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病現象 ①
砼和易性不良,主要表現為拌和物松散、坍落度或工作度不符合要求、砼離析等。
原因分析 ①
1、沒有按配合比施工;
2、攪拌時間不足;
3、運輸時間過長。
預防措施 ①
1、嚴格按試驗確定的配合比施工;
2、配料準確并保證足夠的攪拌時間;
3、選用正確的運輸方法,縮短運輸時間。
通病現象 ②
砼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或強度離散勻質性差。
原因分析 ②
1、原材料質量不合格;
2、沒有按規范要求配制強度;
3、工藝質量差;
預防措施 ②
1、控制原材料質量;
2、按施工規范要求和施工水平確定配制強度;
3、控制砼施工工藝中各個環節的質量。
通病現象 ③
砼表面蜂窩、麻面。
原因分析 ③
1、砼離析;
2、澆筑順序和方法不合適;
3、振搗方法有誤、漏振;
4、模板和支架變形或模板漏漿。
預防措施 ③
1、控制砼配合比和攪拌時間;
2、防止運輸中漏漿、離析和運輸時間過長;
3、采用合適的澆注順序和方法;
4、采用正確的振搗方法,防止漏振、過振;
5、隨時檢查模板及支架的變形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調整,防止漏漿。
通病現象 ④
結構或構件錯位超過施工規范要求。
原因分析 ④
1、測量不準;
2、模板變形、移動;
3、沒有對稱澆筑砼;
4、振搗器碰撞模板。
原因分析 ④
1、抄平、放線要正確無誤;
2、模板要牢固、穩定,澆筑過程中設專人看模,及時修整;
3、砼澆筑對稱、均勻地進行;
4、振搗器不準碰撞模板。
通病現象 ⑤
砼結構或構件缺楞、掉角。
原因分析 ⑤
1、拆模過早或拆模方法不正確;
2、成品沒有保護,受到碰撞。
預防措施 ⑤
1、非承重模板在砼強度達到1.2MPa后拆除;
2、模板支架拆除方法正確;
3、加強成品保護,防止碰撞早齡期的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