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交通建設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去年受美國經濟的影響,我國為了拉動經濟內需,促進經濟增長,高速公路建設得到快速發展,我省三年決戰投入公路建設資金1100億,收費局直接管養的公路里程將達到361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39.7公里,一級公路472.8公里,地市和企業管理的高速公路還有93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將達到4069.7公里。高速公路的里程增多將有效緩解因社會經濟的增長給交通運輸帶來的壓力,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高速公路運輸行業存在的安全行車隱患,下面我就高速公路工作過程中所經歷的安全運輸問題談一談個人的認識,僅供參與。
首先我們要了解高速公路運輸過程中存在的隱患及成因,通過近十年的工作接觸,運輸行業大致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隱患:
一是司機疲勞駕駛,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此類案件占總事故率的40%左右。2005年7月的一天,大約在早晨3時左右,筆者與巡邏人員在哈伊高速公路巡邏,當巡邏車輛行至康金服務區時,一輛白色金杯面包車左右搖晃著對向駛來,在沒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撞向路邊的波形板,兩人從前風檔處彈出,汽車前滾一周后側翻在路邊。側翻時一名乘客從車內滾落并與一名被彈出者一同壓在車下,當我們繞過匝道到達出事地點時,已有2人當場死亡,一人重傷。重傷者當時也被壓在車下,因無大型破拆工具,且出事地點距最近的醫院20公里左右,120急救車輛無法及時趕到,重傷者在十幾分鐘后死亡。車內還有一名幸存者,受輕微傷。在調查中了解到:四人為朋友關系,且有兩人為親屬關系,事發前一天去綏化與當地朋友聚會,一天一夜未睡,聚會結束后四人直接返往哈爾濱,且只有一名司機,因疲勞過度,駕駛車輛過程中處于半清醒狀態,導致辭慘劇發生。2008年剛剛進入初冬的一天,筆者與同事在后半夜巡邏時,發現一臺同向貨車在前面左右搖晃著向前行駛,如同一個醉酒的人,執法人員不敢用話筒提醒,以免司機受驚擾發生事故,只好用車燈提示他,大約行駛三公里左右,貨車司機才清醒過來,并在緊急停靠帶停車。執法人員詢問司機才了解真相:該車只有一名司機和一名車主,為了趕時間送貨,司機已經連續駕駛一天兩夜未休息,長時間駕駛車輛導致身心疲勞,出現上述令人驚心的場面。更有甚者,貨車翻倒在路邊的玉米垛上,司機竟渾然不知仍然酐睡!可見司機的安全意識已經淡漠到何種程度。難道司機真的沒有安全防范意識、漠視自己與他人的生命于不顧嗎?答案是否定的,經過與大量的司機了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利益驅使,錢比命貴。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車輛更多地走進千家萬戶,運輸業同行之間的競爭已是不爭的事實,十年前的運輸業是制度不健全的黃金時期,養車跑運輸是掙錢的捷徑,致使大部分人嘗到了甜頭,也使很多人撈到了第一桶金。多年的走南闖北也為他們積累了更多的運輸經驗,這里也包括運輸掙錢的信息、國家法律的空子如何去鉆等等。但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運輸市場的進一步規范管理,提高利潤的方法便轉向了車本身和對司機的要求上,于是便產生了超限超載運輸的破壞公路行為。但隨著加大治理超限超載的打擊力度,他們又將目光盯在對司機的要求上,因大部分司機是雇傭人員,加大他們的勞動強度,多拉快跑提高車輛的使用效率,達到掙錢的目的。所謂的多拉是指不超過法律要求的限定裝載標準,使車達到最佳裝載狀態。快跑是在部分限速路段保持規定速度,無監控的路段超速行駛,使人和車處于長時間的連續工作狀態,時間就是金錢在這里得到了充分體現。經常跑運輸的司機都知道哪條路哪個位置有監控,只在通過監控點的時候按規定行駛,無監控地段便成了開車的瘋子,更多地段的監控在夜間都是瞎子,形同虛設,而貨車幾乎是夜間行駛,車主和司機更是有恃無恐,超速快跑對他們來說是正常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事故是正常的,不出事故反而是不正常的行為了。出了事同樣可以用錢擺平,當然車主并不全部報銷費用,倒霉的保險公司是要替車主買大部分單的,誰讓你收人家錢愿意替人家背黑鍋呢?保險公司收的是小錢,賠的可不是小錢了。雖然有責任劃分,深更半夜的改動一下現場只有鬼能看見,保險公司是查不清楚的。肯定地說,車主雖有部分損失,但多跑幾次就可以把損壞的車錢甚至司機的命錢(保險理賠后的余額)都能掙回來,何況司機自己駕駛不當也是有責任的,死人是不能為自己開口辯解陳述原因的,但也要為自己買一份單的。在競爭的同行中,你可以不干,另一個司機卻會干,可能比你要的待遇還低,現在的司機多的很,都想靠賣手腕子掙錢娶老婆養爹媽,面對車主的苛刻要求,他們只能是接受和討好,以免丟掉這個飯碗,對車主的話唯命是從,相當地聽話。這就是司機私下常說的“有怒不敢言,只好拿命去換錢”。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利益導致車主們漠視他人的生命,利益使他們驅使司機冒險,利益可以使車主們不顧一切,保證安全運輸對他們來說只是應付檢查人員的一句口頭禪罷了。
