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期里,如何調整發展質監制度以適應社會和政府的需求,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20年成功歷程的背后,也積淀了影響發展的許多問題:
365TRANBBS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一、質監系統工作的社會意義正在逐漸淡化。改革開放初期,全國呈現出大干快上的氛圍,作為代表政府的第三方監督機構——質量監督站,對穩定和提高當時我國建設工程的質量水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建筑市場逐步走向成熟,建筑領域的法律法規日趨健全,工程監理制度漸趨完善,一大批高水準的TRANBBS施工企業已經形成,全國尤其是上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建設工程質量水平,更多地是依托良好的市場機制得到控制,而并非單純依靠質監機構。質監機構的社會需求正在逐步淡化。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二、監督工作手段單一,TRANBBS技術含金量低。20年來,質監機構在質監手段方法上的發展創新速度遠遠低于其組織機構建設速度。20年過去了,監督手段基本還停留在眼看、手摸、錘敲階段,即使增加了一部分現場檢測,也是有限的輔助手段,主要工作方法的革命并沒有完成。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三、質監人員構成不盡合理。大多數質監機構直接招聘應屆大學畢業生充實隊伍,表面上人員的學歷層次上了好幾個臺階,但因缺乏施工現場的實際工作經驗,大多數人并未發揮出與其學歷相適應的作用。質監在技術上的專業性尚未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四、質監系統缺乏外界激勵機制。無論施工企業還是監理企業,始終遵循著“優勝劣汰”的基本原則,而質監機構在發展之初,就依靠政府的行政文件,缺乏競爭機制,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越來越弱,系統自身對市場的免疫力最終將喪失殆盡。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五、工作性質定位不明確。工程質量核驗制被備案制取代后,整個質監系統都存在著重新定位工作性質的問題。但是幾年過去了,這一問題始終沒有明確,嚴重阻礙了質監機構的調整和發展。
365交通站365jt.com      那么,如何調整和發展上海建設工程質監系統,實現長效監管呢?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努力: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一、盡快定位工作性質。無論走技術型,還是走技術管理型道路,全系統應當盡快形成共識。只有確定了工作基調,才能從戰略上調整人員構成,改革工作方法,適應社會和政府的需要。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二、盡量豐富工作手段,提升技術含量。質監系統無論工作性質如何定位,技術水平始終是立身之本。要加強技術含量,必須從兩個方面取得突破,首先是將工地現場對實物的監督,延伸到對施工技術方案的監督把關;其次是將工作重點從對實物外觀監督,轉向對重要隱蔽工程的監督。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三、調整現有技術人員構成,為工作模式的轉變提供人力資源保障。質監機構應當停止從大中專院校直接招取應屆畢業生,而轉向從企業內部挖掘有一定專業技能,實踐經驗豐富的人員充實隊伍,逐步改變現有人員結構,為建立高端技術監督部門做好人員準備。
[1][2]下一頁
[NextPage]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四、改變工作機制,提高監管效率。質監系統應當是在監理之上的高端監督部門,它不可能像監理一樣,對工程實施全過程、全覆蓋的監督,只能是有針對性地抽查。但是現有工作機制并未充分發揮系統的監督效率,應該依靠市場誠信機制,運用差別化管理模式,改變現有工作機制,提高監管效率。
365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五、建立外部激勵機制,促進質監部門自身發展。只有競爭,才有提高。我們應考慮同一地域有若干家質監機構同時存在的模式,逐步建立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 
365交通站365jt.com

上一頁[1][2]