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工程施工監理管理信息系統是公路工程施工監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根據目前公路工程施工監理的實際,提出了系統設計思想、信息模型、數據結構、系統功能等設計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實現,將對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質量、工期、投資控制等起著極大地促進作用,有著明顯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監理;管理信息系統;設計方法
0前言
公路工程施工監理管理信息系統,是指設計符合公路工程施工監理基本性質、業務范圍、工作特點等要求的系統功能與數據模塊,利用計算機對大量監理信息進行采集、分類,并按相應標準對有關數據進行科學統計、計算與相關分析,及時、準確、客觀地反映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合理工期、投資效益等基本情況,為政府部門、建設單位和現場監理機構加強對建設項目管理、決策、調控等提供可靠依據的比較理想的現代化管理工具。隨著我國建設體制不斷發展變化、建設項目管理難度不斷增加和工程施工監理制的不斷完善,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變化、更新,這種先進的管理工具在建設管理領域的應用范圍將會越來越廣泛。
目前,從我國公路工程施工監理的業務范圍來看,是十分廣泛的。從宏觀上看,有質量、工期、投資三大控制和施工合同的管理等。從微觀上看,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內容:
0.1施工單位情況調查
包括施工隊伍狀況、人員素質、技術力量、質量保證體系以及施工設備、機具等情況調查;
0.2分包單位情況調查和資質審查
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和施工能力的調查,以及分包合同的審查與管理;
0.3施工準備工作情況調查
包括設計圖紙、定線復測資料的審核,臨時工程進度情況的調查,開工報告、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的審查等;
0.4工程質量檢查
包括工程材料、成品、半成品及有關設備的檢查和隱蔽工程檢查、例行工程質量檢查等;
0.5工程進度
進度情況的收集,進度統計、計算等;
0.6驗收與計量
工程數量與工程價款的驗收和審查;
0.7其他
工程質量事故分析與處理,變更設計,竣工驗收,文檔管理與其他監理業務等。
從上述管理業務來看,具有四個明顯的特征。第一、專業分類及檢驗項目多;第二、涉及面較為廣泛;第三、信息處理與科學統計、計算以及相關分析較為復雜,工作量較大;第四、各種監理報表具有較強的規范性與嚴肅性。面對上述情況及特點,傳統的人工管理方法往往顯得無能為力,難以適應公路工程建設監理手段現代化的要求。因此,研究與開發公路工程施工監理管理信息系統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由于該系統的開發直接悠關工程,尤其是大中型公路建設項目的質量、工期與投資,所以不僅在其應用方面有著廣闊的前景,而且也有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設計思想
如前所述,由于公路工程施工監理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對象是一個內容復雜,內部相互關系較為復雜的、與大中型建設項目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管理系統工程,所以在系統設計與開發過程中,必須充分貫徹綜合性、全面性與實用性等設計思想。
1.1綜合性思想
這是系統功能設計的基本指導思想,公路工程施工監理管理信息系統不同于單項管理信息系統,其功能要求必須較為齊全。除了必須具備一般的輸入、存貯、修改、查詢、打印功能外,還要具備一定的處理較為復雜運算關系的統計、計算與科學分析的功能。另外,除應建立局部范圍內的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程序修改、查詢、打印功能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工程質量評價方面的專家系統。只有這樣,才能極大地增強系統功能的完整性、科學性與適用性,才有可能為大中型建設項目的管理、決策、調控等環節提供有效的服務。
1.2全面性思想
由于該系統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大中型工程建設項目的質量、工期、投資等控制,所以在數據結構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其各方面信息的采集、存貯及較為寬廣的覆蓋范圍。必要時可考慮結構的動態擴充。例如公路工程施工監理,在初期主要是質量調控問題,后期在驗收計量,工程進度及變更設計等方面又有了新的要求。那么,從系統設計來說,就不應該僅考慮近期設計目標的實現,而應該在實現近期設計目標的前提下,確立一定的符合客觀規律和發展趨勢的中、遠期設計目標。這樣,使系統設計既可以滿足不同時期或不同階段監理工作的需求,又可縮短整個系統的研制周期,還可避免多次開發必然造成的結構重復性等不利因素。因此,在數據結構或數據模塊的設計中,樹立全面性的思想是很重要的。
