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對建國以來我國隧道工程建設作了回顧,并以秦嶺隧道、廣州地鐵、北京地鐵、以及上海地鐵等重大工程為例,論述了淺埋礦山法、掘進機法、盾構(gòu)法和沉埋管段法等現(xiàn)代隧道修建方法的運用和365JT技術(shù)進步。
365365JT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1.我國隧道工程建設的發(fā)展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1.1.   歷史的回顧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1999年8月,我國最長的鐵路隧道——位于西安—安康鐵路上的秦嶺隧道貫通。當人們在為這條18.4km長的順利建成而激動不已的時候,很容易想到50年代在寶成鐵路上修建的2km長的另一座“秦嶺”隧道。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不同時期修建的穿越秦嶺山脈的兩座隧道是中國隧道工程技術(shù)進步的最好見證。40年前修建的2km長的秦嶺隧道差不多是用人力艱難地修成的。那時,手持式鑿巖機和小型礦車幾乎是僅有的365JT施工機具。40年后的今天,在西(安)(安)康鐵路上18.457km長的秦嶺隧道的修建中則使用了包括全斷面掘進機在內(nèi)的現(xiàn)代隧道施工機具,實現(xiàn)了隧道施工機械化。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追溯我國現(xiàn)代隧道工程的歷史,總要提到1890年在臺灣基隆至新竹窄軌鐵路上建成的216m長的獅球嶺隧道。據(jù)說,這是我國最早修建的一條鐵路隧道。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1908年,由杰出的工程師詹天佑博士主持,在北京至張家口的鐵路上用18個月的時間修建了長1091m的八達嶺隧道,在中國近代隧道修建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然而,大規(guī)模地修建各種用途的隧道還是從新中國成立開始的。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在50年代初,為了避免修建長隧道,常常盡可能地采用迂回展線來克服地形障礙,使線路靠近地表。寶成鐵路翻越秦嶺的一段線路就是采用短小隧道群迂回展線的一個實例。在這段線路上有34座隧道,最長的秦嶺隧道其長度僅為2363m。但是,根據(jù)當時的技術(shù)水平,修建這樣一座長度在2km以上的隧道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在施工中首次使用了風動鑿巖機和軌行式礦車,使得寶成鐵路秦嶺隧道的修建成為從“人力開挖”過渡到“機械開挖”的標志。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隧道工程技術(shù)發(fā)展第二個階段的代表性工程是60年代中期修建的成都—昆明鐵路。成昆鐵路全長1085km,隧道竟占31%。其中關(guān)村壩隧道和沙馬拉打隧道長度均在6km以上。在這批隧道的施工中采用了輕型機具,分部開挖的“小型機械化”施工,修建速度達到了“百米成洞”(平均每月單口成洞100m )的水平。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我國修建長度10km以上的鐵路隧道的實踐是從修建14.295km長的雙線隧道—大瑤山隧道開始的。在這座隧道的施工中,采用鑿巖臺車,襯砌模板臺車和高效能的裝運工具等機具配套作業(yè),實行全斷面開挖。大瑤山隧道是我國山嶺隧道采用重型機具綜合機械化施工的開端,將隧道工程的修建技術(shù)和修建長大隧道的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縮短了同國際隧道施工先進水平的差距。
[1][2][3][4][5][6][7]下一頁
[NextPag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