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工程項目管理,管理成本,五大市場,施組,調概索賠 
365TRANBBS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眾所周知,工程項目的成本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是工料機三項費用和其他直接費,間接費用主要是現場經費和管理費用。這些成本可以在TRANBBS施工預算中計算并在會計核算時反映記錄。我們稱之為顯性成本。而事實上,我們還有三大塊成本,人們常常視而不見,或者時常感覺到它們的存在,又很難對其定量分析、記錄,這就是體制成本、機制成本和素質成本,我們可稱作隱性成本。其實質是體制落后、機制僵化、素質低下,最終反映為項目成本上升,經濟效益下滑。因此說,隱性成本加大顯性成本并通過顯性成本反映項目管理效益水平。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一、關于體制成本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體制成本是項目管理體制落后,不符合項目法施工原則,不順應項目管理規律,不適應市場競爭需要的傳統管理體制造成的機構重垂、層次過多、隊伍龐大、人浮于事引起的效率低下、費用增加。目前施工企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三點:一是管理層與勞務層沒有分離,企業養著人數龐大、成本高昂的工程隊;二是母子公司兩級項目部機構重疊,加大成本;三是企業至今沒有建立起來人才、勞務、材料、設備、資金等內部市場,生產要素配置仍然采用傳統管理體制與模式。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在某項工程土方施工時,土方運距三公里,給自己的隊伍10元/立方米他們虧損,分包給外部隊伍7元/立方米人家盈利。項目經理普遍認為使用內部隊伍虧損,使用外部勞務盈利:我們的職工工資是民工工資的2~3倍(包括勞保統籌等費用),而工效為民工的1/2~1/3;我們的工程隊有1/3是管服人員,有1/3是老弱病殘,真正能在一線施工的大概也在1/3。因此有的工程隊實際上又是一個小項目部,靠帶外包勞務在施工,不是真正的勞務層。目前工程隊一線職工平均年齡已超過40歲,工程隊內部職工每天平均出工人數僅二、三十個人,不帶勞務很難形成真正的生產能力。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目前,重點工程項目基本上還是實行二級項目部管理,有些項目各工程處上場隊伍名義上叫公司、工區、施工隊,事實上還是二級項目部。一方面我們十分習慣這種傳統管理體制,認為管理跨度較小、管理層次較淺,輕車熟駕;另一方面處設了項目部,資金調度使用方便,工程隊和勞務有人管理,待崗息工人員好安排,何樂而不為?就是無人考慮項目成本大小。經過評估的幾個重點工程項目,盡管工、料、機費都能節省,管理費用卻要超支,有的甚至超過概算一倍以上。每增加1個處項目部,年增200萬元以上管理費支出,一個項目設立4個處項目部,工期3年,將增加200×4×3=2400萬元的成本。若是24000萬元的項目,10%的利潤吃掉了。若是工程項目分劈過碎,上場單位和隊伍過多,最后結局是大家都有飯吃,可誰也沒錢賺。這就是體制成本。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人才、勞務、材料、設備和資金“五大市場”是項目管理的基礎和前提條件。項目法施工的生產要素優化配置來自于市場,動態管理又回到市場中去。這樣才能保證項目有充分的自主權,做到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動態管理,只能形成競爭機制,提高勞動生產率,最大限度地利用企業資源、降低成本,確保工程項目效益最大化。有些單位成立了項目管理部,只是安置型的機關部門并不是真正的人才市場;有些單位的社會勞務管理中心形同虛設,合格分包商名錄沒有建立起來,更談不上有效的動態管理;多數單位的資金中心還沒有真正履行各項目工程結算、資金融通的內部銀行職能。“五大市場”體制沒有建立,給項目和企業帶來的隱性成本是巨大的,又是難以計量的。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二、關于機制成本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所謂機制成本主要是指由于用人、分配、激勵、監督約束等方面的方針政策、規章制度和配套措施不健全、不完善、不合理、不落實,導致管理混亂、決策失誤、質量低劣、營私舞弊等給企業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而增加的成本。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1][2][3][4][5]下一頁
[NextPag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