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的見解
城市規劃研究城市的未來發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綜合安排城市各項工程建設的綜合部署,是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藍圖,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也是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運行三個階段管理的龍頭。
要建設好城市,必須有一個統一的、科學的城市規劃,并嚴格按照規劃來進行建設。城市規劃是一項系統性、科學性,政策性和區域性很強的工作。它要預見并合理地確定城市的發展方向、規模和布局,作好環境預測和評價,協調各方面在發展中的關系,統籌安排各項建設,使整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達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骨、肉”協調、壞境優美的綜合效果,為城市人民的居住、勞動、學習、交通、休息以及各種社會活動創造良好條件。
建筑設計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設計者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表達出來。作為備料、施工組織工作和各工種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協作的共同依據。便于整個工程得以在預定的投資限額范圍內,按照周密考慮的預定方案,統一步調,順利進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滿足使用者和社會所期望的各種要求。
建筑設計的通常手法是從主觀的感覺出發,通過形體、體量的造型來首先達到視覺上的審美要求,而且設計的大多數時間用在了這方面,對于細部則由于時間的限制而來不及仔細推敲了。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沒有結合環境總體考慮。建筑設計應該考慮的方面有:①結合環境。從城市區域規劃出發設想建筑與大環境的結合:建筑的整體輪廓上,與周圍的現有建筑呼應,立面上虛實對比、色彩處理與環境格調相協調,流線上,符合環境的肌理;從人的感覺出發想象建筑局部小環境的處理:通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城市空間;②造型。有自己的風格,整體性強,簡單中體現復雜,不變中起變化。這方面我喜歡板材效果,直接、明了、輕佻;③ 理性。承傳歷史文脈,用抽象化的手法引用或延續歷史的痕跡。當然,最重要的是把視線集中在人的視覺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思考。視線所能及范圍內著重考慮。
二、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的關系
城市規劃是實現城市建設健康發展的依據,它能反映出城市的定位、城市的風格、城市的特色。規劃是對一個城市區域的近期與遠期產業結構、城市布局、市政設施發展的戰略謀劃,是對城市發展做的宏觀思考。具體的建筑設計方案,它只是整個城市規劃布局中的一個局部點,屬于微觀層面。城市規劃對建設項目具有指導意義,每一個具體的建設項目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建設性詳規,建設項目是在規劃指導下的建設,它不能突破規劃的范疇。建筑是組成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的主要象征。在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掀起了大興土木的熱潮,一大批各種類型的建筑物破土而出,使城市的景觀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城市得到了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