二、駕駛技術不過關,遇突發事件采取措施不當,導致事故發生,這類案件占總數的10%左右。
本人在路政執法過程中經常遇到一個怪現象,很多車輛在高速公路收費站領完卡進入高速公路后都換人駕駛,經過調查了解到,換上的司機多數都是領證后的新手,相當一部分人根本就沒有駕駛證,他們都是想借機在高速公路練練手,高速公路也因此成了隱形練車場。他們之所以選擇高速公路來練車,是因為高速公路具備全封閉、單向行駛、視野開闊、練車不易被執法者發現等特點。這些人就成了事故發生的敏感人群,即使發生事故,執法人員也不容易及時趕到現場,時間又給他們提供了串供的機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第51條明文規定:機動車制造廠和其他單位及個人不得將公路作為檢驗機動車制動性能的試車場地。《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不得有試車或者學習駕駛機動車。面對法律的明文規定,這部分人的法律意識又在哪里呢?他們當中部分人的回答令我們擔憂!沒事,不會出問題的。簡單的回答卻讓我們看到了法律在他們面前顯得是那樣蒼白無力!他們雖不是一群用生命與安全做賭注的人,卻是一群用生命與安全開玩笑的一群人。
三、緊急停靠,不按規定設置安全標志,導致事故發生,此類事故案件占總數的15%左右。
2005年8月,一輛貨車因故障停靠在興隆匝道口的緊急停靠帶上,司機正在更換左后輪胎,因停放車輛不到位,占用三分之一正常行駛道,未擺放任何安全標志,且沒有開啟應急雙閃燈。零晨1時45分,一輛轎車超速行駛,當轎車司機發現前方貨車時已無法采取措施,轎車鉆入貨車廂底部,車內三人當場死亡。清理現場將貨車拖離時,又在車下發現一名死者,該死者是貨車司機。同年11月,,一貨車因故障停在緊急停靠帶上,同樣未設安全標志。司機在行駛道一側更換輪胎時后面一輛貨車通過將其刮入行駛車輪下喪生。類似案例筆者接觸多起,通過案件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司機的安全防范意識強,此類慘劇完全可以避免,在與當事人的對話中可以肯定這一點。當初慎重一些,多走一百米擺好安全警示標志,怎會有如此的慘禍臨頭呢!
四、嚴重超員、逃避打擊,司機精力不集中,導致慘禍發生,此類案件經占總數的2——3%。
2008年元旦前夕,一輛長途客運車在哈伊高速公路距綏化收費站2公里時停車卸客,下車人數較多,乘客下車后橫穿高速公路下道時,一輛轎車因躲避不及,造成一死一傷的慘劇。經過調查了解,該車超員26人,都是在客車駛出客運站后揀的客,因綏化收費站外有交警檢查,司機只好將多余的乘客中途卸下,由停在鄉間道路上的小面包車接送倒短繞過檢查點,逃避打擊,由于客車司機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第四十二條第九款規定:高速公路嚴禁隨意停車和乘降客,致使行人上路,導致事故發生。2009年12月雪后的一天,一輛客運車輛嚴重超員,在行駛途中偶遇巡邏車輛對向經過,客車司機加速行駛,因冰雪路面影響,側翻在路邊,造成多人受傷,在處理事故時,執法人員才知道是客車嚴重超員,客車司機因心慌駕駛不當導致事故發生。綜合此類案件可以看出,這類人懂法懂安全,但因為僥幸去追求更大的不當經濟利益,用乘客的生命為代價去換取,安全和責任都拋在了錢包之外,更談不上牢記于心了。
五、駕駛證件有水份,半路出家也做僧。路遇特殊天氣,駕駛不當,釀成事故。此類事故占總數的60%左右。
每年的冬季和初春季節及八月的降雨季節,都是交通事故的高發期,一條高速在降雪當天,少則2至少起多則十幾起事故,這類事故多為碰撞和側滑導致車輛和公路設施受損,人員傷亡較小,但經濟損失較大。在調查中了解到,多數肇事車輛為小型車,且司機駕齡較短者居多。即使手中有證,也多為非正常培訓考核所得,獲得證件的渠道較多,甚至有的人員證件到手幾年還沒有摸過車。這類人員在冰雪路面、處置突發情況就會操作失控,肇事的機率大大增加。所以說這類人是花錢買證買教訓,卻對社會運輸秩序構成了潛在的威脅。也有大貨車在這樣的天氣發生事故,多為超重超載,受載重影響,增加控制車輛的難度,這類車輛多為側翻或輕微碰撞,但人員基本不存在傷亡問題。
六、駕駛技術熟練,見多識廣,未曾意料的突發性導致事故發生。
高速公路以全封閉、單向行駛、視野開闊等特點受到廣大司機的喜愛,部分司機上了高速精神就放松起來,他們在超速中感受著成功的快樂。更有甚者還是酒后駕駛,市里查的緊,可高速公路查起來就是一個難點了。我們在一天下午巡邏的過程中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事情:一臺豐田面包車飛快地從身邊開過去,同事說這臺車司機肯定是喝了,這樣會出事的。當我們車前行3公里時,這臺車果然撞在公路的路樹上,一根樹枝穿胸而過,司機當場死亡,另一名同車人受傷。我們在救援過程中可以聞到很濃的酒氣。更多的司機是因為技術好超速行駛,偶遇突發情況無法避開,如躲避飛落的鴿子、橫穿公路的野貓、前車散落的物品等等,都會釀成交通事故,且此類的事故較多。所以高速公路限速行駛是必要的,必須讓駕車的司機保持一定的車距,給司機采取相應措施留有足夠的時間。
面對上述種慘劇,使們不得不深刻認識到交通事故的重要性,對于管理者、當事者和旁觀者,如何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降低交通事故,都是值得每一個人深思的問題。