1.3實用性思想
主要體現在操作使用方面。也就是說,在系統設計中要盡量考慮用戶的基本要求。操作使用方法要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知識結構的用戶實際情況的需求。各種操作使用方法的實現,要力求簡捷、易學、易懂,屏幕菜單的層次一定要清楚,各種提示的含義一定要明了,菜單轉換要充分體現其靈活性和機動性。
2、信息模型的建立
所謂公路工程施工監理管理信息模型,是指按照公路工程施工監理的基本性質與要求,完整、準確、科學地反映工程項目,尤其是大中型工程項目建設情況,內在聯系用的圖表、文字、數據分析所組成的一種抽象模型,這種抽象模型是設計數據結構的基礎,對整個系統開發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其模型的建立應體現客觀性、真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點。針對公路監理的實際,我們特建立如圖一所示的模型。這種模型基本反映了目前大型工程建設的實際,它對系統的開發和研制起著較大地促進作用。
3、數據結構設計
從圖一可知,其中的I級模型僅僅列出了一些主要的數據類型。其
[1][2]下一頁
[NextPage]
實在各項I級模型中還包含有較多種類,相互間具有不同聯系的更低一級或項目細分的數據類型。例如:工程進度中的日、月、季、年進度均與單位工程(如橋梁工程、隧道工程、涵洞工程、路基土石方工程等)進度有關。在單位工程進度中,還有類別劃分,如特大橋、大橋、中小橋的進度等。在類別進度中,還包含分部工程進度,如挖基、基礎圬工、墩臺身灌注、墩臺帽施工等。另外I、II級模型之間,還有特定的內在聯系。如I級模型都有這樣一些共同屬性:工程名稱、施工單位等;在II級模型中各類進度模型均又與驗收計量模型中的工程數量模型、工程價款模型以及與變更設計、工程質量模型有關等等。面對上述眾多的數據類型,和較為復雜的關系,我們可利用層次數據模型和網狀數據模型相結合的方式,對各類數據進度進行層層分解,找出各類數據的縱向與橫向聯系,表示工程進度的層次數據模型,它表示工程進度的分解與細分情況;
?。╞)所示表示日進度與月進度的網狀數據模型,反映了兩者之間的橫向聯系。筆者體會,上述設計方法效果較好,其優點如下:
3.1能夠處理較為復雜的數據結構;
3.2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數據結構的冗余度,有效地節約系統內存空間;
3.3使數據結構之間的關系明了,直觀形象,有利于結構模塊化;
3.4使數據傳遞方向或路徑更加明確,可為系統功能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
4、系統功能設計
4.1功能設計
由于公路工程施工監理在大型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系統功能要盡可能地完備。一般來講應實現如下一些基本功能:
4.1.1輸入與存貯功能包括按工序、工程類別、分部工程和施工單位的序列,以及分欄目,按指定記錄等方式進行輸入與存貯等。
4.1.2查詢功能包括查詢工程開工與竣工日期,各類進度情況(Jmax、Jmin、J平均)、工程質量的情況(隱蔽工程、工程材料、事故處理等情況)、各類工程數量情況(Smax、Smin、S平均)、各類工程價款情況(Kmax、Kmin、K平均)等等。
4.1.3修改功能包括按施工單位、工程類別進行修改和綜合性修改,以及增刪記錄等。
4.1.4排序功能要考慮按進度大小、工程數量的多少、應撥款項的高低情況排序等。
4.1.5統計分析功能包括工程進度、工程數量、工程價款、變更費用與數量的統計計算及及相關分析等。
4.1.6打印功能包括打印各類進度報表、驗收計量表、隱蔽工程檢查月報表和例行工程質量檢查月報表、變更設計費用與工程數量表等。
4.1.7退出
4.2系統功能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4.2.1要力求人機界面的友好性輸入、修改、查詢等。均應配置美觀應用、操作簡單的屏幕菜單。
4.2.2統計與分析要力求快捷、迅速、準確、要確保其數據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4.2.3碼方式要盡量符合監理工作規律和人們的生活習慣如工程名稱、工程分類等,應與各種報表約定俗成的章節順序一致起來,其余應盡量采用漢語拼音的縮寫形式,只有這樣才便于人們記憶和掌握??傊?,監理信息系統成功的開發,將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質量、工期、投資控制等起著極大地促進作用,有著明顯的經濟效益。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