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理工作在保護水運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期生態環境問題上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既保證了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中環保措施的落實,還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全程監控,使施工現場的環境管理與監督責任分明,同時杜絕了施工過程中的其他污染隱患,為環境保護專項驗收提供了真實、具體、規范的資料,從而保證工程順利通過環境保護驗收。
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保護的作用越發明顯,水運工程建設項目在施工期的環境保護也擺上了重要工作日程。
環境監理工作是保護水運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期生態環境直接的、有效的手段,環境監理可以對水運工程建設項目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全面監控。
水運工程建設施工期存在的環境問題
水運工程建設項目一般都是國家大型建設項目,涉及到水、陸兩種生態環境,因此水運工程建設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是多元化的。
對水資源的影響
水運工程建設施工期對水資源的影響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生產廢水、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施工船舶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等水污染物;二是疏浚、吹填、拋泥、水下炸礁等施工環節對所在水體的直接污染。
對大氣的影響
水運工程建設施工期對大氣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施工現場的開山爆破、未完工路面、進出工地道路、運輸車輛和堆場、噴砂除銹等施工環節產生的粉塵污染,以及瀝青熔融、鋪攤時的煙氣污染和動力船舶機械產生的尾氣污染等。上述產生的污染物中,以粉塵類污染物和瀝青熔融煙氣類污染物對周圍大氣環境的影響較為突出。施工過程中的動力船舶機械產生的廢棄污染,主要為氣態物質污染和顆粒物質污染。
對土地資源和水土流失的影響
建設項目不可避免地永久性占用土地資源,導致農業生產的土地面積減少;工程取土勢必會使地面受損,直接造成水土流失;施工棄渣造成一定范圍的植被破壞,該區域會產生水土流失。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水運工程建設項目生態保護即是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人類活動產生的環境影響,不論是環境污染,還是資源破壞,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即造成生態破壞。
水運工程施工期間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港池及航道的疏浚對施工區底棲生物的影響;疏浚作業產生的懸浮物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水下爆破作業對水生生物的影響;工程施工作業對漁業資源保護區的生產養殖區的影響;施工作業對珍稀保護動物的影響。
水運工程施工期間對陸域生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取土場、臨時物料堆場和采石場等區域內的植物資源被破壞,導致生活在該區內的生物死亡或被迫遷移,影響了區域的生物資源,造成水土流失。大型施工機械產生的噪聲對當地生物資源的影響,迫使其區域里生物遷徙或者死亡。
水運工程建設中降低環境影響的重要途徑
環境監理的工作目標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確保工程環保設計和相關監理文件中提出的環保工作得到合理的實施,使環境影響報告中的環境保護要求得到落實,杜絕施工過程中的其他污染隱患;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協助業主進行環境管理工作;監督施工單位正確、有效地落實環境保護措施,維護施工單位的權益;形成豐富完整的環境監理工作資料,真實反映工作過程。環境監理工作資料為工程最終順利通過環境保護驗收提供依據。
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和創新,建立環境監理機構,逐步完善環境監理工作,能夠更有效、更系統地控制施工期環境影響。
建立完整的工作制度,是高質量完成環境監理工作的基礎。環境監理的主要工作制度有:工作記錄制度、人員培訓制度、報告制度、函件來往制度、環境監理例會制度、監理工作紀律等。
環境監理的工作方法主要為對工程施工相關地區的日常檢查,及時要求建設單位對相應的環境問題進行整改。
環境監理的一般工作程序:編制環境監理規劃;按工程具體施工工藝、相應環保措施編制環境監理實施細則;進行施工期環境監理;參與工程環保驗收,簽署環境監理意見;向建設單位提供監理成果資料。
水運工程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的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開展水運工程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的重要性,筆者對水運工程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提以下幾點建議,供同行參考。
第一,明確的環境監理法律地位,是良好開展環境監理的有效手段。
2002 年10 月,國家六部委發布“環發[2002]141 號”文,明確在13 個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中開展施工期環境監理試點,取得了良好的環境保護效果,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帶動了我國環境監理的發展。為了普遍推行工程環境監理,水運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期的環境保護工作得到有效實施,必須通過制度建設確立工程環境監理的法律地位。
第二,確立環境監理單位資質以及環境監理人員資格,是保證環境監理工作高質量完成的重要環節。
目前,開展水運工程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的單位是具有甲級監理資質和甲級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單位。環境監理人員參加了由交通部環境保護辦公室組織的環境監理人員崗前培訓,并參與過多個水運工程項目的環境監理工作。為了保證水運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落實,鑒于水運工程環境監理工作技術含量高、專業性較強等特點,確立環境監理單位資質以及環境監理人員資格勢在必行。
第三,編制環境監理相關技術規范,使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的開展做到有“法”可依。
為做好工程環境監理工作,使其更加規范化,水運工程施工環境監理規范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工程環境保護監理的工作方法多種多樣,應通過編制工程環境監理相關技術規范來規范工程環境監理工作。
第四,環境監理是有機連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和環境保護專項驗收的紐帶。
眾所周知,當前水運工程建設項目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兩大策略就是工程建設前的環境保護評價報告書和工程竣工后的環境保護驗收。假設不開展環境監理,水運工程建設項目在環境保護問題上有明顯脫節現象,環境監理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和環境保護專項驗收有機地結合起來。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我國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環境監理是一項涉及面廣、專業性強的新型監理業務,是實現水運工程建設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效合一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