做為管理者要結合被管理者分散不集中,車輛流動性較大、難以掌控的特點,制定相關配套的整治措施,才能降低事故發生率。我個人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大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安全行車意識。《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實施,促進和規范了廣大司機的行車安全意識,但我個人覺得還應該保持宣傳的經常性和針對性,大量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在事故多發期注重開展安全運輸整治活動。安全生產月、消防日等等都是好的借鑒。通過聽、看、罰等多方面結合的整治方式,做到主動接受和被動遵守相結合。使法規意識深入到人心,達到控制和降低事故率的目的。
(二)、要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從事故的等級和數量上的比較來看,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雖然高于城外的數量,但傷亡的數字和比例明顯低于城外,所以說監督檢查的力度應該向城外拓展,交通管理部門應將執法力量向高速公路傾斜,進站設點,加大夜查力度,形成24小時的巡邏制度。從目前情況來看,有的單位執行的很好,但有的單位因燃油、人員、裝備、經費等等方面原因,造成白天巡查、夜間失控的局面。
(三)、管理的方式方法要多樣化,提高科技含量。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車輛管理也應該由以人為主的管理模式向技術層面管理模式過渡。高速公路超速可以用監控來控制,安裝固定監控設備只是控制某個路段,不能做到全程監控。司機的安全意識會放在一個路段上,如何將司機的安全意識放在全程上呢?我想應該是將固定監控設備變成移動監控設備,每臺車都安裝一個會是什么結果呢?目前黑龍江省已有11535臺道路運輸營運車輛安裝GPS動態行駛記錄儀,其中班線客運車輛6349臺,危險品運輸車輛安裝4279臺,旅游客車939臺,安裝GPS運態行駛記錄儀對預防重大事故的作用已經顯現,道路客運事故明顯降低。所有的貨運車輛安裝GPS動態行駛記錄儀將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交通運輸秩序也將有更加和諧。
(四)、法律法規的完善也是我們要正確面對的一個課題。雖然我國目前交通安全管理的法規已經走向成熟,但更細化和可操作化還遠遠不夠,有些違法行為執行起來還是一個難題。例如在疲勞駕駛問題的處理上,怎么樣來定位疲勞駕駛、如果去發現、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來治理,我想都應該用法的形式來規范,這樣會大大降低事故的發生率。
(五)、加強管理者隊伍建設,嚴把審批關,杜絕不合格者進入司機行列。司機隊伍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也是對社會安全秩序起穩定作用的關鍵人群,管理者應該從培訓、考核、上崗、復查等相關環節把好關,做好管理者的思想教育工作,在頭腦中樹立安全職責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監督檢查并嚴格查處因腐敗導致駕駛證件審批過程中門檻降低的問題。要形成部門聯動、相互配合的工作聯動制度。掃清假證、假牌等影響運輸安全的障礙。從根本上杜絕運輸隱患。
(六)、建立健全并完善獎懲制度。
從目前的管理體系來說,被管理者只服從,沒有主動參與意識,如何調動被管理者除了自身防范并提高安全意識外,主動參與并監督互助的群防體系,也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課題。本人覺得應該從被管理角度出發,激發他們守法運輸、安全運輸的思想意識。罰可警示他人,獎可以激勵他們,如何獎勵、獎哪些行為、如何在全社會形成正氣,這都是值得管理者深思的問題。
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一個完善的獎懲體系并實施,這是一個大工程,也是將來社會進步過程中的必然階段,通過獎懲形成人人參與運輸安全管理、人人主動去監督、人人主動去幫助和提醒,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那么交通事故的發生率會降到最低,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才會有基本的保障。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發展將會為人們的出行提供更加優良的服務,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公路的設計和修建及管理將會更加體現人文和諧,人們的安全行車意識和防范意識也將會大幅度提升,運輸秩序和運輸環境建設也將走入世界發展的前列。交通事故給人類造成的傷痛將會成為歷史,滾滾的車流中將不會夾雜著哭泣和傷痛,交通事故的陰霾也將被人類的文明和智慧化解。那就是中國公路運輸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