏緊迫感,滿足于現有管理水平,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惰性,對提高我國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不利。
3.價格不能正確反映市場供求情況。招標方編制標底和投標方編制報價都是以定額為依據的,而預算定額和費用定額都存在著滯后性。定額本身的編制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待其編成時已與當時價格不符,更何況一次定額編制完成后要沿用好多年,在價格方面的滯后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此基礎上編制的標底和投標報價都是無法正確反映現時的價格水平的。
4.容易產生腐敗現象。由于以是否接近標底作為評價的主要依據,報價的目標瞄準標底,越接近越好。但是在同一套圖紙、同一套定額的條件下,由于企業管理水平的不同,施工方案的不同,編制人員著眼點不同,得出的造價也會不同。為謀求中標機會,引發施工企業通過行賄等不正當手段套取標底,導致腐敗現象的產生。
二、無標底招投標的優點
通過對招投標工作實踐分析來看,無標底與有標底招投標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優點:
(一)更有利于降低工程造價提高項目投資效益。 “無標底”招投標取消了“有效標”的框框,不再設立以標底價格為核心的中標上下限范圍,投標人根據實物工程量清單和招標文件,結合自身實力自主報價,這樣就有利于那些通過采用先進技術、實行科學管理而降低報價的投標人發揮其在價格上的競爭優勢,不斷降低社會平均勞動消耗水平,使工程造價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投資效益。
(二)更有利于促進投標人提高技術和管理方面的競爭能力。無標底招投標的出發點并不是以犧牲承包商的經濟利益來換取業主降低造價、節約投資的效益,而是要求承包商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充分考慮技術方案的先進性、可靠性和經濟性,通過先進的技術管理來降低造價,節約成本,降低消耗,達到贏利的目的。實踐證明,雖然承包商的中標價比業主預期價格有較大幅度的降低,但還是有利可圖的。
(三)杜絕了摸標底、泄標底的現象。有標底招投標時,標底在評標定標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投標人要想中標,必須使自己的報價盡可能接近標底合理幅度下限,這在客觀上滋生了招投標過程中的不正之見。無標底招投標,意味著無標底可摸、可泄,這樣有利于促進投標人集中精力進行正當而合理的競爭。
(四)評標原則和方法較為科學。無標底招投標與有標底招投標的根本區別主要體現在商務標的評標原則和方法上。無標底招投標評標做法一般為:首先排除投標人異常報價,即報價有明顯開口或錯誤者、最高報價高于次高報價一定比例者以及最低報價低于次低報價一定比例者(視項目而定,一般為10%~15%);然后以各投標人正常報價的算術平均值作為基準價,并規定相應的商務標基準分;各投標人的報價比基準價每增加一定比例減一定的分數,每降低一定比例加一定的分數,從而算出各投標人的商務標得分,按照這樣的評標原則和方法,在正常報價范圍內,最低報價者商務標得分最高。而當進行有標底招標時,由于設有標底,一般要求投標報價控制在標底的合理幅度內,合理幅度普遍控制在標底的±5%,甚至±3%以內,往往報價越接近標底合理幅度下限者,其商務標得分最高,而報價較低者,尤其那些采用先進技術與措施,企業信譽良好而報價低于上述合理幅度下限者,反而缺乏競爭力,甚至成為廢標。
(五)有利于跟國際招投標慣例接軌。“無標底”招投標借鑒的正是國際通用的做法,這樣有利于國內企業與國際慣例接軌,為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戰打下基礎。
三、實行無標底招投標應具備的條件
要在我國全面推行真正意義上的無標底招投標,必須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解決好管理體制不順、行政干預嚴重的問題。目前,雖然我國各地均已設立集中的招投標場所,即有形建筑市場或稱工程項目承發包交易中心,但由于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在職能和管理范圍上交叉重疊、甚至濫用行政權力,從而導致管理職責不明、相互牽制,行政干預嚴重,這些問題若不注意解決,勢必引起建設市場混亂和建設交易活動不規范。
(二)建立與健全招投標法律結構體系,規范建設市場。作為建設市場“龍頭”的招投標,尤其是“無標底”招投標,更需要有關部門出臺與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并使之得到切實的貫徹執行,從而規范市場規范各市場主體的行為,以確保“無標底”招投標的順利進行。建設工程招投標是一個相互制約、相互配套的系統工程,就目前而言,工程質量、招投標、合同管理等均出臺了相應的法律條例(雖然還有待完善),唯獨工程造價管理沒有,因此急需出臺關于工程造價管理方面的法律,以解決“無標底”報價、造價結算及計價依據管理存在的問題,2004年10月20日財政部和建設部共同制訂并印發了《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暫行辦法》,為工程價款結算活動提供了依據,但仍未能從法律、法規的高度來規范工程造價的管理工作。
(三)加快工程造價計價依據的改革,采用科學合理的定額與費用構成。在定額管理上,采用統一消耗標準,實行量價分離,在我國已有的預算定額的基礎上,提煉成統一消耗標準定額發布。借鑒國際慣例中成功經驗,盡快編制出臺一個全國性的通用工程的工程量計算規則,以法律形式頒布,使工程實體計量達到全國統一,各行業可在此基礎上補充行業特點強的工程量計算規則,改變目前工程量計算規則與國際不接軌的現象。
(四)加強資質審驗與績能考核。加強在招投標過程中對企業資質的審核,加強對項目經理的能力和實績的考核,防止掛靠現象的發生,防止投標時申報的合格的項目經理在實際施工時由不合格項目經理替換現象的發生。
(五)及時提供工程造價信息。要形成完整的工程造價信息系統,及時為施工企業提供準確的材料、設備、人工等價格信息,為施工企業準備編制工程報價提供詳實的資料。
(六)嚴格履約保證。要依法建立履約保證金制度,防止投標企業低價中標后逃標和在施工中以各種借口要求變更承包合同、試圖提高合同造價的現象產生,嚴格執行合同價。
(七)建立科學的評標定標原則和方法。目前國內還缺乏一個公正合理、科學先進、操作準確的評標方法,致使一些招標人仍單純看重報價高低,以取低標為主;評委成員中技術經濟專家比例偏低;評標過程中自由性、隨意性較大,規范性不強;評標中定性因素多,定量因素少,缺乏客觀公正;開標后議標現象仍然存在,甚至把公開招標演變成透明度極低的議標。
四、結 語
綜上所述,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無標底招標是我國工程招標模式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它符合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符合《招標投標法》精神,符合國際慣例,它能充分體現投標人的經營與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的競爭能力。在實踐中也證明這在降低工程造價、促進工程承發包中的公平競爭、遏止腐敗等方面的重大作用。我們要在理論和實踐上進一步完善無標底招投標方法,使得我國在工程建設領域進一步與國際慣例接軌,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Z]. 1998.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管理方法[Z]. 2001.
[3] 杜曉玲.關于工程量清單的研究[J].建筑經濟,2001,(4).
[4] GB50500-200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S].
[5] 吳之明,唐曉陽. 國際工程承包與建設項目管理[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7.
[6] 曹吉鳴.工程項目無標底招標探討[J].基建優化,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